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梓鎮

林梓鎮

林梓鎮地處江蘇省如皋縣城東南運鹽河邊,南鄰白蒲鎮,北接丁堰鎮。水道至城60里,旱道45里。古為六祥符河,系大海成陸時留下的湖盪,後來逐漸減宿成為“高陽盪”,地廣人稀。明朝初年,江南首富沈萬山因交結官府,作國外走私,被明太祖朱元璋藉故查抄,子孫有的被殺,有的被流放到雲南。萬三之弟萬四率領家屬遷到如皋高陽盪,招募流民墾荒種植。因土質肥腴,水道縱橫,糧棉豐收,人口繁衍,聚居成鎮,工商齊全。

基本信息

生產基地

林梓鎮 林梓鎮

全鎮擁有耕地3555公頃,是優質油米生產基地,2006年實現農業產值12875萬元。林梓 相傳因梓樹成林而得名,其歷史悠久,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呂岱死後就葬於林梓,解放前就有“富林梓”之美稱,林梓潮糕也名揚大江南北。

行政區劃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林梓撤鄉建鎮,2000年在鄉鎮合併中林梓鎮與原奚斜鄉合併建成新的林梓鎮。現在林梓鎮下轄林梓1個居委會;新陸、斜莊、顧岱、文著、月旦、沈腰、合興、蔣殿、橋口9個行政村,區劃面積59.49平方公里、總戶數13673戶、總人口45319人。

經濟發展

2007年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林梓鎮將緊扣全面達小康的序時目標,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十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突出重點,奮力拚搶,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騰飛。自我加壓,高點定位,以高目標引領快發展。按照“開發載體,策應上海,融入蘇南,努力把林梓鎮建設成如皋工業強鎮、蘇中地區特色名鎮”的總體思路,以新型工業化為第一方略,走增量型、效益型、吸納型發展道路,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14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800元;全部工業產值33億元,規模工業產值20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0.7:63:26.3;工商註冊外資2000萬美元、到帳外資1000萬美元、市外民資1億元;項目投入7.8億元,其中,規模項目投入4.5億元;城鎮基礎設施投入2000萬元,開發建設商品房8萬平方米,農民集中居住戶達到320戶。實現財政收入65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000元;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努力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百姓。林梓附近農業水旱皆宜,稻麥產量均高,粳米飯晶瑩柔軟。粳米所制潮糕聞名遐邇。農產品以黃芽菜和“枕頭瓜”著稱。林梓種西瓜紅籽紅瓤綠皮橢圓形似枕頭。

項目發展

搶抓機遇,真抓實幹,以新舉措推動大發展。搶抓大橋、大港、大江的發展優勢,把握加快發展的新動力、新優勢、新空間,進一步解放思想,奮力拚搏,積極探索科學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新途徑。一是全力以赴強攻招大商。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在“招大商、招好商、引名商、引名企”上下苦功,精心包裝江蘇友聯紅木家具,依託林梓紅木工藝品被國務院確定為國禮這一“金字招牌”,主攻產業鏈招商,形成板塊集聚發展之勢;著力規劃“一鎮三園”,大力整合土地資源,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完善配套功能,為更好地承接上海和蘇南產業轉移提供載體。二是千方百計猛攻大投入。猛攻投入1000萬元以上項目,切實抓好紅木家私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完成投入1億元;加快促成上海CMBA南通創業園落戶,並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億元,加速建成如皋高科技產業先導拉動區;進一步放大金屬材料創新潛能,使引擎作用更凸顯;大力發展品牌,培育龍頭企業,實行引進外資與最佳化結構有機結合。三是堅持不懈驅動大創業。依託特色經濟板塊和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創大業;通過“雙強”、“雙帶”工程和“能人返鄉創業”引導全民大創業;瞄準上海、浙江、蘇南等民資富集區,大力引進市外民資;充分發揮培訓基地作用,根據產業特色,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全民創業能力;加快鎮、村工業小區建設,不斷滿足全民創業對載體的需求。確保建設10個村工業經濟發展小區,建立2-3個500萬的“雙強”、“雙帶”示範基地,10個超500萬的能人返鄉創業示範工程,92%的勞動力有就業崗位,33%的家庭有創業項目。四是全力推進環境大改造。以振興路開拓、政府西移工程為突破,迅速拉開鎮區建設新框架,啟動老鎮區高陽路段50畝地塊拆遷改造工程,確保高陽花苑38畝商居工程全部結束;加快完成影劇院地塊土地置換,儘快建成5000平方米大型超市;全面實施鎮區自來水管網改造、管線地埋、綠化隔離帶等基礎設施工程;抓好培園路拓寬、河道駁坡、綠化亮化、沿河街道開發建設,提升鎮區品位,打造宜居創業環境。

農村建設

林梓鎮 林梓鎮

統籌協調,強勢推進,以“十大工程”建設塑農村風貌。大力實施高效農業規模化工程,積極引進工商資本、外來資本投資規模農業,培育農業定報企業、特色農業基地和高效農業示範村各1個,建成2個鎮級養殖小區,新增3個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培養50個農民經紀人;強勢推進農民聚居化工程,規範農民建房管理,嚴厲打擊違章建築,確保6%的農戶進入農民集中居住區;加快發展廣播電視、文化和農村衛生事業,確保廣播電視雙入戶率達到75%,村村有農民健身工程,5個村有農民文化活動陣地,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0%以上,力爭95%,基層衛生防疫網路健全並100%的通過市級驗收。以深入開展“文明家庭創評”活動活動為載體,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農戶參評率100%,合格率85%以上;以“三清工程”、“六清六建”為抓手,加快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確保100%的農民集居點通上班車。全面推進社保擴面工作,確保企業單位職工參保率達到50%。啟動“4+1”幫扶行動,組織動員林梓鎮21個規模企業和20個事業部門與十個村掛鈎幫扶,發展村域經濟,致富一方百姓,促進利益和諧,實現共同富裕,全鎮小康實現值達到83.03分,有四個村實現全面小康。

建設理念

拉高標尺,健全機制,以“五大建設”夯實執政基礎。一是大力推進機關作風建設,進一步提高服務基層、服務發展、服務民眾的能力水平。二是大力推進學習型幹部隊伍建設,以“雙學”活動為載體,打造一支有特長、有素質、有威信、發展思路寬、辦事眼界寬、為民胸襟寬的幹部隊伍。三是大力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加強村兩委會陣地建設,選優配強帶民致富的“當家人”,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四是大力推進制度建設,形成一套保持黨員先進性、有效激勵人發展的長效機制。五是推進和諧組織建設,講團結、講正氣、講誠信、講奉獻、講協作,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表率作用。

資源利用

如皋市林梓鎮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推進落實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一是強勢宣傳。召開鎮村幹部會、廣播大會宣傳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林梓鎮統一製作宣傳標語和宣傳錄音分發各村宣傳,各村將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納入新的村規民約,並修定成冊由督查員傳送到村民手中。二是示範引導。鎮召開現場會,組織乾群參觀秸稈切碎填田、雙鏵犁翻耕還田、秸稈收購點和秸稈堆積腐化綜合利用現場。三是加強督查。鎮成立了鎮長任組長的秸稈綜合利用領導組和紀檢書記任組長的專項督查組,每村明確一名村幹部具體負責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每個村民小組落實一名督查員,從5月20日開始實施片包村、村包組、組包戶的督查。四是嚴格獎懲。鎮政府對無露天焚燒、無公路打穀曬場、無堆放秸稈的村居給予獎勵,並從村幹部崗位責任制拿出50分進行考核。對購買秸稈還田機械的機手給予購機補貼,對實施秸稈還田的農戶按面積給予補貼,對焚燒秸稈的農民進行經濟處罰。

地方特產

清雍正十年(1732),由林梓費氏老萬和茶食店創製。他以當年生產的優質糯米和粳米,舂成米粉,配以綿白糖、金桂花、著色瓜條絲、松仁等,用菏葉墊底,製成直徑1市尺,厚1寸5分的圓形糕坯,精工刀切,從表面向下橫切62道,再斜切16道,深6分至1寸,攏蒸而成。成品出籠,糕面上蓋上6個紅色圓戳。此時,菏葉的清香,桂花的馥郁,沁人心脾。趁剛出籠或者復蒸剛出鍋,表面潮氣未盡時食用,方顯最佳口感,故名潮糕。起彈性如海棉,酥鬆不散,粘不沾手,甜而不膩,柔潤爽口,風味純正。林梓潮糕,四季有售,既是可口的點心,又是饋贈親友的上乘禮品。林梓潮糕創製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為江蘇特產、蘇北名點,名傾大江南北。

已成歷史

2013年3月20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林梓鎮、白蒲鎮,將原林梓鎮、白蒲鎮所轄區域合併,設立新的白蒲鎮,鎮政府駐原白蒲鎮松楊社區蒲盛路1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