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甲堤

萬曆十九年(1591年),支帑金160餘兩,維修石堤。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堤壞,舊西涵潰為深淵,溝海出入,名為青龍港。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堤壞,舊東涵潰,民眾移高築堤,改為東涵。

東甲堤為莆田南洋海堤最艱巨的工程,古稱鎮海堤。其創建時間,舊府、縣誌無詳載,僅謂唐元和年(819年)觀察使裴次元填海為堤開南洋,在紅泉築堰儲水,圍墾為田;又,堤古為石砌。清陳池養《莆陽水利志》根據上述所載,論斷東甲堤是裴次元創築
東甲堤自遮浪起至東甲止,全部工程包括石堤、附石土堤。石堤與附石土堤是同一堤的兩面,外為石砌,內為土築,土築高於石砌,水垾堤是土築,距石堤後半里。舊志載,東甲、遮浪一帶,有洋田與埭田之分,洋田依山附海,由高趨岸,前人于洋田盡處築堤,是為內堤;又把內堤外的海灘,墾為埭田,漸圍漸墾,就有一埭、二埭、三埭之稱。於堤田外築堤障潮,是為外堤。埭田低于洋田,高差自0.58米至1.17米不等;埭田以內堤障霖,以外堤捍海水。上述所指的石堤與附石土堤,就是所謂外堤,水垾內堤就是所謂內堤。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將堤石拆砌平海、莆禧兩城,僅留下附石土堤。洪武三十年(1397年),土堤潰決。永樂三年(1405年),堤又崩壞,白浪長驅至壺公山麓,南洋一片沃土被淹,造成嚴重災荒。此後至嘉靖十三年(1534年),100多年間,土堤被海浪吞噬過8次。其中,弘治六年(1493年),狂風大作,土堤幾乎全部潰決,海船可駛入平田,民眾為了修復石堤,曾幾次選人進京請築,但未能實現,只好仍修土堤,可是屢修屢壞,民眾困苦不堪。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興化府知府黃一道,開始修築石堤,先作天地玄黃四石磯,用巨木雜竹為楗,內塞亂石,以殺潮勢,繼以石砌堤,長1400丈,高9尺,但未完工黃即被解官離去。同知潭鎧終其成。後人在東甲建宗祠,在遮浪建功德祠,祀此兩人,以為紀念。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土、石堤俱壞,砌築修復。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陷城,民眾逃亡,海堤失管,復遇風雨為災,堤被衝決,水溢滿城。邑人都御史林潤,疏請帑金修堤。巡按檄縣支帑金1000餘兩進行修復,用石縱橫交砌。萬曆六年(1578年),堤壞,花銀1000兩修築石堤420丈,並添設石磯,萬曆十六年(1588年),堤壞,縣動支帑金575兩,修築石堤482丈2尺。萬曆十九年(1591年),支帑金160餘兩,維修石堤。萬曆三十年(1602年),堤壞,撥賑銀480兩重修,添設石磯。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九月三十日,颶風猛襲,土、石堤盡壞,海水淹入,晚稻絕收。順治十八年(1661年),截界禍起,東甲堤被劃到界外,盪為海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復界後,修復為土堤,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十五日夜颱風,二十九夜又颱風,海水溢入堤,淹沒田廬,海船漂入沙堤及五龍地方。雍正十三年(1735年),民眾集資修築石堤100丈,高9尺,底5尺,面3尺;附石土堤1100丈,高1丈,底2丈,面1丈;並修東西二石涵和砌築埭田100餘畝,全部工程歷經3年才完成。乾隆十七年(1752年)八月至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堤又潰決3次,海水淹至沙堤、水南諸村,沿海禾薯盡沒。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堤壞,舊西涵潰為深淵,溝海出入,名為青龍港。民眾移高築堤,改設西涵。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堤壞,舊東涵潰,民眾移高築堤,改為東涵。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秋,海溢堤潰,禾薯絕收,是歲大飢。道光六年至七年(1826~1827年),邑人陳池養依靠民眾力量,大修東甲堤,填截青龍港50丈,築石堤1114丈,高1.1丈,面寬4尺,底寬8尺,縱橫迭砌,滿灌灰漿;又設東西兩石涵,以泄埭田水;築附石土堤1114丈;砌水埠內堤一道;拋亂石11.5萬塊坦坡護堤。經過這次整修,東甲堤比以前牢固。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月十二日及鹹豐元年(1851年)八月三日,颶風,海潮大作,但不為患。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所整修的東甲堤工程依次為:
石堤。堤作斜折形,自東北迤向西南,每築一段,收進1.17米或1.47米,為尖破水,以抵狂潮,堤長3275.16米,高2.65米,面寬1.17米,底寬1.47米,西頭長882米,底寬1.76米,高2.05~2.94米。堤的基礎以竹為網路,用8.82米長椿三根,深釘,橫貫杉木,竹麓為纜,聯絡築掛,絡內入土,椿令堅實,逐層加高。堤址以竹為長絡,用松木長椿4枚深釘,貫以松木,內裝碎石為基,然後布石。其舊址堅實的,以舊址為骨,內外加釘兩行排椿。舊址全無的,除打內外兩行排椿外,中間再加梅花椿。堤用0.35米厚的條石,丁順(露頭與露側之稱)互砌,迭石11層,每2層一收,外收0.18米,內收0.02米,層層滿灌灰漿,堤外用松木深釘。竹絡裝上,堵截各港險處,絡實石塊,又在堤腳拋重200斤的大亂石11.5萬塊,維護堤腳,並設東西二石洞以泄水,又在西涵以東,廟後以西,加填石磯。
附石土堤。石堤內加築附石土堤,長3275.16米,自遮浪三門港以東,東甲慈聖門以西為主要地段,計長2352米,面寬1.47米,底寬8.82米,下加盤5.88米,其頭尾兩段仍面寬1.47米,底寬4.41米,土堤高出石堤頂面1~1.5米不等,取土坑距堤內44.1米以外。
水埠內堤。東甲、遮浪地勢低下,為防木蘭、寶騰、梁溪及程洋諸山洪水暴漲決堤入海,於石堤後半里,自遮浪至東甲,鄒曾徐交界上去,築水埠內堤以抵溝水,籍護海堤,堤面寬2.94米,底寬5.88米,靠溝護以瓦礫。
到民國時,東甲堤因百年失修,石堤堤身發生沉陷傾斜,石層灰漿脫落殆盡,石層有被壓而凹入數寸的,有被折斷的,附石土堤則是嚴重漏洞,日益擴大,危及堤身安全。但國民黨政府始終不曾加以搶修。
1952年冬至1953年春,人民政府發動民眾,對東甲堤進行全面的搶救整修。1961年9月22號颱風加大潮,又使東甲堤遭到摧毀性的破壞。災後,省政府撥出專款對海堤進行標準化基建,東甲堤作為重點施工地段,首先實現海堤標準化。建成以來,經受住幾次大的颱風、暴雨、海潮的考驗,有效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