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體型略大(16厘米)的棕色鵐。具白色的眉紋和深褐色的下髭紋。似三道眉草鵐但耳羽灰色,上背多縱紋,翼斑白色;下體喉及胸不成對比,腹中央具特徵性深栗色斑塊;當腹部斑塊不明顯時,特徵為胸偏白。雌鳥似雄鳥但色較淡,也似三道眉草鵐但區別為耳羽灰色較重,上背多縱紋,翼斑白,胸中央淺灰色。
虹膜-深褐;嘴-雙色,上嘴色深,下嘴藍灰且嘴端色深;腳-橙而偏粉。 叫聲:簡單和複雜的各種鳴聲,據稱有似灰眉岩鵐的引子,結尾似黃鵐鳴聲的最末聲。叫聲包括聯絡聲tsitt及示警時的sstlitt或細薄的hsiu聲。
北韓、西伯利亞東南部及中國東北。繁殖於黑龍江東南部和吉林,冬季南遷至遼寧、河北及內蒙古東南部。由於不清楚的原因,數量及分布範圍有所減縮(Collar et al., 1994),現已列為全球性易危種。棲於低緩山丘及峽谷的灌叢和草地,尤其是常綠沙丘及沙地矮林。
分布範圍
繁殖于吉林與內蒙古交辦的大興安嶺東麓南端,德龍崗與北大崗一帶,為留鳥。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頂山、野馬吐、龍泉、巨寶、大樁子、石灰窯、永茂鐵礦至內守土有責突泉之間的廣大地區和昂代山、那金、煤窯、東升、鎮西、嶺下等地區。
此外通榆的邊昭、蟾榆,長嶺縣的腰坨子,大安縣的月亮泡和雙遼縣。吉林省東部琿春縣的二道泡子、四道泡子和洋管坪等地,安圖縣的二道、松江等地。遷徙時見於東北的東寧、愛河、鏡泊湖、阿城、帽爾山、哈爾濱、對青山、北戴河,內蒙古林西和遼寧省部分地區。國外分布區只局限於俄羅斯烏蘇里邊區與朝鮮交界附近的方圓數十里地區。
形態特徵
栗斑腹鵐 Jankowski's Bunting 雀形目 > 燕雀科 > 鵐屬,體長約16cm,具白色的眉紋和深褐色的下髭紋。似三道眉草鵐但耳羽灰色,上背多縱紋,翼斑白色;下體喉及胸不成對比,腹中央具特徵性深栗色斑塊;當腹部斑塊不明顯時,特徵為胸偏白。
雌鳥似雄鳥但色較淡,也似三道眉草鵐但區別為耳羽灰色較重,上背多縱紋,翼斑白,胸中央淺灰色。全長約16cm。額、頭頂和整個上體淡棕栗色。眉紋和頰部污白色,眼先和顴紋深栗色。頦、喉和胸灰白色,腹部淡棕色,中央有一明顯的心臟形栗色大斑。雌鳥的腹斑較小並且著色較淡,額與頭頂上有暗褐色縱紋,前胸具灰黑色斑點形成不明顯的半月環。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丘麓灌木草叢和乾原。吉林省東部主要棲息於圖們江沿岸及其附近的丘坡灌叢中,吉林省西部與內蒙古東部交界一帶,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腳下和德龍崗與北大崗的乾原中。在吉林省西部主要棲息於沙丘灌叢和雜草草原中。
在吉林省西部於4月末和5月初開始配偶,其時雄鳥鳴唱增多,雌雄鳥雙雙追逐。5月中旬築巢結束。巢築於地面稀草叢中或小灌木上。窩卵數6枚,雌鳥孵卵。其食物主要是草籽和穀物,育雛期兼食昆蟲等。
在吉林省西部和內蒙古東部交界地帶的主要分布區大興安嶺東麓南端的低丘灌叢,冬夏二季每小時遇見率10隻以上;在大興安嶺山麓台地的德龍崗和北大崗的乾草原遇見率為1~10隻;吉林省西部的沙丘灌叢和草甸草原遇見率約為.01隻/平方公里。吉林省醅內陸地區的遇見率約為0.07隻/平方公里。
吉林省東部琿春縣的二道泡子、四道泡子和洋管坪調查遇見率為0.5隻/小時。在中國東北吉林省及內蒙古呈島關分布,中間相隔數百或上千里。這種分布區在鳥類中是少見的。吉林省西部丘陵灌叢和乾草原棲息環境受到破壞,是致危因素之一。
保護級別
中國的栗斑腹鵐的情況並不樂觀,甚至可以說“命懸一線”。栗斑腹鵐的消失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自1999年起,高瑋教授及其學生以鎮賚為研究基地,陸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栗斑腹鵐的文章,主要對其繁殖行為、生境選擇等進行了研究。IUCN的紅色物種名錄也將栗斑腹鵐列入為易危,致危因素是C1(預計今後10年或者3個世代內(取更長的時間, 最大值為100年),成熟個體數將持續至少減少10%); C2a(種群估計不存在成熟個體數超過1 000的亞種群)。 然而,栗斑腹鵐的消失並未就此終止,在高瑋教授的研究結束後不久,栗斑腹鵐已經從鎮賚消失;作為外國觀鳥者看“小栗斑”的重要鳥點,向海的最後一次目擊是在2003年;2001年,白城大約有100隻栗斑腹鵐,至2007年,大約只有2隻,而且沒有繁殖成功,到2008年,小栗斑在白城消失。現在已知的栗斑腹鵐分布點只剩下兩個,一個在圖木吉,有訊息稱大約有100對,但是當地人稱只有十餘只,另一個地點是在科爾沁保護區附近,據稱有約50對,但是沒有一個準確的調查數字。《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列為稀有種。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歷史延續
栗斑腹鵐最早由Taczanovski於1888年在Ibis上發表,最初被認為僅分布於亞洲大陸東緣, 蘇聯烏蘇里邊區與朝鮮交界附近的方圓數十里的地區,且我國東北的東寧是其唯一的擴散繁殖區(Yamashina, 1957)。1966年,傅桐生與陳鵬在論文《栗斑腹鵐的分布及其繁殖習性》中指出,東部沿海分布區並非僅限於烏蘇里邊區方圓數十里處, 而是在我國琿春——延吉一帶廣泛分布,西部的分布區主要包括吉林省與內蒙古交界的大興安嶺東麓南端,該地區同時也是主要繁殖區,此外,傅桐生與陳鵬還證明了該鳥在我國東北吉林省西部與內蒙古東部交界一帶是留鳥。除上述地區外,在黑龍江的鏡泊湖、阿城、帽兒山、哈爾濱、對青山,遼寧的遼陽,河北的北戴河以及北京等地也都有栗斑腹鵐的零星記錄。
在歷史上,栗斑腹鵐並不少見,其中數量掌握比較清楚的是俄羅斯。栗斑腹鵐在俄羅斯的分布地主要是俄羅斯、中國與朝鮮接壤的地區,也就是波西耶特港海灣到圖們江一帶。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栗斑腹鵐是當地地區性常見的繁殖鳥。60年代中期,估計約有數百對,然而,從70年代早期起至1977年,當地沒有記錄到一筆繁殖記錄。在俄羅斯,至今已有將近20年沒有栗斑腹鵐的記錄,估計已經滅絕。朝鮮的栗斑腹鵐並不常見,記錄也不多,應該是從中國和俄羅斯擴散去的零星個體,對於種群的延續實際意義不大。
1966年,傅桐生等人的論文中指出:在大興安嶺東麓南端的低丘灌叢,冬、夏二季皆形成優勢種,遇見率>10隻/小時,其次是山麓台地乾草原,為常見種,遇見率為1-10隻/小時,再次為吉林省西部的砂丘灌叢和草甸草原,為稀有種,遇見率<1隻/小時。1965年冬季的調查表明,在德龍崗黑頂山一帶,遇見率可以達到25隻/小時。但是到了1994年,趙正階等人在吉林腰坨子、榆樹台、琿春的調查顯示,三地栗斑腹鵐總數僅有約340-350對,十年之後,這些地點再也看不到栗斑腹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