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柳志雄:
知名編劇
男,漢族,出生於1955年3月,中共黨員,呼和浩特市文研所所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編劇,著名二人台劇作家;編劇。其從事戲劇創作30多年,創作大、中、小戲劇作品130多部,為二人台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主要代表作品有:大型二人台現代戲《兩家人》,大型現代歌劇《大雁溝》,大型二人台現代劇《花落花開》、《月缺月圓 》(演出時改名為《月照金河套》),新編二人台小戲《借冠子後傳》、《叔嫂情》,小品《最後一頭驢》、《尋找老扶貧》等。其作品風格獨特,語言生動,生活氣息強烈,地域特色濃厚,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不少作品成為久演不衰的精品節目。
職業生涯
早在高中讀書期間,柳志雄創作的《唱新風》(二人台)、《小鷹展翅》(兒童歌劇)發表在托克托縣《雙河文藝》雜誌上,後來出版社出版文藝專輯時收入了這兩個劇作。原來柳志雄對自己很不自信,自己的劇作出版對他鼓舞很大。從此,柳志雄便主攻劇本創作。
成就及榮譽
柳志雄創作的中型歌劇《不能拋棄他》在呼市烏蘭恰特上演時觀眾哭聲一片掌聲雷動。柳志雄創作的二人台《兩家人》,獲得自治區薩日娜獎及自治區新創劇目獎。《兩家人》獲獎,奠定了柳志雄在行內的位置。他被調到呼市文學藝術創作研究所進行專職劇本創作。
有關專家在《中國劇本》上撰文評價:二人台小品《叔嫂情》寫的是丈夫去世後妻子和小叔戀愛的故事。單看故事並不新鮮,甚至還有些陳舊的感覺,但經創作者的巧妙構思和精心編排,表現竟是那樣新奇、活潑和富有時代精神。該劇沒有一句反封建的說教,反封建的主題卻很鮮明。作者用信天遊民歌體編寫唱詞,用比興的手法把叔嫂間的情意表達得生動準確又恰到好處。導演運用二人台藝術手段得心應手,剪紙般的人物造型和鍋蓋等特殊道具的使用,既有地域特色,又把人物刻畫活了。兩位演員非常出色,唱念做表頗見功力,在繼承古典美的程式表演基礎上,注重人物內在感情的外在表現,塑造出兩個具有現代美的人物形象,令人回味無窮。2005年10月21日,二人台《叔嫂情》在參加“首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的評比中,引起強烈反響,獲得巨大成功。該劇最終在參評的50多個作品中脫穎而出,均以專家評審和觀眾評審的最高分,榮獲該項國家級大獎——“優秀劇目獎”和“觀眾最喜歡的劇目獎”。柳志雄說他從事30多年二人台藝術創作,雖有不少催人淚下的劇本,但他對《叔嫂情》情有獨鍾,他說《叔嫂情》這個劇本是他一生創作當中的重要里程碑。《叔嫂情》不僅故事情節、唱詞都很精彩,而且融合了人性化的東西,深受廣大藝術家和觀眾的好評。
他創作了130多部二人台劇本,這些劇本大部分在中央電視台、內蒙古電視台及呼和浩特電視台上多次播出。很多二人台劇本及小品是為武利平及其弟弟孫潤平創作的,如《打麻將》、《二大娘》等。他還創作過電視劇《大雁溝》。
個人其他信息
柳志雄:
國家一級編劇,著名二人台劇作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戲劇家協會理事,內蒙古二人台學會副會長,現就職於呼市文學藝術創作研究所,任所長。
從事戲劇創作近四十年,創作大、中、小舞台劇本140餘部。主要代表作和獲獎作品:大型二人台現代戲《兩家人》,獲呼和浩特市1983年文藝調演優秀劇本創作獎,1984年獲自治區全區新創劇目獎,同年獲自治區首屆“薩日納”藝術創作紀念獎;大型無場次歌劇《大雁溝》,獲呼和浩特1986年首屆“昭君杯”戲劇歌舞大獎賽劇本一等獎;二人台現代戲《<借冠子>後傳》,獲1987年自治區改革題材文藝會演創作二等獎,同時獲自治區第二屆“薩日納”藝術創作二等獎;二人台現代戲《青山路彎彎》,獲2003年“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劇目金獎和編劇獎;二人台音樂劇《鴻雁南飛》,獲2003年自治區文藝調演一等獎;二人台小戲《叔嫂情》,獲2005年首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優秀劇目獎和觀眾最喜歡的劇目獎;同年,還獲得中國曲藝家協會頒發的精品獎。2006年又榮獲第八屆自治區藝術創作“薩日納”榮譽獎。2007年,小品《尋找“老扶貧”》再次榮獲“第二屆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入選劇目獎和觀眾最喜歡的劇目獎,2008年,在首屆內蒙古二人台藝術節上獲劇目金獎和優秀創作獎;2011、2012年,大型二人台現代戲《花落花開》先後兩次 作為全國現代戲優秀劇目展演的參演劇目,登上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舞台,為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獻禮。作品曾先後獲得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第二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匯演劇目銀獎,並成功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資助劇目。在舞台劇創作的同時,從事漫瀚調的研究與創作,整理並創作的《準格爾情歌》,1990年由內蒙古《黨的教育》影像出版社錄製並多次再版發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