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狒狒

東非狒狒

東非狒狒(學名:):亦稱橄欖狒狒,是因為它的外表看起來很類似橄欖色。它的另一個名字,阿努比斯狒狒則是來自埃及的神——阿努比斯,它的頭部從側面看上去就像是阿努比斯的真實寫照。具有高度的性別二態性。雄性體重約25千克,雌性約14千克,雄性頭體長760毫米,尾部長560毫米;雌性小,頭體長600毫米,尾長480。雄性有較大的犬齒,而雌性的牙齒要小得多。毛色的特點是暗橄欖灰色,毛髮的整體顏色由黃色、棕色至黑色交替。雄性具有大片鬃毛。 是日行性動物,群居,每群的大小通常為30-60隻,族群由多雄多雌組成,主要棲息於熱帶稀樹草原、草地、開闊的林地、石礫山地等區域。雜食性動物,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各種植物的葉子、果實、根莖、樹皮、樹的汁液,也吃蠍子、爬行動物、鳥卵、鳥類、野兔和小羚羊等。是最廣泛分布的狒狒,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周邊的南部非洲國家。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東非狒狒 東非狒狒

東非狒狒的大小及毛皮具有高度的性別二態性。雄性體重約25千克,雌性約14千克,平均大小隨地理分布有差異。雄性平均頭體長760毫米,尾部長560毫米;雌性小,平均頭體長600毫米,尾長480。雄性有較大的犬齒,而雌性的牙齒要小得多。毛色的特點是暗橄欖灰色,毛髮的整體顏色由黃色、棕色至黑色交替。雄性具有大片鬃毛,主要分布在身體的前部,頸部及肩膀部份毛較長,並向後分級成較短的體毛,亦較強壯。雌性沒有鬃毛。 兩性的臉頰都有類似老繭的粗糙皮膚,暗灰色至黑色,無毛。口鼻部延長似狗,臀部裸露的面積其他狒狒小得多。鼻孔朝前,頭頂部平坦,可以和頭頂部有突出的頂部的狒狒區分。尾巴的根基部分有一小段直立,而其他部分自然下垂,形成倒U形,外觀貌似尾巴斷了。該物種初生時皮毛是黑色的,但在約6個月的年齡時替換為典型的橄欖灰色。

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齒長而尖,具頰囊;體型粗壯,4肢等長,短而粗,適應於地面活動;臀部有色彩鮮艷的胼胝;毛綠褐,一般尾部毛色較深;毛粗糙,顏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顏面周圍、頸部、肩部有長毛,雌性則較短。雄性頭骨和鼻翼兩側有重脊骨,稜角分明,臉上有很高的隆起線,臼齒大,有32顆牙齒。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熱帶稀樹草原、草地、開闊的林地、石礫山地等區域。

生活習性

集群

東非狒狒是日行性動物,群居,每群的大小通常為30-60隻,族群由多雄多雌組成,任一雄性都有與任一雌性交配的可能性。這就導致了雄性之間的激烈競爭,雄性經常因交配權發現打鬥。東非狒狒藉由打架來決定彼此的階級,只有高階的雄狒狒才能與發情中的雌狒狒交配。這些社會性的動物,還有一些影響雄性交配成功的其他因素。比如,雄性之間可能顛覆正常的優勢等級而組成聯盟。兩個雄性聯手一起,作為一個聯盟,這些雄性可能會固定得到雌性的交配而獲得成功。這樣的聯盟是相互的,通常老年雄性在非常熟悉的群族中,通過相互之間的權屬溝通而達到目的。

活動

一般白天在地面上活動,善於攀登山岩,還具有爬樹的本領。它們是營社會性生活的動物,喜歡群居,有時結成數百隻的大群,每群都是由若干個家族聯合而成。如果食物來源充足,大群會自動分解,組成一些穩定的小群。每一個家族由群體中身體最強壯,個頭最魁梧,毛色也最漂亮的富有經驗的雄獸擔任首領,特別是雄獸犬齒的大小與尖利程度,是能否擔任首領的重要標準,家族中的其他成員包括若干只地位較低的未成年雄獸以及若干只雌獸和幼仔。首領的地位來之不易,也不是終身制,一旦群體中出現更為精明強健的雄獸,就要對首領的地位發起挑戰,經過搏鬥,勝者才能繼續擔當首領。

等級

在狒狒群體中,社群等級序位十分嚴明,這是自然界弱肉強食的生存競爭所造成的。為了避免群體內不必要的自相殘殺和爭鬥,統一禦敵和保證對後代的順利生長發育,群體中的成員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各具特徵的等級心理。每個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由它的能力、魅力、大小、強弱、性別、年齡等因素所決定,社群中的成員平時和睦相處,生活上同甘共苦,但分工也很明確。首領在群體中的地位至高無上,整個社群都要聽從它的指揮。它可以對群體中的成員發號施令,優先取食,隨意占有發情的雌獸,甚至調節和裁決成員之間的糾紛等。只要它低吼一聲,其他成員立即俯首聽命;其他成員從首領身邊經過時,要表現出順從的樣子,違者要受到嚴厲的懲罰;休息和吃飯的時候,首領要坐在中間位置等等。生育不久的雌獸和它的幼仔在群體中也有較高的地位,在行動和取食等方面都有受到特別的照顧和保護。即使在嬉鬧的時候,身邊帶有幼仔的雌獸也不會受到其他成員的攻擊。群體行進時,往往是首領在前面帶隊,雌獸和年青的雄獸跟在後面,帶著幼仔的雌獸夾在中間,最後由其他較為強壯的雄獸殿後。每個群體都占有一塊地域很大的領地,並在領地中往來週遊,每天大多沿著一條固定的路線出去活動、覓食和飲水,晚上回到固定的樹林中棲息。 狒狒性情粗野,常打群架,如果在領地中遇到來犯者,首領往往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其他成員緊隨其後,個個都像是兇猛頑強的士兵,一齊高聲吼叫著,向來犯者投擲石塊,或用銳利的犬齒去撕咬。

食性

雜食性動物,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各種植物的葉子、果實、根莖、樹皮、樹的汁液,以及蝗蟲、白蟻、螞蟻等許多昆蟲及幼蟲,都是它愛吃的食物,其他動物性食物如蠍子、爬行動物、鳥卵等也都可以充飢,甚至捕食鳥類、野兔和小羚羊等。主要食植物之各部位,以取食方便、供應充足為主要的考量因素。另外亦吃麵包、猴飼料、香蕉、胡蘿蔔、地瓜、玉蜀黍、番石榴、蕃茄等農作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貝寧、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 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加納、幾內亞、肯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獅子山、索馬里、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

繁殖方式

東非狒狒雌性在發情期前一般有15-20天的預交配期,在這期間它們可以和多個雄性交配。這種多交配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只是以確保受精和混淆後代,這樣可以幫助減輕雄性的“殺嬰”傾向。 而雌性最終會選擇一個性伴侶,並保持關係和受孕。雌性有長達31-35天的發情周期,每個周期的前三天月經量明顯增大。排卵期間,會陰皮膚會有溶脹,以及有脂族酸的產生,提醒雄性可以交配。 妊娠期持續大約180天,雌性產一仔,重約1068克。新生兒皮毛黑色,可以很容易與其他嬰兒區分。嬰兒在頭幾個月里完全依賴於母親,直到它開始吃固體食物,能夠自己行走。一般幼仔斷奶在出生420天后。哺乳期間雌性會付出極大辛苦,通常會導致在雌性體重下降許多。等級較低或年輕雌性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恢復足夠的體重。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東非狒狒在非洲數量頗多,分布也很廣泛。因為它們會吃農作物,所以當地的農民非常厭惡東非狒狒,常常射殺它們。天敵為獅子、獵豹等棲息於非洲之肉食性動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