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蕩識忠臣

比喻危急動亂中能識別忠貞。《板》、《盪》是《詩經·大雅》中的兩篇。舊說《板》、《盪》二詩皆諷刺周厲王無道。《毛詩·大雅·板序》:“《板》,凡伯刺厲王也。”《毛詩·大雅·盪序》:“《盪》,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厲王無道,天下蕩蕩,無綱紀文章,故作是詩也。”後以此二詩篇名借代政局混亂,社會動盪。唐·李世民《賜蕭禹(瑀)》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後漢演義》第六十三回:“見危授命,大義凜然,雖死且不朽矣!語云:‘板蕩識忠臣!’信然!”

宋公 宋公

賜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

近義詞

烈火見真金 路遙知馬力

注釋:

①蕭瑀:字時文,隋朝將領,被李世民俘後歸唐,封宋國公。

②疾風:大而急的風。

③勁草:強勁有力的草。

④板蕩:動亂之世。

⑤勇夫:有膽量的人。

⑥智者:有見識的人。

寫作背景: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謀殺害李世民未成,又向李淵誣陷李世民。李淵聽信後,打 算懲處李世民。在蕭瑀的據理力勸下,才打消了懲處他的念頭。不久後,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了李建成 和李元吉。李淵在蕭瑀的勸解下,才把政權交給了李世民。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蕭瑀為宰相。但由於 蕭瑀性情剛直,與房玄齡、魏徵等大臣合不來,李世民便把蕭瑀改任太子太傅。蕭瑀毫無怨言,來到東宮任 職,輔導太子十分盡職,李世民對他對太子的教導十分滿意,於貞觀九年(653),封蕭瑀為“特進”,參預政 事,並贈此詩給他,還說:“卿之忠直,古人不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