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林述慶,民主革命黨人。北洋陸軍上將。中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1881年出生於福建閩侯的一個貧苦家庭,從小務農。
光緒二十八年,林述慶入福建武備學堂,開始接受反清思想。翌年,加入革命團體——福建學生聯合會為骨幹分子。畢業後,任閩江口長門練營督操員,不久,升為常備軍幫帶。
光緒三十二年春,林述慶赴江寧(今南京)投奔新軍第九鎮統制、原福建武備學堂總辦徐紹楨,被任為第十七協三十三標三營管帶。三十三標統帶是革命家趙聲,他參加了趙聲組織的秘密革命活動,準備設立革命機關,因事泄未成。同年冬,調任第三十四標二營管帶。光緒三十四年參加南洋新軍太湖秋操,中途奉調安慶。宣統元年(1909)他改任第十八協三十六標一營管帶,駐紮江陰。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宣統三年十月武昌起義爆發後,三十六標調往鎮江與三十五標會合。林述慶暗中聯絡各營官兵,並親自奔走於滬、寧之間,準備起事。當時鎮江城內的旗軍約有萬人,而新軍才有3000人左右,敵強我弱,在種種困難面前,述慶不顧危險,微服細察旗營情況,制定作戰方案。十一月七日下午四時舉行起義,宣告鎮江光復,成立鎮江軍政府,推述慶為都督。此後,述慶派人遊說鎮江江面的清軍艦隊起義,“鏡清”、“保民”、“楚觀”等14艘軍艦官兵投向起義軍。
十一月,林述慶收容和改編第九鎮敗兵和部分起義的海軍,共有部隊3000人,任鎮江軍司令官。十二月十日他和許崇灝親率第一支隊伍出發同浙、滬軍會攻江寧,派人策動五炮台的官兵起義,一面派人混進城內,張貼各種勸降告示,使守城的張勛部下軍心動搖。他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到陣地察看。十二月一日凌晨,革命軍終於占領了鐘山上的據點天堡城,張勛率殘兵敗將棄城北逃徐州。
不幾天,林述慶率兵渡長江,開赴浦口進行北伐,眾人一致推舉述慶就任北伐軍臨淮總司令。當時軍事局勢依然吃緊,張勛殘部仍盤踞徐州,他奉命立即率兵進駐臨淮、清江,部署軍隊堅守正陽關,一面派兵增援濠泗一帶,一面率兵駐紮清江一帶。他親赴江寧進見孫中山,被孫中山譽為“光復南京第一功”。當時,孫中山正忙於和袁世凱協商“南北和議”,一切軍事行動隨之暫停,述慶將所率軍隊向北推進,監視清軍行動。因革命軍內部意見不統一,得不到經費和軍火的援助,被迫率兵回到江寧、鎮江,述林述慶因此灰心喪氣。民國元年(1912)1月8日通電下野,解甲歸田,他返鄉途經上海時,留在他姑丈子翰住處,整理鎮江起事以來筆記,作《江左用兵記》一書。
南北和議告成後,林述慶返回閩安鎮後山坳,得知袁世凱準備稱帝訊息後,親自入京探聽,袁世凱看到他是一個難得將才,在革命軍內受排擠、生活清苦,遂加以籠絡。同年9月,特授予林述慶陸軍中將加上將銜。10月,被推為各團體聯合國防會副會長。袁世凱任命他為總統府軍事顧問。國民黨也推他為名譽理事,他在總統府任職,看到袁世凱鎮壓革命力量,十分氣憤。民國2年2月,孫毓筠等人發起成立國事維持會,以超越各黨派、調解糾紛為招牌,他應邀參加,並出任理事,但是該會實際淪為袁的工具,行壓制反袁活動之實,使他大失所望。3月20日,袁世凱派人在上海暗殺宋教仁,林述慶對此事非常氣憤,常當眾拍案叫罵,還表示要回南方召集舊部反袁復仇,為袁黨所深忌。4月10日,袁世凱派心腹干將、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邀請林述慶單獨赴家宴,在酒中置毒,林述慶歸家後毒性發作,七竅出血,延至4月16日與世長辭,年僅32歲。林述慶妻子陳慕志率子扶棺回閩,安葬長樂縣籌岐山北麓。
人物著作
林述慶著有《江左用兵記》、《林松亭遺詩》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