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二人台”流傳於晉北、內蒙古西部、陝西北部、河北張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戲。“二人台”在陽高普及率相當高,20多萬人口中有5萬人都會唱,且有專門的機構、學校和全省惟一一家二人台演出專業團體——陽高二人台劇團,業餘劇團更是達到30多個。
歷史
起源
“二人台”這門藝術何時流傳至陽高,史料沒有記載。據老藝人們講,境內最早流傳下來的曲調為《八仙慶壽》,初步考察為清鹹豐年間牗1851—1861牘產物。因此可以這樣說,早在150多年前,“二人台”已經在陽高有了自己的足跡。應該說,“二人台”藝術是在民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大約在明朝末年,每逢過年過節和農閒的時候,一些鬧紅火的人便聚在一起,在屋內、院落、村頭、廣場進行地攤演唱。他們既不裝扮又不表演,唱的都是民間流傳的小曲小調,有《過大年》《颳大風》等等,這種娛樂活動當時被稱為“打坐腔”,這就是“二人台”的雛形。
到清嘉慶年間,這種“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藝術中的秧歌、高蹺、旱船、道情等藝術營養,發展為具有一些舞蹈動作,由旦醜兩角色一進一退走場表演。逢年過節觀看的人圍攏在火龍四周,演員和樂隊在場內表演,當時人叫“轉火龍”,這樣“二人台”便由最初的“打坐腔”發展到“玩藝兒”或“二人班”。
傳播
“二人台”成為一個較為完整的藝術形式,是從劇目《走西口》在清代光緒初年的誕生開始的。當時由於山西連年遭災,晉西北的勞苦百姓被迫走西口。貧苦的百姓只有用小曲來傾訴他們不幸的遭遇和不了的思鄉之情。也正是這個時候,道路歌、受苦歌和思念歌作為“二人台”重要的內容產生了。很多流落“口外”的人,將“二人台”的唱腔帶到內蒙古。此後,這種藝術形式吸收融合了內蒙古民歌的音樂語言及戲劇化裝等特長,“二人台”藝術日臻成熟,逐漸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唱腔:既有山西特色,又有內蒙古情韻。
隨著一些經濟富裕百姓的返鄉,“二人台”藝術不僅在陽高深深紮根,同時影響遍及晉西北、內蒙古西南部、陝西榆林以及河北張家口一帶。陽高“二人台”講究圓潤和共鳴,除了自己的曲調外,它同其他地方劇種一樣,把各種戲劇音樂吸收過來以滋補自己。如晉劇的“小開門”,道教的“巴音抗蓋”等。經過加工、提煉,最後變成了自己的東西。
“二人台”的唱腔,亮腔節拍鬆散,音域高亢,起伏跌宕如長河流水;慢板委婉曲折,音域平穩,情緒深沉,似涓涓細流;流水板明快清晰以說代唱,節奏鮮明,像雨後激流;捏子板演奏急促,唱腔火爆、詞多併合,恰如激流拍岸。儘管如此,但在當時,“二人台”藝術卻很難登“大雅之堂”。一醜一旦,相沿百年而無一變。儘管節目與日俱增,仍無一齣戲能從內容到形式反映比較複雜的情節。同樣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解放前很多陽高“二人台”民間藝人的生平事跡很少流傳下來,音像資料更是沒有。
新生
新中國的誕生,廣大勞動人民獲得了解放。“二人台”也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有了明顯的發展。在陽高80%以上的村莊逢年過節都成立了業餘劇團。村公所、農會等組織在原來內容的基礎上,自編自演,注入了反映時代精神的東西。《婚姻自主》《胡老套投親》《血淚仇》《送子參軍》等劇目,至今尚為一些老年人樂道。不久,由於文化部門組織觀摩評比,形式也越來越豐富,並且由“打地攤”沿村串戶走上了舞台。
發展
解放後發展
“二人台”在陽高民間的廣泛流傳,造就了大批人才、產生了固定的地方音韻腔調,為專業劇團的建立奠定了基礎。1960年,中共陽高縣委、縣人民政府,從天鎮、陽高(兩縣當時合稱陽高縣)城鄉挑選出900餘名青少年,經過層層選拔,最後錄取了18名(樂隊6人、演員12名)演職員,於是年3月27日成立了民間歌劇團,首任團長趙生。為了提高藝術水平,除給劇團撥了1萬元開辦費,還從河曲縣和內蒙古薩拉旗聘請了李發子、李永勝擔任演員。樂隊、教師經過兩個月的艱苦排練,於是年的5月1日,在縣委禮堂演出了《賣菜》《掛紅燈》《姑嫂挑菜》《走西口》和《打金錢》等“二人台”傳統劇目,深受民眾歡迎。
次年,劇團提出了努力學習、趕排新戲、提高質量、改變面貌、自力更生、不要補貼的口號。在培訓學員方面,採取了雁過拔毛(凡有外地劇團來陽高演出,都請藝人指導練功)、刻苦訓練(每天三趟功,每次兩小時)、參觀學習(大同有好戲專門派人學習)等辦法;在選擇節目上,破“小”字為“大”字(節目選擇向大型化發展),破“傳”字為“移”字(移植外團優秀劇目)。向右玉道情學習,排演了大型劇目《玉鳳配》;向晉劇學習,排演了大型劇目《奇婚記》;向川劇學習,改編排演了愛情劇目《五姑娘》;向吉劇學習,排演了具有“二人台”特色的《梅玉配》。這一年,歌劇團走遍了陽高、天鎮兩縣90%以上的公社,演出300餘場。
1963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劇團不斷壯大更新,演職人員增加到40人。這一年迎來了陽高“二人台”藝術一個鼎盛時期:一是從鄉村走向了城市,轉戰大同、礦區、雁北各縣,影響所及,普遍叫好;二是把節目選擇全部改為現代戲,上演了《奪印》《李雙雙》《白毛女》等;三是由地區組織,第一次赴省城太原公演。
此次去太原公演,開始不被重視。當時省文化系統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縣級劇團赴省城演出,必須具備相當水平。儘管當時行署文化局再三交涉,省局還是安排先到陽泉市演出。陽泉演出,效果很好。訊息不脛而走,很快傳到了省城。歌劇團第一次與省城的廣大觀眾見面了,原計畫演出七天,由於各個劇場挽留,一直演了四十天,這在當時各外地團演出情況來看,是絕無僅有的。省城演出期間,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丁果仙、牛桂英、花艷君,著名演員冀萍、程玉英,著名攝影家顧棣,美術家石兵等都觀看了演出,並參加了座談、題詞、簽名、攝影、作畫留念,省人民廣播電台錄了音,省電視台作了實況轉播,《山西日報》還發表了相關介紹和評論文章。
再譜新篇
就在“二人台”藝術穩步發展的同時,觀眾們的文化娛樂方式開始呈現多元化。陽高民間歌劇團同全國的其他劇團一樣,生存面臨挑戰,一批中青年骨幹相繼退出舞台。這些困難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為解決人才斷層問題,縣委宣傳部會同縣文化局、歌劇團,協商通過股份制形式吸收社會資金,依託原有團址創辦“二人台”藝術學校,走以團帶校、以校固團之路。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備,2001年8月10日藝校正式掛牌成立。首批招收學員42名,主要來自大同市、礦區、河北等地,一些老演員相繼回團擔任教師,一批新秀很快脫穎而出。
2004年以來,陽高“二人台”藝術進入快步發展時期。是年5月,在晉冀蒙陝四省區宣傳部、廣電局、電視台聯合組織的“二人台”藝術電視大賽中,陽高縣歌劇團參賽劇目《借錢》一舉榮獲二等獎、《鬧花燈》榮獲三等獎。9月7日,慶祝建國55周年四省區“二人台”專場晚會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陽高縣歌劇團代表山西表演的《借錢》,再次贏得如雷般的掌聲。會後受到了中宣部部長劉雲山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同年9月,陽高縣歌劇團正式更名為陽高縣二人台劇團。2005年陽高縣二人台劇團樂隊,為曾在該劇團學藝的原生態歌手阿寶伴奏,使其在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欄目中奪得年度總冠軍,從而一舉成名。2006年年初,陽高縣二人台劇團首先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晚會亮相,為著名主持人鞠萍、歌手阿寶伴奏“二人台”,小劇團走向了大舞台;隨後,劇團為全國“兩會”閉幕式演出;演員王偉、趙雲霞還參加了中央電視台《魅力十二》欄目演出,挑戰全國八大歌手,一舉奪得“魅力之星”獎盃。
同年6月,隨著陽高縣委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產生。縣委、縣政府明確地認識到,“二人台”是陽高的地方藝術,更是陽高的一張文化名片,縣委、縣政府有責任去重點扶持,使它獲得更大更好的發展空間。為提昇陽高“二人台”藝術的檔次和繁榮創作,陽高縣委、縣政府積極組織有關部門向省政府申報“二人台”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爭取得到國家政策與財力方面的傾斜;同時聘請阿寶為陽高“文化藝術顧問”,藉助“名人效應”,全力向外推廣“二人台”。
陽高“二人台”作為民間文化藝術的瑰寶,是盛開在中國藝術百花園中的艷麗奇葩。多年來,在各級領導、各界朋友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這株奇葩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不斷提高,藝術發育越來越成熟,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希望更多的人來領略它的魅力,讓更多的人體味它的氣息,讓更多的人從中獲得歡樂。
現狀
2007年10月25日上午,長城腳下的陽高略有寒意,著名原生態歌手阿寶來到陽高、首屆中國二人台藝術節開幕式現場,並用他獨特的歌聲為其一直關注的陽高“二人台”助陣。是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認定的“中國二人台藝術之鄉”“中國二人台研究基地”在陽高正式掛牌。
表演道具
陽高“二人台”的表演形式及道具,有鞭、扇、絹綢。霸王鞭為一根竹竿製成,長100公分左右,中挖4——6個長方孔,內裝銅錢,兩端裹以各種顏色相間的彩色布,打時清脆作響,十分動聽。打霸王鞭有一定的講究,分上中下三路。而上路要盤花蓋頂,中路要花蛇纏身,下路要雙腳騰空。要求節奏鮮明,慢而多變,快而不亂。扇子為女角使用的道具,開始用紙扇,後改為布扇,以後又在扇的頂端加上了一部分沒有扇枝的軟布。扇子的表演和霸王鞭一樣,講究鏇得圓,有高拋、低扔。手絹是由過去的一般手絹演變而成。利用慣性作用,橫拋、立拋、平拋、手頂花樣繁多,胸前、頭頂、背後、腰間均能自如表演。紅綢是吸收其他民間舞蹈在解放以後加入的一種道具,它為“二人台”表演色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