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1年8月寧波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東錢湖地區開發建設的重大決策,把包括鄞州區東錢湖鎮、天童寺、阿育王寺、天童森林公園等地在內的約230平方公里確定為東錢湖旅遊度假區規劃範圍,成立了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在其管理範圍內行使相關的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和相當於縣級的社會和行政管理職能。這一重要決定,順應了寧波中心城市功能東移和東部新城區建設大趨勢,將進一步從城市化發展戰略構架上推進寧波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功能發育和檔次提高。
度假區規劃

自然條件

自古以來,東錢湖便是浙東著名風景勝地,歷經滄桑,積澱了濃厚的文化底蘊,留下了眾多具有較高歷史及藝術價值的文化歷史遺存。據不完全統計,景區內現存文物古蹟1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2處(南宋墓道石刻群、廟溝後石牌坊)。區域內自然資源豐富,植被種類三百多,山地森林覆蓋率92.4%。生態環境優美,湖面開闊,岸線曲折,四周群山環抱,森林蒼鬱;氣候良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4℃。
區位交通

歷史文化

“商文化”,遠在2000多年前人們就發現了這片湖山,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隱退後攜西施避居東錢湖畔伏牛山下,草耕商營,富甲天下,留傳著財富與愛情的動人傳說;近現代,由於“五口通商”對外開埠,眾多甬籍人士飄洋過海,湧現了一大批叱吒風雲的寧波商幫;
“佛文化”,區域內的天童寺為佛教禪宗五山之一,至今已有1600年歷史,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影響很大;阿育王寺為我國佛教“中華五山”之一,至今有1700多年歷史,因寺內珍藏佛國珍寶“釋迦牟尼真身舍利”而聞名中外。福泉山麓大慈禪寺在南宋時期曾名振浙東,有“千僧過堂”之說,是為千年甲剎,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中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官文化”,東錢湖歷史上官政勤廉,儒學相長,風氣清新。北宋時期王安石曾任鄞縣縣令,體恤民生,深入實際,組織民眾起堤堰、決陂塘,疏浚水道,留下了眾多古湖工水利遺蹟;南宋時期抗金名將岳飛因遭奸臣秦檜陷害屈死風波亭,東錢湖人史浩位列宰相時,屢次上奏朝廷為岳飛申冤,最終得以洗雪。史氏家族因匡扶正義、剷除奸佞而聲名遠播,留傳下“一門三丞相、四世兩封王”的佳譽美談,史家留下的墓道石刻(現為國家級文物)填補了我國自秦漢以來墓道石刻南時期的空白,極具史料研究價值。近現代,生物學家童第周、書壇泰斗沙孟海、畫家沙耆更為東錢湖人文典故抹上亮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