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硯

松花硯

松花硯是由松花石加工成的用於研磨墨塊成汁液,書寫或繪畫所用的文房用品。用於加工松花硯的松花石,最早發掘於長白山區安圖縣兩江鎮砥石山的江沿的甩灣處,這裡是松花江的中段部分,山高嶺俊,水急溝深,林海茂密、樹木叢生。五月時節,長白山松林中黃綠色的松花開放,給初春的長白山帶來了勃勃的生機,而這種石頭的色澤和松花顏色一樣,故人們把它叫做松花石,(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以松花石雕制的硯台就叫松花硯。

松花硯是由松花石加工成的用於研磨墨塊成汁液,書寫或繪畫所用的文房用品。
用於加工松花硯的松花石,最早發掘於長白山區安圖縣兩江鎮砥石山的江沿的甩灣處,這裡是松花江的中段部分,山高嶺俊,水急溝深,林海茂密、樹木叢生。五月時節,長白山松林中黃綠色的松花開放,給初春的長白山帶來了勃勃的生機,而這種石頭的色澤和松花顏色一樣,故人們把它叫做松花石,(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以松花石雕制的硯台就叫松花硯。

一、松花硯的起源

實際上松花石的套用歷史可追溯到很遠的時代。古時,人們的鬍子和頭髮是用剃頭刀刮掉的,而能把剃頭刀磨的飛快的石頭就是松花石。到了滿清八騎起事,進犯邊關,馬踏中原,彎刀逐月,用的磨刀石就是松花石。生活在長白山區的各族先民們,在渾江江岸、通化的山凹中陸續發現了多處松花石的礦床,當時開採的主要目的就是用做磨刀石,流傳各地,而並非是專門用於雕制硯台所用,這就是這些地區老坑的數量很多的緣故。
用松花石制硯始於明代末年,推重於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對松花石硯都十分欣賞,康熙帝還封它為“御硯”,一直專供宮廷使用。用松花石加工成松花硯,最早出現在明朝中期,但存世量很少。到了滿清入關問鼎天下,松花硯因其特殊的歷史淵源得以青睞,成為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但正是由於皇家的專寵,而沒有能夠把這一上品的硯石發展起,來成為民間普及的文房用具。
長白山是滿清的發祥地,被皇家封為禁區,禁止開采漁獵。松花石只能由皇宮的“造辦處”單獨進入山區採集石料,運回宮中研製成硯,做為御用專品,少量的也用於賞賜給有功的臣子。康乾時期制硯八十餘方,以後各代陸續研製了八十餘方,目前存世的皇宮御硯有八十餘方,都存於故宮兩院,以台北居多。
公元14至19世紀,吉林省是東北地區最重要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在清朝、民國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會級別的城市,那時路上的交通運輸還不發達,吉林市江邊的船廠就是聯結是東北三省的重要交通樞紐,四通八達的松花江水系,春放排,夏秋行船,冬走爬犁,一年四季不間斷,把東北大量的的物資輸送轉運,繁忙異常。
滿清發源於長白山山麓北坡,而吉林市區域是他的重要活動場所,也是軍事重鎮,早年大量屯兵。後清朝幾代先帝拜祭先祖,都要到此屯住。
康熙皇帝來長白山祭奠先祖的時候就作過詩篇。

松花江放船歌
康熙
松花江,江水清。夜來雨過春濤生,流花疊錦銹縠明。
彩帆畫鷁隨風輕,簫韶小奏中流鳴,蒼岩翠壁兩岸橫。
浮雲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龍驚,連檣接艦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精銳,旌旄映水翻朱纓,我來問俗非觀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衝波行,雲霞萬里開澄泓
兩江鎮的松花石就是在這期間,由專司衙門以毛氈包裹硯材,用騾車拉運到北京故宮造辦處,被帶進宮中加工成硯台供皇帝御用的。清朝皇帝之所以推崇松花硯,把它列入四大硯之列,一方面是關東家鄉物品的固有情節,使它關懷備至,另更是松花硯的硯質和色澤都是上乘的緣故。這段史實在《西清硯譜》中,有過詳細的記載。
康熙帝御製松花石硯雙鳳硯識語:“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
乾隆帝稱讚它:“松花王,色淨綠,細膩溫潤,可中硯材,發墨與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認為松花石硯完全可與名硯之冠端硯媲美。 而《格致鏡源》一書云:“松花石硯溫潤如玉,紂綠無瑕,質堅而細,色嫩而純,滑不拒墨,澀不滯筆,能使松煙浮艷,毫款增輝。昔人所稱硯之神妙無不兼備,詢足超軼千古。”
在中國的歷史上,硯台做為文化用品,還沒有那幾個皇帝如此的鐘情於它,並把它做為御用物品。清朝是中國歷史中的重要朝代,雖然滿清是少數民族,但他入主中原後,接受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思想並加以推崇,穩固了國家的基本完整,推動了歷史的發展。誰也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割裂和排斥這一朝代,沒有了清朝,中國的歷史就要斷代,同樣,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優秀文化遺產我們也必須接受和發揚,使它傳承於後世。
安圖兩江鎮是松花硯的發祥地,通化是松花硯的發掘地,白山市是松花硯的興盛地
通化:被中國文房四寶學會命名為“中國鬆化硯之鄉”。
白山:中國松花石之鄉;中國觀賞石協會命名為“中國觀賞石之鄉”。
北韓亦有古松花硯出現,朝鮮族朋友叫它們為“海州硯”,其圖飾和今天的韓國錢幣圖形近似,而韓國錢幣的圖式又是借鑑於中國唐朝的窗欞花紋創作,這一硯史有待進一步考證。

二、松花石的成因

松花石是數億年前海相運動過程中海底的淤積細泥,經過沉積、覆蓋、壓制等物理過程形成的堅硬的沉積型微晶石灰岩。其基本的礦物質成分是:方解石、石英、雲母、黏土以及少量的金屬礦物質等。由於區域範圍內地質因素的影響,以及海洋生物腐化後殘留礦物中金屬離子呈色色素的優劣,導致了小範圍內石質呈現出不同的品色。

一般說來,黃色松花石中二價鐵離子的含量較高,而紅色松花石中三價鐵的含量就很豐富;而紫色松花石中錳鐵的含量就較突出;綠色松花石中鉻、銅的元素就偏高。發灰的松花石是高嶺土和滑石含量比例大,而發黑的松花石則是硫鐵礦物質的混雜。更由於海底有洋流現象,就帶動了黏稠的海泥運動,成疊布形式覆蓋到原來的海床上,形成松花石的多色帶型,這類松花石以紫袍綠帶表現的比較突出。
由於地殼的運動,太平洋板塊插入亞洲板塊之下,使的交匯邊緣抬升,海底變成了陸地或山巒,松花石的礦床就在這些區域顯露出來。
主要礦產資源分布在東北的長白山區,尤以通化、白山、延邊地區的品色優良,蘊藏量大,可持續開採。遼寧的本溪地區,安徽有些地區也有類似的海相沉積岩礦藏,但質地較粗糙。

三、松花石的色澤

松花石的色澤主要有純色色系、共生色系、伴生色系三種色系形式。

一、純色色系:

松花石的主要純色色系是綠色色系、青色色系、黃色色系、褐色色系、紫色色系。而紅色色系、白色色系、黑色色系等屬於稀有色系。

二、共生色系:

共生色系主要有:黃綠色、紫綠色、紅黃色二色系,紫黃綠三色系及多色系。

三、伴生色系:

伴生色系是由於泥漿沉積過程中夾雜著較大顆粒的重晶石物質、玉石物質、石英岩物質等而形成的特殊的石品,如:夾雜著重晶石形成的星月類,鑲嵌有條紋水晶體的冰紋類,還有泥漿凸冒時形成的石眼等。

四、精品色系:

在松花石的色澤中,以楊黃綠色為上品,栗黃色為精品,楓紅色為孤品,而白色、黑色亦以色澤純正、冷漠為稀品。當然多色系列,伴色系列裡只要和諧、鮮明亦是上好的材料。

四、松花石的石質

一、 石質:

松花石是由海相泥質構成,它的細膩程度是劃分石質品級的標準,可分為腖質石品、玉質石品、沙質石品、石質石品四類:

1.腖質石品:

微粒狀結構,顆粒度在小於0.1MM,肉眼似乎感覺有顆粒度存在,但難以辨別形態。

2.玉質石品:

細粒狀結構,顆粒度大於等於0.1,小於0.2MM,肉眼可微看到顆粒度存在,能隱約分辨出邊緣。

3.沙質石品:

中粒狀結構,顆粒度在大於等於0.2,小於0.5MM,肉眼明顯看到顆粒度,能分清顆粒的排列方式。

4.石質石品:

粗粒狀結構,顆粒度大於等於0.5MM以上,含顯著的沙性物質,質地堅硬。

二、硬度:

松花石石質的密度是判別石質優劣的標準,太硬和太軟都不好。太硬,研墨滑塘,不起沙,不下墨;太軟,澀固墨塊,墨汁粗俗,不光亮,而松花石的密度,直接影響到石質的硬度。松花石的摩氏硬度在3.0~4.5之間。以摩氏理想的密度是在3.50--4.00G/CM立方之間,研磨出的墨品質最油亮。
這一密度感官判斷石質及硯品優劣的標準是:
1.敲擊堅木聲為上品:堅木者,堅實縝密,質地均勻,軟硬得當;
摩氏硬度:大於等於3.50G/CM立方,小於等於4.00G/CM立方。
2.敲擊金屬聲為中品:金屬者,剛強硬朗,難動刀斧,不著墨沙;
摩氏硬度:大於4.00G/CM立方,小於等於4.50C/CM立方。
3.敲擊瓦缶聲為下品:瓦缶者,質地炱軟,內含傷裂,下墨溏瀉。
摩氏硬度:大於等於3.00G/CM立方,小於3.50G/CM立方。

五、松花石主要產地及其坑口

通化境內:通化縣 -- 仙人洞、獨石坑、湖上坑。
白山境內:江源縣 -- 庫倉坡、珍珠崖、古峽坑。
延邊境內:兩江鎮 -- 砥石山
在漫長的渾江、松花江流域的江畔亦有山洪沖刷下來的石塊,經歷了多年的冰霜雨雪、嚴寒酷暑的洗滌,保留了緻密的精華品色,具有了天然的皮層,亦是上等琢硯的好材料。

《 詠松花石》

揚眉
默默掩泥土,
萬年情未了,
縱是含春春不曉,
落淚潤花草.
一日君采攜,
刀鏟斧又鑿,
剝去瘡疾女兒矯,
萬世留芳韶.

六、松花石各坑口石品的特點

1.仙人洞:

綠色系列,紫色系列以及其伴生系列。
綠色中以深綠為主,有少量的蘭綠色;紫色以葡萄紫為主;伴生系列是紫綠色,俗稱紫袍綠帶。質地細膩,下沙快。

2.獨石坑:

主要是綠色系列。
有油青綠,菠菜綠、楊黃綠,鵝黃綠、灰皮綠等。有變化的紋理如騰雲駕霧,氣象萬千。質地柔軟,發沙細膩。

3.湖上坑:

綠色系列,黃色系列,稀有色系列。
主要是淺綠的色澤,如楊黃綠、鸚哥綠、豆青綠、瓜皮綠;土黃,栗黃,明黃;尚有稀有白色色系出現。石質適中,下沙快,發沙好,出墨油亮。

4.庫倉坡:

青色系列為主。
有瓜皮青、江水青、蛋白青等。石質細膩,溫潤恬靜,紋理分明。發沙性能好。

5.珍珠崖:

青色、褐色系列為主。
褐色系列裡有赭石色,栗子色、黑褐色等,常有膽石出現。石質堅硬,滑墨塘,起墨慢。

6.古峽坑:

紫色色係為主,尚有褐色系列出現。
紫色中有葡萄紫、羅蘭紫、藕粉紫並伴有紫綠相間的春帶彩,以及多色的福祿壽。褐色色系裡有栗子色,熟鍺色等。石質較軟,易雕刻,發墨。

7.兩江鎮:

綠色色系,楊黃色系,青色色係為主。
多為菠菜綠、灰皮綠,瓜皮青等。原來的老坑已經發掘採集了很久,楊黃的材料被挖掘枯竭,現在的新坑石質含沙量大,多呈現板石狀,可雕刻觀賞工藝品,多數呈碎石小塊。

8.江撈石

漫長的松花江水系裡可採擷到江撈石。
其特點不一,多皮層,質地堅硬、細膩,可雕琢成隨型硯品,多出奇品。

七、松花硯品的特色

松花硯色系豐富,變化多端,是其它硯品無可企及的。在現有的四大石質名硯中,端硯是老者,歙硯是婆婆,紅絲硯是皇后,而松花硯是王子。
松花硯以綠色為主,尚有其它色系,青春靚麗,健康活潑,具有無限向上的朝氣。石質系海泥沉積而成,含細微的石英質物質,起沙快、發沙細、落墨光滑油亮。石質沉穩,內蘊含蓄,粘露凝結,不固不澀是硯石中的上品。
 《知音》
 揚 眉
引子:世上玩石高手,每每以淨水潑石,當看到哪塊石頭上流下的水呈淚花狀時,就知道這塊頑石中含有美玉了。

頑石若落淚,
當有玉含芯,
棲於幽谷情未了,
風雨掩萱草。
一日與君緣,
去璞現芳韶,
琢得沉魚落雁容,
伴君到天老。

書畫家在研磨墨塊時,既是思考的過程,又是構思的過程。畫竹先要成竹在胸,這樣才能一氣呵成,運筆出神韻。那些倒出墨汁在海碗裡,粘筆就書畫的人,都是牆上的蘆葦,山間的竹筍,不足為法
松花硯有幾大特點:(一)、含蓄內斂,不張不揚。

松花石系海相沉積硯,千萬年在低溫海水的作用下,溫潤含蓄,不燥不澀,平和淡雅,能吸附空氣中的水分。以手覆蓋硯面,一會功夫抬起手來,就會發現硯面凝結著一層的水汽。這種奇特的現象,尤其在水霧濃重的煙雨江南地區表現的尤為突出。松花硯置案台之上,墨汁凝塘,久日不乾,提筆舔墨,光亮如初。

(二)、穩健務實,功業顯著。

松花硯質的系海泥沉積而成,細膩潤滑,並含有豐富細微的石英類物質,起到骨架作用。石英類物質結理透徹,斷茬鋒利,墨塊研磨上去起沙快、發沙細、落墨光滑油亮。這一點是其它任何火山岩漿凝結的石料板材和砂質擠壓板材所研製的硯台,以及人工滔洗出泥漿燒制的所得的陶硯不能匹敵的。

(三)、青春靚麗,朝氣活潑。

松花硯色系豐富,色彩眾多,是現有硯系中最豐富的,尤其以健康向上,具有青春朝氣的綠色為主,給人以蓬勃的生機。純色色系有綠色色系、青色色系、黃色色系、褐色色系、紫色色系。尚有黑色色系、紅色色系、白色色系等稀有色澤;其共生色系主要有:黃綠色、紫綠色,紫黃綠等二色系、三色系及多色系;伴生色系有夾雜著重晶石的星月類,鑲嵌有水晶體的冰紋類,夾攜泥漿的眼核類等。

八、松花硯的鑑賞原則

松花硯的鑑別要本著石質,石色,石意三個方面來綜合評定:

1.石質:

這是松花石的內在本質。顆粒度的越細小的,質地越緻密,研磨出來的墨也就越細,墨的光感也就越強烈;反之墨質粗糙,色澤暗淡。以指叩硯,敲擊堅木聲為上品,敲擊金屬聲為中品,敲擊瓦缶聲為下品。 
好的硯石結構堅實,質地細膩,手感涼爽,撫摸略有滑澀的感覺。表現在以手掌扣硯面,一分鐘後,硯面就有水滴凝聚,翻開手掌水霧轉瞬既飛散。

2.石色:

這是松花石的外在表象。紅楓色是孤品、栗黃色是精品,楊黃綠色為上品,白色、黑色是稀品,這些都在收藏家手中,愛硯人一般絕不會輕易出手。市面最多的是青灰色和雜花色的松花硯,這是一般的硯色,上品的菠菜綠色還有一定數量面世。
綠色是松花硯中的上品色,講究色澤均勻,潤亮和諧,按照綠的濃艷程度,可以依次劃分為:翡翠綠、蘋果綠、楊黃綠、菠菜綠、青灰綠、淡灰綠、暗灰綠七個綠色級別。前面三種綠色是絕好的硯色,為廣大收藏家喜愛。

3.石意:

即是松花硯的藝術表現形式。硯台是文房用品,是文人雅士,丹青墨手用於研磨墨塊的工具,而在使用這一工具時,可以觀賞和把玩到它所附載的藝術形式,喜悅自己的心身,怡悅自己的情感。所以,一塊有品位的硯台,一定要把深邃的藝術表現形式凝縮在方寸之中,寄託著雕刻者、使用者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的品位。而這一藝術表現形式就是石意,它的深淺,濃淡也直接影響到意境體現的厚薄。更直接影響到松花硯台的整體商品價格。

九、 按照松花硯的製做方法和品位

按照使用工具的性能劃分有以下三種:

1.機械產品:

以機械加工,可批量生產的松花硯產品。

這類松花硯以機械加工,把電腦繪製好的圖案輸入雕刻機中,按照程式可以批量加工成圖案相同的,數量眾多的工廠化產品。2.半手工工藝品:

以機械加工為主,輔助雕刻機雕刻的工藝品。
用角抹機等機械全方位處理硯台整體,再用雕刻機手工雕琢硯台的圖案、圖飾的數量單一的工藝品。

3.純手工的藝術品:

以機械簡單處理表面泥漿、皮層,而用手工篆刻,雕琢的藝術品。
只用機械簡單處理表面,而用手工以雕刀篆刻出線條明晰,人物生動,景色獨特的硯台,盡最大程度保留原始的石質皮層,只在關鍵部位開光露臉,憑藉自然功力和人文點化出現神奇效果的藝術品。

十、現代松花硯的風格

松花硯的風格以從原來宮廷定性畫本和尺度,定型加工,走向了自由發展階段,經過多年的探索和整合,現在基本形成了仿製宮廷風格、關東大氣風格、江南婉約風格、自然隨型風格。

1.傳統宮廷畫稿的仿製宮廷風格:

這是依據故宮兩院收藏的宮廷松花硯的版本高仿複製而成的,

它保留了傳統御硯的所有風格,但在刀法和刻工及色澤上有差異。原始的宮廷御硯選料十分苛刻,以楊黃綠為選定標準,雕琢時都採用原始的手工製作工藝,講究刀法的穩健、流暢。
現代製品則選料普遍,追求數量;複製品,都是以機械加工琢磨而成,有其型而乏其味,難步古法。2.高浮雕民俗形式的關東大氣風格:

吉林省原來並未有硯台加工企業,更沒有傳統的手工作坊加以穿承。八十年代初的通化工藝品廠出品的硯台,也只是借鑑了民間個人收藏雜硯加以仿製,沒有自己的風格。後期,為開發這一文化產業,通化,延邊地區的生產廠家,聘請了河北的制硯師傅來廠指導硯台生產,他們的到來,也把燕趙渾厚、大氣的風格帶來,加上關東人的豪放秉性的影響,形成了早期的高浮雕形式的大氣的燕趙風格。

這一類的硯台,大多受京華風俗的影響,表現題材以盤龍舞鳳,喜鵲報春、福祿壽喜財等祝福類題材,有著普遍的民眾基礎。3.小橋流水細柳深潭的江南婉約風格:

隨著松花硯在台灣和東南亞的推廣和普及,江南柔細的婉約風格也套用到松花硯的雕刻中。一些有繪畫基礎的雕刻師,開始嘗試把古典詩詞所描寫的場景,套用到松花硯的雕刻之中,表現出硯中有畫、畫中有景,景中有情,情里賦詩的江南婉約風格。實際上,硯台作為文坊四寶中最能賦予思想情感的物品,是需要它不僅有實用性能,更需要它具有藝術的審美情趣,這才更能體現出文人的內涵和修養。

這一題材的發掘,正符合歷史和今後松花硯發展的需要,也是今後應在松花硯雕刻者中大力提倡和引導的。4.保留皮層少動刀斧的自然隨型風格:

玉石的把玩品講究自然、隨型,在雕琢過程中儘可能多的保留原有的風化皮層。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喜愛玉石人事的介入,也將和田玉的把玩理念輸入到松花硯的雕刻之中。人們領悟到,松花石天然風化的皮層,是最完美的大自然產物,是任何工匠也雕琢模仿不了的。所以在得到好的硯料後,一些藝術修養達到高深境界的雕刻師,就要在能保證突出創作意圖的,表現創作思想的情況下,儘量保留原始的風化皮層和肌理,形成了自然隨型的風格。
這是文人雅士所嚮往的最高境界,放蕩形骸,寄情自然山水,以不動現萬動,以少動達多動。這就要求雕刻師傅不僅要練好手中的活,更要修煉好心中的活。“功夫在功夫之外”,這功夫外的功夫,就是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廣泛地涉獵和雕刻有關的行業和領域裡的知識和文化,啟迪自己的思維空間的廣度和深度。特別要加強對中國古典詩詞的品讀,理解、融會古典詩詞里所包含的意境,把詩人所描繪出的空間圖畫,轉變到實景上面來,創作出融詩情畫意,更賦予深刻內涵的藝術品來。

十一、松花硯的雕琢要領

現在松花硯的雕刻有個不良的傾向,就是雕刻的方向趨於玉雕的加工方法,把松花硯製作成了玉雕件,拋棄了硯台研磨墨塊的功能。給研磨的空間很小,而不厭其煩地在繁文縟節上下功夫,這是松花硯發展過程中的誤區。硯台,必須保持硯在研磨過程中的實用性,違背了這一點,就只能把這類東西化分到石雕件了面去了,而在石雕件裡面,松花石的商品價值並沒有普通玉石貴,這就會造成整體商品的低價位拋售,給松花硯的發展帶來不良的後果。

在硯台的設計上,要保證硯塘的比例度占七成左右,這樣一能體現出硯台的實用性,二能在審美視覺上舒服。而且要講究深淺硯塘的搭配在一比四的比例度,便於硯出的墨汁收攏。周圍的花草樹木以及景色人物是起烘托作用,不要喧賓奪主,更切忌把松花硯作為擺設的玉件來雕制。
現代的硯台既是文房用品,又是工藝品。但它首先是研磨的工具,其次才是這種工具的藝術修飾。所以硯的主體性必須保持在七分以上,不能過度地強調它的修飾,畢竟硯石不是玉,不能把硯台當玉來雕琢。過度的雕琢會失去硯台的本性,弄的不倫不類,更失去了它的收藏價值。
一塊上品的松花硯石上手,要多動腦,少動刀。先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結構,色澤變化,不要先急著把它磨平磨光,做成成品硯料。高手雕硯講究“看三月,思倆月,做一月”。先要看看所要雕琢的松花石料能不能在自己手中妙筆生花,再仔細思索研究它兩個月,然後用一個月的時間雕琢,用寥寥幾刀就出山現水,畫龍點睛,這才是雕刻藝術所達到的最高藝術境界。
《松花硯琢硯要法》
 揚眉
其一
去璞留皮自然邊,少動多靜若悟禪,

兩山一景七分水,池闊塘深晚渡船。
其二
天高地迥群巒寬,江清水闊柳如煙,
壚邊曉月添春色,冰綃佳人把琴彈。
其三
俏色琢出玉容顏,繁星若雪梅花丹,
紫袍綠帶衣邊鎖,金絲銀線手中穿。

十二、松花硯權威鑑定結果

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長郭海棠女士鑒評道:
“發墨益毫、滑不拒墨、澀不滯筆、貯墨不固”。
中國書法協會主席舒同題詞:“松花江石硯與端硯齊輝”。
著名書法家趙朴初寫詩讚美它:“色欺洮石風漪綠,神奇松花江水寒”。
文物鑑賞家傅大鹵稱頌它:“洮河無此潤,端溪無此堅”。

十三、松花硯的挖掘和開發

松硯石在清朝末年,因百年戰爭的緣故銷聲匿跡,失傳已多年。1979年通化發現舊礦,使這一瑰寶重放異彩,不斷推出新品種。
通化工藝美術廠是最早發掘和開發松花硯這一文化遺產的。原吉林省通化市工藝美術廠技術開發小組最先介入,一九七九年,現代第一方松花硯雕刻者劉祖林雕刻出第一方松花硯。以後該廠又雕刻了二十餘方松花硯進京,得到了當時眾多書法大家的認可和讚譽。進入兩千年,白山地區依據當地豐富的資源優勢,先期發展了松花奇石的產業,後期重點挖掘了松花硯的生產和加工,使它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
2009年,在松花硯的生產和加工已成普及的情況下,吉林省地礦局整合了資源和人力優勢,成立了“長白山松花石研究會”。並分別在白山,通化,延邊建立了省屬分支機構,現在白山市現有省級會員80人,通化市50人,延邊50人。以此為骨幹的市級會員有1000餘人,廣大開採,加工,包裝,銷售人員有上萬人,已經形成吉林省文化產業中最有實力和前景的經濟實體。

十四、和松花硯緊密相連的相關產品的開發

由於松花石和玉石一樣具有可加工性,所以用松花石可以加工成筆洗、硯滴、筆筒,印合、鎮紙,筆架等,這是松花硯的配套產品,它的市場需求量也是很大的。因為既然喜歡松花硯,人們也就會對它的配套物品也感興趣,這是收藏家的天性,開發好這類產品,對豐富松花石加工行業的品種和項目,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會有實際的商品效應。
實際上板石料的松花石,還可以開發出茶桌、茶台、茶壺,茶盅等茶文化用品,這是個新型項目,它的市場有著中國悠久的茶文化做載體,市場前景也是很巨大的。

十五、讚頌松花硯的詩文

--趙撲初
色欺洮石風漪綠,神奪松花江水寒,
重見雲天供割踏,會看墨海壯波瀾。
--啟功
鴨頭春水濃於染,柏葉貞珉翠更寒,
相映朱坤山色好,千秋常盪硯池瀾。
--揚眉
悠悠天地久,淒淒歲月惆,
往事如煙墨,都付一硯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