柵戶區

棚戶區

棚戶區是指上海解放前,沿蘇州河的是紡織廠、紡織機械廠,很多外地來的女工就在紡織廠工作(我母親當時就從外地過來在紡織廠當女工),男的在紡織機械廠,他們一批一批來,有老鄉有親戚,後來慢慢聚集在一起搭建私房就形成了現在的村落。
1949年之前,上海市政當局為控制棚戶區蔓延,曾以有礙市容觀瞻為由對棚戶實施取締,遭到棚戶居民的激烈抵制。1920年代末至1940年代末的上海市政府還曾動用各種力量,推行貧民住宅安置工程,內容包括建造“平民住所”、“平民村”,組織“義賣房屋”等,但這些清理與安置措施,既不能阻擋源源而來的流民潮,也不能阻擋流民搭建棚屋的需求和意志。
上海解放後,清除和改造棚戶區,同樣是城市治理的燃眉之急。任務之艱巨也是前所未有。據統計,截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的棚戶區占地面積1109萬平方米,棚戶簡屋197500間,建築面積322.8萬平方米,共居住著115萬人。這些統計數字還不包括大量見縫插針的“旱船”、“草棚”、“水上閣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