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林肯墓園](/img/1/a53/nBnauM3XzEDMzATM1QzM3MTOxITMwIDO3AjMwADMwAzMxAzL0M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林肯墓園位於斯普林菲爾德城郊的橡樹嶺公墓,於1874年竣工,由拉爾金·G·米德設計,周圍是當地居民的墓地。林肯的墓穴在花崗岩下面,四壁刻有包括葛底斯堡演說在內的林肯書簡和文告,墓穴正中是林肯的棺槨,上面寫著:“如今他屬於上蒼。”墓穴前面的石壁上,刻著林肯家屬的姓名及生卒年月。林肯的妻子是教育和文化背景極佳而個性剛烈易怒的瑪麗·托德。他們於1842年11月4日結婚,生下了4個兒子,但只有長子羅伯特長大成人。瑪麗以及他們夭折的3個兒子也葬在林肯墓園中(羅伯特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墓園內聳立著一座高達30米的花崗岩方尖塔,這是斯普林菲爾德最大的紀念碑。塔的四周有美國各州的州名。塔的四角裝飾著四組青銅雕像,分別代表步兵、炮兵、騎兵和海軍,這四組雕像象徵著南北戰爭時殉難的北方士兵。林肯的大銅像屹立在墓前,這也是由拉爾金·G·米德設計的。入口處有一座由古岑·博格勒姆設計製作的林肯頭部雕像。墓內還有一座小雕像,它是華盛頓林肯紀念堂中由丹尼爾·C·弗倫奇製作的林肯沉思坐像的小型複製品,原作高達19.58米。
林肯墓園內,綠蔭如蓋,芳草如茵,把林肯墓這座簡單的建築襯托得十分莊嚴肅穆。1930~1931年,墓地重新整修。林肯作為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家,領導美國人民廢除了萬惡的奴隸制,並使一個瀕臨決裂的國家重新統一,從而開創了美國日益繁榮並從此變成工業巨人的道路。所以,毫不奇怪,凡是與他有關的紀念場所都是那樣熠熠生輝,那樣引人注目,因為它們所聯繫的是那樣一個光輝而偉大的名字。
人物簡介
![林肯墓園](/img/9/29e/nBnauM3X4QDM0YTM3QzM3MTOxITMwIDO3AjMwADMwAzMxAzL0M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林肯從1834年當選為伊利諾州眾議院議員開始正式投身政界,幾經沉浮,並由輝格黨黨員轉變為共和黨黨員。共和黨是北方反蓄奴派聯合組成的新黨。林肯曾在一封信中說:“我生來就是反對奴隸制的。”1858年,在競選伊利諾州參議員時,林肯提出著名的宣言:“‘內部相爭的家庭無法維持下法’,我認為政府不能長久容忍半是奴役、半是自由”,並與他的競爭對手—民主黨人史蒂芬·道格拉斯就奴隸制問題在伊利諾州7個地區展開7次辯論。儘管當時現任的參議員道格拉斯險勝林肯而獲連任,但主張限制奴隸制發展的林肯卻因此聲望大振,在1860年當選為總統。
1861年2月11日,林肯乘坐火車離開斯普林菲爾德赴任,比起1837年他初來此地時的窘況—騎著一匹借來的馬,所有的家當都系在馬鞍上,不啻是天壤之別,然而林肯卻在火車車尾的平台上宣布,他所面臨的是“比華盛頓總統所負者更艱巨……的任務。”當時南方的7個州已脫離聯邦,南方代表在阿拉巴馬州集會另立新政府。在林肯到達華盛頓前,傑斐遜·戴維斯已就職擔任南方聯邦總統。另外的4個州搖擺於分離邊緣,而地處南北邊境的3個州的分離情緒正在高漲,聯邦面臨解體的危險。4月12日,南北戰爭爆發。戰爭初期,出於維護聯邦統一的目的,強烈反對蓄奴制的林肯試圖遷就南方,不去觸動南方實行的奴隸制,而是用贖買方式解放奴隸,並且“逐步解放”。然而戰爭形勢的發展越來越不利於北方,“出於軍事需要”,“思想鬥爭了將近一年半時間”的林肯終於在1863年1月1日正式發布《解放奴隸宣言》。根據此宣言,獲得解放的黑人共400萬,其中12%強壯的黑人投入了對南方叛亂分子的鬥爭。持續了4年的南北戰爭終於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林肯也在1864年11月的大選中獲勝,連任總統。正當林肯在重重壓力下進行重建南部各州政權、恢復和發展經濟的努力時,一顆罪惡的子彈射中了他的後腦。那是1865年4月14日星期五的晚上,林肯同夫人正在華盛頓的福特戲院觀賞《我們美國的表兄弟》時,被南部同盟收買的演員布思闖入總統包廂,瞄準林肯的後腦扣動了扳機。林肯中彈後一直昏迷不醒,直到4月15日下午7點22分與世長辭。他的遺體停放在國會山莊供悲憤的人民瞻仰後,用專車運往橡樹嶺公墓安葬。
建造歷史
![林肯墓園](/img/b/e0e/nBnauM3XyczN4AjN5QzM3MTOxITMwIDO3AjMwADMwAzMxAzL0M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意義
![林肯墓園](/img/8/6e6/nBnauM3X0ETOwITMxUzM3MTOxITMwIDO3AjMwADMwAzMxAzL1M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林肯紀念堂外廊四周共有36根石柱,柱高13.4米,底部直徑2.26米。高大厚重的外廊石柱頗有希臘巴台農神廟的風格,象徵著林肯在世時美國的36個州。紀念堂頂部護牆上有48朵下垂的花飾,代表紀念堂落成時美國的48個州。廊柱上端護欄上刻著48個州的名字。走進紀念堂,迎面是潔白、莊嚴的林肯坐像,展堂南北兩邊石壁上銘刻著林肯的兩篇著名演說,南牆上的是《自由的新生──葛底斯堡演說》全文。紀念堂北牆上則是林肯1865年第二次總統就職演說詞,全文稍長一些。第二次就職演說氣勢磅礴,充滿情感。林肯逝世兩年後,1867年,北方各州就提議為林肯建造紀念建築物。但是該建築坐落在什麼地方?多大的規模?什麼式樣?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定論。所以建築林肯紀念堂一直被擱置。20世紀以後,建造林肯紀念堂的呼聲再一次高漲。1911年成立了由前任總統塔夫托為主席的林肯紀念委員會,委員會接受了一位名叫亨得"拜肯的大學生建議,在華盛頓國會大廈遙相對應的地方建築紀念堂,拜肯本人則被選為紀念堂的設計師,紀念堂的總預算是294萬美元。各種各樣的設計方案提了出來,有人曾構想將紀念堂建成埃及金字塔式樣其他種種巍峨豐碑的樣子。但是年輕的設計師拜肯堅信自己的設計是合理的,委員會同樣堅決地支持了他。
![林肯墓園](/img/0/f61/nBnauM3XwQDMxEjN0UzM3MTOxITMwIDO3AjMwADMwAzMxAzL1M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