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鵐青海亞種

白頭鵐青海亞種

白頭鵐青海亞種(學名:Emberiza leucocephalos fronto)屬小型鳴禽,體長約17厘米。體羽似麻雀,頭頂黃褐雜以栗褐色羽乾紋,頭正中有一不很明顯的白色塊斑,眉紋土黃,耳羽土褐,胸部具顯著縱紋。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一般主食植物種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布於中國青海,甘肅,貴州南部。

基本信息

信息

 白頭鵐青海亞種 白頭鵐青海亞種
中文學名:白頭鵐青海亞種
拉丁學名:Emberizaleucocephalosfronto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鵐科
屬:鵐屬
種:白頭鵐
亞種:白頭鵐青海亞種
命名者及時間:Stresemann,1930
英文名稱:PineBunting

外形特徵

 白頭鵐青海亞種 白頭鵐青海亞種
白頭鵐青海亞種羽色和指名亞種相似,但幼鳥冠部黑斑較寬,特別在前頭,栗色部分常較微暗,翼較長。
雄鳥(冬羽):頭頂黃褐雜以栗褐色羽乾紋,頭的正中有一不十分明顯的白色塊斑;眉紋土黃,耳羽土褐色;肩、背紅褐色,具較寬的黃褐色羽緣及黑褐色軸紋;腰及尾上覆羽淡栗,羽緣土黃色;兩翼黑褐,小覆羽褐色,中和大覆羽黑褐;內側次級飛羽有寬闊紅褐色羽緣,外側初級飛羽則具較狹的土黃色邊緣;尾羽黑褐,中央尾羽鑲以紅褐色羽緣,外側兩對尾羽具楔狀白斑;頦栗色,羽端土黃,喉中央有一白色塊斑;胸及上腹栗色,雜以土黃色羽緣,上胸栗色之前有一圈褐色點斑;脅白綴以栗紋,下體餘部白色;尾下覆羽白而具暗褐色羽乾紋;腋羽白,中央污暗並常沾黃。
雌鳥(冬羽):上體與雄鳥相似,但較暗,下體栗色不如雄鳥鮮亮。
雌性成鳥(春羽):頭頂和上頸,從上嘴基部到耳羽後有一條寬闊條紋,頭側一個點斑及上胸一個新月形點斑全為白色;耳羽上下有兩個點斑為黑色;頭側餘部、頦和喉為栗紅色;圍繞頭頂和上頸白色部分,在額部相接的寬闊冠紋為黑色帶灰;上頸的兩側各有一黑色點斑;後頸和翕羽淺栗色,後者具黑色羽乾紋;下背、腰及尾上覆羽鮮淺栗紅色;尾羽暗褐色,中央一對較淺,且具寬的淺栗紅色緣,最外一對白色,僅在沿羽乾尖端有一褐色條紋和在內翈基部有一褐色楔形斑,次外對尾羽有一白色楔形斑,占據整個尖端達35mm;小覆羽灰色,基部褐色,緣以栗紅色;余翼覆羽及內側次級飛羽黑色,具寬的栗紅色緣和淡栗色先端;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暗褐色,後者有栗紅色窄邊,前5枚初級飛羽邊沿白色,余者同次級飛羽;翅緣、翼下覆羽、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後者有栗紅色羽軸;胸和脅部栗紅色,緣以白色。翼下覆羽污白,腋羽與脅同色。
秋羽:上體和喉有一種淡灰白色邊沿,頭頂羽具灰皮黃色尖端,中間暗褐,幾乎均隱匿於白色冠下。
雌鳥(春羽):頭部和翕部栗皮黃色,具細密的暗褐色條紋;頸部條紋栗色;上體餘部似雄鳥;喉白,多少具黑褐色條紋和白色或黑色顴紋;頭側淡栗褐色;胸和脅淡赤褐色,具暗褐色條紋。
雄性幼鳥:頭頂條紋濃著,喉部栗色,和胸部一樣具濃密的暗褐色條紋;餘部羽毛和雌鳥相似。
虹膜暗褐;嘴角褐色,下嘴較淡;腳肉色。

生活習性

 白頭鵐青海亞種 白頭鵐青海亞種
白頭鵐青海亞種見於丘陵及高山上。成家族群活動於草甸灌叢中。在新疆見於青山山麓海拔200m草叢中。
在冬季所見大都成群活動,少者10餘只,多者達30餘只。棲息於低山至亞高山草甸帶。鳴聲似其他鵐類,為“chichi”聲。且多在起飛和隱伏時鳴叫。6月末至7月上旬繁殖期中,鳴囀最盛,多在樹上及電線上歌唱。
食物以植物性為主,且多是雜草種子,其中也包括一些谷、粟、燕麥等。也吃一些昆蟲,特別在夏天,以大量昆蟲餵雛,其中有鞘翅目雙翅目直翅目半翅目昆蟲及其幼蟲,也吃些蜘蛛等。

生長繁殖

白頭鵐年產兩窩。巢築於地面,巢緣與地表平齊,置於菊科植物為主的草叢中,巢隱蔽很好,巢以乾草莖編成,內襯馬毛,編織堅實,外壁編人少量鮮草。每巢約產4枚卵。呈淡紫色,有的帶淡玫瑰色,上具灰色帶斑和灰褐色斑和小斑點。雌鳥孵卵,孵化期約14天左右。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青海湟水河谷及甘肅(留鳥),6—11月見於青海西寧、貴南、同仁、柴達木、都藍和青海湖。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