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簡介
林永春,廣東東莞人,富東粵菜飲食服務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富東鮑魚飯店、富東鮑魚行政總裁。80-83年: 林永春師傅於80年代隻身從東莞來港謀生,在朋友介紹下到酒樓工作,開始了他酒樓作業的生涯。84-93年: 林永春師傳在酒樓工作期間省食省用,期後動用了3萬元的儲蓄,於84年開始轉投肉類和蔬菜批發生意,期間輾轉認識到富臨老闆-名廚楊貫一。林師傳對煮食素有興趣,雙方因而份外投契,因緣際會下結下師徒情誼,其時林師傳白天繼續從事批發生意,晚上則到楊貫一處當學徒,成為國際名廚楊貫一少數入室弟子之一。1994年, 林師傅自立門,在北角開設了屬於自己的第一間酒樓。1997年期間,在師傅楊貫一的好意提出下,開始打正(阿一徒弟)的生招牌招徠,以炒桂花翅。阿林鮑魚 。 阿林炒飯等珍味佳肴鏇即在港打響知名度,成為香港響負盛名的富豪飯堂之一,各界名流鄉紳、高官富商如廣東省省長黃華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雲、司長唐英年、特首曾蔭權、銀行家李國寶、賭王何鴻燊等圴先後成為其席上熟客。現時林師傅除坐擁北角總店富東海鮮飯店外,於2004年開始他進一步拓展其飲食事業,再於美美粵海酒店開設了其轄下第一所分店:富東粵菜-有「鮑魚專家」之稱,瞬即成為灣仔區內的飲食熱點。到了2005年,他將會進軍國內市場,回到家鄉在東莞投資逾千萬開設(富東鮑魚飯店),務求將其飲食事業的版圖進一步開拓至中國大陸。他除了於2002年奪得法國美食會所頒發的廚師金獎外,在2003至2004年間 ,還修畢了香港酒店酒樓管理課程,期後更獲得多項國際證書,包括:1. Commanderie des Cordons Bleus 2. COPFERERIE de la CHAIPE des ROZISSESIRS。
分店:香港灣仔分店、香港天后分店、東莞市分店、深圳南山區分店

貴為一代名廚,但林永春直言,一切歸功於師傅楊貫一當年的知遇之恩。1980年,只有20歲的林永春由東莞偷渡來港,經朋友介紹入行做酒樓廚房,月薪一千多元,當年尚算高薪,但說到底都是辛苦錢,朝八晚十一,年中無休。做了數年,省吃儉用儲了數萬元,剛巧有親戚介紹,林永春決定轉行做凍肉批發生意,原以為走出廚房,殊不知機緣巧合,卻因此認識了「阿一」。
打正招牌 阿一高徒
「84年開始搞批發肉類和蔬菜,經常要到酒樓交貨,阿一當時是富臨的老闆兼大廚,已經好有名氣,但論人品卻是好到無得頂。可能人夾人緣,大家很快就熟絡了。」後來一哥知道他有心當個好廚師,便叫他每日下場時間來「學」。
直至1994年,不停有酒樓倒閉,經營食品批發生意的林永春經常「收唔到數」,一哥便建議他結束批發公司,改為開酒家。起初,他只一心做生意,賣的多是小炒、火鍋之類,最貴也不過是雞絲翅。幾年後,一哥鼓勵他打正名堂用「阿一高徒」賣鮑魚。2003年他又參加酒樓管理課程「稻苗培植計畫」,之後在灣仔開「富東粵菜」,繼續以名貴鮑參翅肚作招徠,令店子逐漸成為現今富豪飯堂之一。
親赴日本代理乾鮑
林永春不只在香港開了兩家酒樓,

現時東莞的飯店生意已上軌道,講求「天天創新」的林永春,又豈會安於現狀?最近在一次機緣下,他跟日本仙台一個漁民合作,代理該地出產的乾鮑,並將品牌命名為「松島」。他說:「這生意還在起步階段,我們暫不設門市,只會向朋友、熟客推銷,稍後亦會在富東供應。」
民以食為先,而菜以“色、香、味”為三絕,在好味的基礎上,食了之味,調好味,即是好菜,即是美食。”
他主張健康美食,每道菜都要有主題,讓食客吃過再來尋味,讓菜式吸引回頭客,這是阿林留客的妙招。

一隻普通的清遠雞,在阿林的手中能變成人見人愛的“御用寶貝雞”,擁有“天下第一雞”的美名,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一道宮廷菜。鮑魚有雞味,雞有鮑魚味,原汁原味是這道菜的特色。曾經是慈禧太后的鐘愛,可惜後來失傳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林永春認識了一位丁先生,他的祖先是慈禧的御醫,他是御醫第五代孫,把寶貝雞的做法代代相傳給了家人,從此成了祖傳秘方。本是不外傳的,而丁先生卻傳給了好學的林永春,在清朝,這菜叫“鮑貝雞”,林永春當時聽錯了,叫成了“寶貝雞”。於是就正式命名為“寶貝雞”。
鮑魚一般都要生長五到十年的生長期,鮑魚經過長時間吸收海藻及微生物的營養,含有豐富的人類所需的營養,有降低血壓、解毒、明目保肝等功能,鮑魚味濃,令人唇齒留香。
“寶貝雞”的橫空出世,以其尊貴的品質,味美的口感征服了顧客,和“阿林鮑魚”、“阿林三炒”一起,成為富東的金字招牌,鎮店之寶。因其價格不菲,它又被譽為“高檔的、名貴的盆菜”每逢過年過節,就有眾多顧客把它送給親朋好友,甚至打包登機送到國外。從酒樓學徒到“鮑魚大王”
一個在東莞耕田的農民到香港打工賺錢,從酒樓的打雜學徒工做起,到後來學師世界名廚楊貫一成為享譽香港和內地的名廚,還連續開了幾間高檔飯店成了老闆,"鮑魚大王"林永春香港創業的勵志故事激勵了許多人。
秘訣一

林永春出生於東莞,以耕田為生,上世紀80年代他隻身往香港謀生,在朋友介紹下到酒樓工作,剛開始只是個學徒工。1984年,他靠自己省吃儉用的打工積蓄3萬元,開始轉投肉類和蔬菜批發生意,期間輾轉認識到富臨老闆--國際名廚楊貫一。"我從1984年到1993年,有9年時間一直是早上四五點起床搞批發,晚上6點再到楊貫一師傅那裡做學徒,一直幹活到晚上10時多。"也許是林師傅的勤奮好學和做事認真講求創新的態度打動了楊貫一,後來他成為楊貫一少數入室弟子之一,他也在嚴師的指導下成為"高徒"。
1994年,他自立門面,在北角開設了屬於自己的第一間酒樓。1997年,在楊貫一提攜下,他開始打"阿一徒弟"招牌,以炒桂花翅、阿林鮑魚、阿林炒飯等珍味佳肴鏇即在港打響知名度,他的飯店也成為香港美食界享譽盛名的富豪飯堂之一。飯店的成功推出與他"事事認真、天天創新"的理念分不開。他還勤奮好學,除了2002年奪得法國美食會所頒發的廚師金獎外,在2003至2004年間,林師傅還修畢了香港酒店酒樓管理課程,後來更獲得多項國際證書。
秘訣二

曾有日本老婆婆千里迢迢來香港吃鮑魚,並與他結下"師徒緣分"。這3個日本婆婆分別55歲、68歲、75歲,她們一生都在日本的岩手縣以捉鮑魚和曬鮑魚為生。對於她們來說,鮑魚是最熟悉不過的物品,其烹製的方法也特別簡單,許多當地人都覺得鮑魚不好吃。而她們聽說用中國方法煮出的鮑魚"特別美味",於是選中了香港,結伴特意去吃當時最出名的楊貫一烹製的"阿一鮑魚"。
2003年10月,日本婆婆從岩手縣出發來到香港,恰巧楊貫一不在,她們在遺憾之餘找到了林永春。林永春便為3個婆婆現場烹製了一回鮑魚。嘗過鮑魚的美味後,3個婆婆立即撲地跪拜,喊林永春"師父,教教我們!"。日本婆婆的壯舉是林師傅這輩子最驕傲的經歷,他把功夫毫不保留地傳給了她們,他覺得這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中日文化的交流。

"抓住機遇成就某事"也是林永春的成功秘訣之一。也是因這種緣分,他學會了辨別野生鮑和養殖鮑,也學會製作乾鮑,並且在後來順利地代理了日本松島鮑魚。
教你一招:用最簡單的方法烹製鮑魚

記者看到,林師傅煮鮑魚全部用砂煲,用排骨、老雞和髮膠仔(金華火腿調味)一起煲15個小時,大火煲2小時,再用菊花火煲12~13小時,每隔1小時還要拿勺子去轉轉湯,看到太濃即加清湯,收鍋後鮑魚已變成實至名歸的"糖心鮑"了,它的"美人觸角"也還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