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錢湖位於今浙江省寧波市東南15公里處,四周青山環抱,原為天然湖。東錢湖南宋石刻群形態各異,列起陣來頗有兵馬俑的氣勢,因而被譽為石刻群“江南兵馬俑”。
發展
南宋皇陵名曰“攢宮”,建設較為草簡,志在北歸中原。由此,使東錢湖石刻群中的南宋墓道石刻遂成為我國南宋時期規模最大、數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遺存,填補了我國南宋時期美術史、文物考古史、雕刻藝術史的空白。它對於研究南宋漢族文化藝術的繼承發展、墓葬制度、衣冠服飾、雕塑、工藝美術及民俗等都有獨特的價值。於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錢湖石刻群位於煙波浩瀚的鄞縣東錢湖畔深林綠谷之中。已發現有多座墓葬,墓道石刻遍布,堪稱石刻藝術大遺址。其中融古代哲學、美學、生態學等於一爐的石刻藝術精品,當推南宋時期“一門三相”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為最,它包括宋冀國夫人葉氏太君墓道、宋太師越國公史詔墓道、宋太師齊國公史漸墓道、宋衛國忠獻王史彌遠墓道等。這些墓道長50米至數百米不等,現存較為完整。其墓道選址運用堪輿學原理,依山臨水,兩旁按王公禮制,從下而上一般有神道坊、石筍、石鼓、石羊(石虎)、石馬、武將、文相依次相對而立。石刻造型比例適度,線條流暢、精美傳神;武將戴盔穿甲,雙手握劍,威武肅穆;文相戴冠穿袍,雙手執稟,沉靜含蓄;石馬披鞍系緝,昂首挺立;石虎蹲伏昂首,堅耳睜目。馬鞍等處還飾有纏枝牡丹、海獸波濤等圖案,表達美好意象,使石刻作品達到了寫實風格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統一,為考證史氏顯赫家世和南宋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歷史
中國古代的帝王將相們歷來相信靈魂的存在與不滅,因而對葬身之地特別的看重。墓地的精心挑選,陵墓的傾力打造和豪華奢侈陪葬自不待說,就連墓道往往也要擺放一些富有象徵意義的石刻。興平的漢代霍去病墓石刻、南京的六朝墓道石刻、陝西的唐陵、河南的北宋帝陵、包括最近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北京明十三陵和南京的明孝陵及先前確認的河北的清西陵和東陵,綿綿不絕地延續了二千多年,幾乎中華大地的每個角落都有它們的蹤跡。然南宋時期的石刻卻不多見,在已經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里,屬南宋石刻的僅有杭州岳飛墓道和貴州遵義的楊粲墓道。據史書說,主要是因為南宋的帝王一直夢想有朝一日能夠收復北地,因此死後只在紹興作了“厝葬”,王陵墓道相對簡易。而東錢湖南宋石刻群的數量、規模、乃至規格都要遠遠超過以上兩處,這就更顯稀罕和珍貴。近幾年已經有一些國內外專家絡繹前來考察,普遍認為東錢湖的南宋石刻群雕刻精湛,數量眾多,地域集中,特色鮮明,堪稱南宋時期墓道石刻藝術的代表作。
特點
石刻群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文臣武將的石像了。他們特別高大。岳飛墓道的石刻高為2米,楊粲墓道的石刻高僅為1.5米,而他們高達3.5米,偉岸且挺拔,近處須仰視方可。文臣頭戴峨冠,手捧朝笏,雙目有神,長須飄逸,神情安泰,面容莊嚴,好像胸懷定邦安國的良策去紫禁城面見聖上,恭敬虔誠;又像剛從金鑾殿迎領聖旨歸來,躊躇滿志。武將盔纓高翹,鳳翅迎風,鎧甲鱗鱗,勒帛緊扣,目光如炬,意氣奮發。一個個膀粗腰圓,威風凜凜,像一支即將出征的威武之師。從細處看,文臣衣襟、袍帶、束腰、袖邊,刀法精湛,一絲不苟;武將長劍、甲冑、護腕、戰靴,稜角分明,形態躍如。雖然經歷了800多年的風雨侵蝕,依然給人以逼真的感覺。聯想100多年前,當法國人羅丹以其雕塑《思想者》受到西方人的驚呼時,他們可曾想到,在遙遠的東方古國,有一群名不見經傳的匠人,早就用他們精湛的雕刻技術為世人留下了一大批藝術珍品。
與文臣武將相比,那些石馬顯得嬌小,但雕刻工藝絕對上乘。馬面的筋脈隱約可見,鼻唇微翕,似乎還在喘息;鬃毛分垂,絲絲紋絡清晰可辨。馬鞍更是美不勝收,上面雕滿了各類花紋,有石榴、有仙桂;有海馬躍浪,有鹿鶴同春,還有梅蘭竹菊,不一而足。匠人們似乎要把所有的人間美景都鐫刻其間。我凝視著這些惟妙惟肖、憨態可掬的石馬,忽然滋生出淡淡的悲哀來;華麗而缺強悍,細膩而少豪情,溫順而失霸氣,這樣的馬怎能叱吒風雲、搏殺疆場呢?南宋本是個偏安一隅的朝廷,偏安而不思危,危在旦夕矣。歷史就是這樣演繹的。就在匠人們擎著刻刀精心打造這精美曠世的石馬的同時,北方已然崛起一個強大的民族。他們以馬為基業,視馬若生命。他們的馬有著碎錦裂帛般的嘶叫,有著騰雲駕霧般的馳騁,他們的馬隊被稱為鐵騎,橫掃大半個歐亞大陸,至今提起仍有人悚然。南宋就亡在他們的鐵蹄之下。這是必然的。著名理學家朱熹曾說過,“見微而知著”,從這些石馬身上已可見到南宋滅亡的端倪。
評價
在東錢湖邊留下這些難得的歷史瑰寶,主要功勞應歸屬當年居住在東錢湖邊的史家先人。史浩、史彌遠、史嵩之三代為相,在南宋攏共152年的歷史裡,史家為相達48年,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因了這顯赫的官位和權勢,才有可能在墓道留下這眾多在當時也屬高規格的石刻群。然細想起來,卻也使人感到沉重。南宋是個多災多難的王朝,自宋欽宗靖康2年拱讓中原遷都臨安後,雖換來短暫喘息,卻也一直內憂外患不斷。我們所熟知的愛國詩人、詞人陸游、辛棄疾、文天祥等所處的年代基本與史家三代位居丞相的年代重合。
也就是說,就在詩人義憤填膺,為收復失地而聲淚俱下地吶喊時,史家三代人卻在錢湖邊興致盎然地構建奢華的陵墓和石刻,用家鄉山上粉紅色的梅園石雕刻了一件件華麗而精緻的石像生。陸游“手梟叛賊清舊京”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獻身精神;辛棄疾“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戰鬥豪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命呼喚,竟不能影響和改變史家父子們將修建墓道進行到底的決心,更不消說普通百姓“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哀鳴了。同一個時代的人,處在相同的歷史環境下,其心態和作為卻有多么不同!然而,以今天的眼光看,正因著這些不同,才構成了完整的歷史,才留下這豐富多彩的遺產。800多年過去了,歷史似乎並沒有因為一些人的吶喊和一些人的漠然而改變其行進的軌跡,而是都把他們作為一種文化、一種遺產流傳下來,並且還將繼續流傳下去。這是一個奇特且讓人深思的現象。
回望谷地,漸顯綽約。那裡有文臣,那裡有武將,那裡有戰馬,那裡有猛虎,但那裡沒有聲音,那裡是個寂靜的世界。希圖得到庇護的靈魂早已灰飛煙滅,只有善良和柔順的羊們不倦地跪著。
構成
下水綠野南宋石刻群
冀國夫人葉太君墓道
葉氏(1033—1118),慈谿人,19歲嫁配史簡,25歲夫亡,生遺腹子史詔(史浩祖父)。葉氏性格剛強,立誓守節,後史詔以八行垂訓被朝廷舉薦,家門漸漸興旺,子孫相繼入朝,一舉成為四明望族。享年86歲。葉氏墓初無石刻。南宋時後代增置墓道石刻,包括文臣、武將、站馬、蹲虎、跪羊、石筍等各一對,並壘成小池於墓道西側。在墓西南側建無量壽庵供奉。1935年,史氏後裔餘姚分支修太君墓,重豎墓碑一塊,上書“宋冀國夫人葉氏太君墓”,造“鳥鳴橋”,並立“昭茲來許”碑一方。造像、牌樓毀圮於“文化大革命”期間。1993年,史氏後裔集資捐修石階、圍牆,並從附近遷來南宋石刻虎、羊、筍等近十件。
清史在鼎《冀國夫人葉氏墓》:生前苦節耐時光,漠漠幽魂節更長。春露秋霜六百祀,墓旁猶覺姓名香。
越國公史詔墓道史詔(1057——1129),字升之,冀國公史簡之子,早立志,律身甚嚴而事母極孝。受業於四明名士樓郁,“遇大比,輒引避;……誓終身母子不相離。”“善居鄉里。民有爭鬥,從先生求直,不復訟官。”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設“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八行取士,詔補太學上舍太守,史詔避官,奉母遷居東錢湖大田山而未應命。宣和年間(1119——1125)再詔不赴,宋徽宗書以旌之,賜號“八行高士”,後稱“八行公”,並建“八行堂”紀念之。建炎四年(1130)卒,終年84歲。後追封越國公,危素撰墓誌。史詔墓道石刻是其被追封為越國公後補設的,為南宋早期作品,具有極高史料價值。
宋·史彌大《謁越國公墓》:滿眼松楸護石塋,此來倍覺暗傷情。煙雲深處眠翁仲,俎豆香時薦特牲。一寺迫回溪水曲,萬山青向墓門橫。楊花無限營春思,送我輕舟十里程。官葬河頭西岙石刻今存石虎、石羊各1對,墓主不詳。
黃梅山—大慈寺南宋石刻群
下莊齊國公史漸墓石刻
史漸(1124——1195),字進翁,號東皋,史浩堂弟,史嵩之祖父。幼年喪父,由母王氏撫養成人。40歲入太學。生7子,5人中進士。祖以孫貴,累封贈至太師齊國公。葬於東錢湖上水下莊黃梅山南坡辨利寺後山(今下莊),太常博士葉適撰墓誌。史漸墓前石刻建於南宋紹熙五年(1195)前後,墓道全長170餘米,分三平台,前後兩端各有牌坊1座,牌坊間列置石筍、石虎、石羊、石馬、石武將、石文臣等各1對。
下莊中散大夫史涓墓道石刻
史涓(1120—1202),字澤翁,史浩弟。補承議郎,卒贈中散大夫。墓道現存石像生6尊,包括武將2尊,文臣2尊,石馬1匹,石虎一隻。大
慈山丞相史彌遠墓道石刻
史彌遠(1164——1233),字同叔,史浩第三子。淳熙六年(1179)入官,十四年舉進士。累官至丞相。紹定七年(1234)卒,歸葬於母葬地大慈山,追封衛王,理宗御書神道碑額“公忠翊運定策元勛之碑”。史彌遠墓及墓道構築於南宋紹定六年(1233)前後,規模極為宏大,原長200餘米,享殿前後各一組石像生。盡毀。墓道左首大慈寺,創建於六朝,紹興二十年(1150)重建,史彌遠請為功德寺,時有僧人千餘。南宋時,五位日本高僧得道於此,回國傳法在日本建了大慈寺兩座,尊東錢湖大慈寺為祖庭。
明·屠隆《史彌遠墓》:霜落蒼藤老樹枯,眼看巨石壓重湖。墓前只有山僧住,黃葉青燈照野狐。
清董沛《史彌遠墓》:丞相墓前野草枯,御題碑碣半模糊。不知此地牛眠老,勝似天童嶺上無?慈谿西龍首山石刻今存完整石文臣1件,墓道有石筍殘件,墓主不詳。
寶華寺後山史氏祖塋墓道
史浩入相,宋孝宗詔賜家廟,祀及五世。後罷政回到東錢湖,淳熙十五年(1188),因慨念始祖暨高祖俱無墳墓,於是卜地東錢湖下水之原,營造五穴,俱為衣冠葬。這是史氏家族最早卜葬東錢湖畔的記載。寶華寺在大慈寺邊上,與大慈寺同為史彌遠功德寺。墓道依山勢而築,有石羊、石虎、石馬、文臣、武將各1對,皆以太湖石雕琢,半數已殘。墓前後有石牌坊構件數堆,殘件特徵與史彌遠墓道石牌坊相似,是研究宋《營造法式》的重要實物。
橫街—韓嶺南宋石刻群
橫街采坑丞相史浩墓道石刻
史浩(1106——1194),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歷官三朝,為政一生。紹興五年(1194),卒於里第(生平詳見上編)。嘉泰元年(1201)樹碑,宋寧宗御書“純誠厚德元老之碑”,敕封魏王、越國公。墓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現存文臣、武將、石馬各1對。
橫街七坑墓道石刻墓主不詳。今存文臣、武將、石馬、石虎各1對,一文臣頭部殘。
橫街金夾岙史宇之墓道石刻
史宇之(1216—1293),字子發,史彌遠幼子,紹定六年(133)賜進士出身,累官至兵部尚書、觀文殿學士、正奉大夫。有政聲。墓道今存文臣、武將、石虎各1對。
橫街吉祥安樂山史師仲墓道石刻
史師仲(1082——1124),字希道,史浩之父。累贈太師越國公。墓道基本被破壞,但出土墓志銘一方,銘文為“史氏祖塋,宋累贈太師越國公希道夫君、累贈越國夫人洪太君墓”。
橫街采坑史守之墓道石刻
史守之(1166——1224),字子仁,史彌大之子。從楊簡、袁燮遊學,非其叔史彌遠之作為,中年避勢遠嫌,退居月湖,閉門講學,彌遠畏之。以朝奉大夫致仕。為寧波一大藏書家。墓道有石文臣、石武將、石虎、石馬、石羊,雕刻有神采。
橫街吉祥安樂山零星石刻遺存
橫街吉祥安樂山有水孔潭、石馬弄、燕子窩和采坑四組石刻,均為舊墓道破壞後的散件遺存。體量、風格均相似,為梅園石質。韓
嶺茅嶺史若湛墓道石刻
史若湛(生卒年不詳),字純翁,史漸兄,以子補入太學恩封修職郎。今存石虎、石羊各1對。
東吳南宋石刻群
寶華山兵部尚書史彌堅墓道石刻
史彌堅(1166—1232)字固叔,史浩幼子,為慈湖學派領袖楊簡高足。進士出身,累官至直奉大夫兵部尚書。卒贈資政殿大學士。墓道長30米,寬4米,今存石文臣、石武將、石馬各1對,石羊1隻和兩座牌坊殘件。
明·王應鵬《史彌堅墓》:丞相豐功在史臣,至今人重玉堂親。我來細剔殘碑蘚,拱木陰陰鳥自春。
史彌鞏(1171—1250),字南叔,史漸次子。嘉定十年(1217)進士。官各地均有政聲。召為司封郎中。且避侄史嵩之入相,引嫌乞辭,以直華文閣知婺州。墓毀,今存石虎1對。
世忠寺史榘卿墓道石刻史榘卿(生卒年不詳),字景義,史賓之之子,歷官承務郎、溫州永嘉縣尹。
寶幢南宋石刻群
寶幢省岙鄭國公史彌忠墓道石刻
史彌忠(1161—1244),字良叔,史漸長子,史嵩之父。淳熙十四年(1187)進士。知廬陵、守吉州、提舉福建鹽茶,有政聲。卒贈少師,封鄭國公。墓道現存文臣、武將各1對,石馬3匹,石羊1隻。
育王樓通奉大夫史賓之墓道石刻
史賓之(生卒年不詳),字子西,史彌堅三子。累官至中奉大夫、荊湖北道轉運使,墓毀,有石文臣、石武將、石馬、石虎、石羊各1對,已遷至育王樓賓館內。
福泉山南宋石刻群
福泉山墓道石刻
墓主無考,傳系史彌遠後裔。有石文臣、石武將、石虎、石馬、石羊各1對,其中1文臣殘。雕刻精緻,為東錢湖南宋石刻代表作品。
茶場石刻從福泉山各地搬遷而來,有石羊、石鼓凳、柱礎、馬槽各1對。
忠應廟石刻系從福泉山搬遷而來,墓主無考。有石虎、石羊各4隻,其中2石虎、石羊的底座呈太湖石狀,推斷為同出一墓道。
高錢—青山南宋石刻群
高錢青雷山余天任墓前石刻
余天任(生卒年不詳),南宋理宗嘉熙時宰相余天錫之弟,本昌國(今舟山定海)人,因祖父余滌教授史浩子孫,遂家於鄞。官臨安尹兼戶部侍郎,累官至刑部尚書。墓毀,今存石文臣、石武將、石虎、石馬、石羊各1對。
高錢前夾岙石刻有石文臣1個,墓主不詳。青山岙高閌墓前石刻高閌(生卒年不詳),字抑崇,宋鄞縣人。紹興元年(1131)進士,賜三品服除禮部侍郎,因直言秦檜被罷官。卒贈少師。墓道今存石文臣1對,石虎、石羊各1隻。
尊教寺後山史岩之墓道石刻史岩之(1193——1270),史彌忠三子,史嵩之弟。嘉定十年(1217)進士。仕至資政殿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史岩之孝母,鑿東錢湖霞嶼“補陀洞天”石窟,供母親禮佛。墓道今存石文臣、石武將各1對,石羊1隻。寶陀洞天石刻淳熙五年(1178)史浩建月波寺、月波樓,築寶陀洞天石窟於月波山下。其址今在東海艦隊司令部內。
霞嶼南宋石刻群
補陀洞天石刻
補陀洞天石窟位於東錢湖霞嶼島上,相傳為南宋大學士史岩之為供其母進香所開鑿,距今已有800餘年歷史。洞室全長41.1米,高2.8米,寬3米。內供奉觀音等塑像,其工程浩大,雕像刻鑿精美,為南宋明州石雕藝術之佳作。所居的霞嶼島東依福泉崇山峻岭,山嵐終年鬱積,湖面水霧澹澹,有島鎖嵐霧,景凝雲靄之感,素有“霞嶼鎖嵐”美譽,為“錢湖十景”之一。
環湖散布的南宋石刻群
上水排祭嶺嶺腳石刻有石文臣、石武將、石馬各1對,體量、風格接近史詔墓道石刻。上水姑野岙石刻有石文臣、石武將、石馬各1對,石翁仲頭部殘。橫溪大岙丞相鄭清之墓道石刻鄭清之(1176—1251),字德源。累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生平詳見上編)。其墓道今存石馬2匹,殘剩馬頭,長1米;婦人啟門石刻1件。洋山村石刻有石武將2件,其1殘;石羊1頭。系從他處搬遷來,墓主不詳。仇悆墓前石刻仇悆(生卒年不詳),字泰然,宋益都人,大觀(1107——1110)進士,累官至左朝議大夫、寶文閣學士,曾兩知明州(今寧波),兼制置使,卒葬東錢湖畔。
車廄史嵩之墓道石刻
史嵩之墓在距東錢湖30公里的車廄(今屬餘姚河姆渡鎮),但東錢湖畔有史嵩之故宅,今存宅前石橋一座。史嵩之(1189——1257),字子由,慶元府鄞縣人,東錢湖史氏的第五代傳人。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歷官大理少卿兼京西、湖北制置副使、刑部侍郎、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參知政事宣奉大夫、右丞相兼樞密使。淳祐二年(1242),進高、孝、光、寧帝《紀》,《孝宗經武要略》,《寧宗實錄》、《日曆》,《會要》、《玉牒》,封永國公。四年,遭父喪歸家。寶祐五年(1257)卒,贈少師、進封魯國公。葬於慈谿石台鄉(今屬餘姚市河姆渡鎮車廄),守墓的史氏後裔在那裡已形成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