栟中現象

栟中現象

學校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省文明單位、省綠色學校、省德育先進學校、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省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先進單位、省高考優秀考點、江蘇省人民最滿意的品牌學校等多項榮譽,先後被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高校確定為優先錄取定點學校、優秀生源基地和教學實驗基地。這就是“栟中現象”。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江蘇歷來文化昌盛。在江蘇如東古鎮栟茶,在美麗的栟運河畔,矗立著一座環境優雅、恬謐宜人,占地面積達150畝的現代化學校——栟茶高級中學。栟茶中學是如東的一個邊緣小鎮的中學,說起來應該不起眼,然而他們的教育教學成果顯著,二流學校創造出一流業績,成為江蘇四星級品牌中學,神奇的“栟中現象”就是在這裡誕生。或許,栟中人的勤奮精嚴、不懈追求注定要使栟中成就一段品牌教育的傳奇故事。但如果要更為客觀地對其描述,對於記者而言,唯一的辦法就是走進栟中,零距離地感受“栟中現象”、“栟中精神”。

解碼“栟中現象”

栟中現象

如果說中國教育的發展是一首精彩的史詩,那么,栟中如歌行板的成長曆程則堪稱其中最為動人的篇章。

栟茶中學栟茶中學

2002年肖怡、曹劍、王震乾榮獲全縣高考總分前三名,分別被清華、北大錄取。
2003年600分以上31人,居全省同類學校之首,632人錄取本科,本科錄取率97.1%。
2004年高考再創歷史新高,生均總分593.5,居全省第一,600分以上306人,比率48%。
2005年生均總分582.57分,超出全省本一(重點大學)錄取分數線22.57分,全校600分以上272人。本一上線716人,上線率79.47%,本二上線869人,上線率96.45%,雙雙位居全省第一。
2006年本一線上671人,上線率73.17%, 本二線上872人,上線率95.09%,600以上342人,生均總分589.17,再次領先全省。
學校搭台,學生唱戲。他們每年定期舉辦科技節、環保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大型系列活動,讓所有的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競相亮相,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較好觸動了學生的多種學習感官,學生的興趣不斷增強,參與積極性也不斷提高。
學校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省文明單位、省綠色學校、省德育先進學校、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省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先進單位、省高考優秀考點、江蘇省人民最滿意的品牌學校等多項榮譽,先後被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高校確定為優先錄取定點學校、優秀生源基地和教學實驗基地。
這,就是“栟中現象”。
栟中精神
說真話,做真事。在栟茶中學採訪的日子裡,記者非常強烈地感受到該校“真、實、精、嚴”的校風,其中印象最為突出的是“真”。栟中人說話、做事都非常“當真”。比如說在栟中“青藍工程”中,師徒結對後,徒弟每上一堂課,都先備課,後聽課,再改教案,經師傅認可後再上課。而師傅的每一堂課都要向徒弟開放,實行“師徒捆綁”,只有師徒皆佳者才能被評為優秀。從而有力地保證和促進了整體的提高與最佳化。
誰都能跑“馬拉松”。“馬拉松”是一項需要巨大的體力、耐力和毅力的運動。堪稱奇蹟的是:對於栟中人來說,誰都能跑“馬拉松”!2000年,由於某些原因,栟中原來安排在新一屆高三的7名數學教師中有5人在開學前幾天相繼離開學校,情急之中,學校管理層只得從高二年級數學教師中抽出5人頂上。這5位沒有高三教學經歷和經驗的年輕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戰!在第二年的高考中,全校數學平均成績比前一年高出17分,學校在全省高考綜合實力排名中首次躋身25名以前,被喻為“一匹令人矚目的黑馬”!“馬拉松”是單調的,而對於奮力競先爭優的人來說,“馬拉松”也是對生命風景的一路欣賞。栟中人正是這樣的“長跑者”!
“吃苦”也要講科學。採訪中,記者問到:高考這么好,學生苦不苦?學校領導和老師坦言:“吃苦”是免不了的,但“吃苦”也要講科學。首先是教師多吃苦,以此贏得學生的相對輕鬆。栟中要求教師盡最大可能使每一份試卷、每一道題目擁有較強的典型性、代表性,都能讓學生舉一反三、以簡馭繁。其次,該校十分重視“勞逸結合”。該校對“勞逸結合”十分“當真”,通過制度、紀律和管理,“逼迫”、要求和引導學生學習時傾盡心力,休息時徹底放鬆。第三,給“苦’”塗上一層“糖衣”。學校領導、年級主任、班主任及課任教師等經常找學生談心,尋找和發現他們的優勢和優點,使學生對自己產生一種良好的暗示心理,從而產生強大的內驅力量。
“赤腳走在走廊上”。有的班主任在上樓之前脫下皮鞋,以免鞋底落地發出的聲音擾亂了學生。“赤腳走在走廊上”,一個對這些老師來說也許就根本沒有“經心”的細節(是的,記者相信他們做出這個動作完全出於“下意識”)卻非常集中而強烈地折射出一顆十分寶貴的愛心,這樣的細節,這樣的愛心,怎么去言說,怎么去評價都不為過。栟茶中學的管理以“嚴、精、細、實”見長。這種“細”是一種工作態度、工作風格,更是愛心的表現。
團隊力量勝“球星”。栟中教師隊伍就像一支球隊一樣,他們缺少“大腕級”的“球星”;毋庸諱言,從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看,他們更像一支二流的球隊。 但正如一位青年教師所說,“二流對一流,我們沒有球星,只有靠整體的力量”。是的,該校個體的力量也許並不很強大,但“整體的力量”卻是無往不勝、無堅不摧的。我們能看到的是,他們彼此間的共同切磋、揚長補短、同舟共濟。
“栟中精神”內涵豐富,上述事例只是略窺一斑。然而,從這些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栟中精神”最重要的構件以及這種精神的源泉所在。
解碼栟中

採訪中,記者在不停地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栟中成功於何處?
栟中網頁上的“學校寄語”或許代表了學校管理層的共識: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充滿自信,讓每一個學生獲得發展,讓每一個學生富有個性,為每一個學生鋪就通往成功之路。
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教師,人和心齊,心齊事成,為教師搭建施展的舞台,提供寬鬆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以精誠團結取得的教育教學成果贏得社會的信譽。
用反思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斷更新觀念,完善知識架構,提高管理水平,以人為本、精緻化的管理,推動學校事業的穩步發展。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未來,引導學生時刻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秉持一種奉獻、敬業的社會責任和價值。
或許,這就是栟中成功之源了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