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學校規模
東港市第三中學是一所創建於1983年的普通高中,幾年來,學校一直堅持以創新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創造了讓二、三類學苗出一流成績的輝煌業績。學校目前擁有70個教學班,5300餘名學生。占地61000平方米,擁有省級一流教學樓、綜合實驗樓、電教圖書樓、高標準體育館和科技樓,是一所環境優雅、設施完備、管理嚴格、師資精良在丹東地區頗有影響的高級中學。 東港市第三中學作為一所建校27年的普通高中。自建校以來三中一直堅持以創新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創造了讓二、三類學苗出一流成績的輝煌業績。連續20年,高考成績穩居丹東地區前5名,高考升學率從2001年的76.4%增至2009年98%,2002年王濤同學被復旦大學錄取,2005年於鳳麟同學以619分名列東港市第15名。2009年600分以上人數達三人----王萌和于振洋、楊雨。 學校目前擁有76個教學班,4800餘名學生。教職員工292人,本科學歷占93%,省級骨幹1人,丹東市級骨幹24人,研究生學歷達70人。學校占地61000平方米,擁有省級一流教學樓、綜合實驗樓、電教圖書樓、高標準體育館和科技樓,是一所環境優雅、設施完備、管理嚴格、師資精良在丹東地區頗有影響的高級中學。
辦學理念
德育為首位,校風為靈魂,質量為生命,教學為中心,辦學行為為重心,教育科研為先導,隊伍建設為關鍵的教育理念。力爭創辦規範化、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的一流高中。培養志向高遠、素質全面、基礎紮實、特長明顯的高中生。堅持創建兩個工程——信心工程:建立打掉自卑、不甘人後、以弱勝強的信心工程;形象工程:內強素質,外塑形象,語言行為美,儀表心靈美,物質環境美,人際關係美的行象工程。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滿意。依法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把三中建成書聲朗朗的校園、團結和睦的家園、清新優美的花園、豐富多彩的樂園。以一流的教育思想,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育設施,一流的教育管理,一流的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學會關心、學會感恩。領導率先垂範,提出“教師向班子看齊,班子向校長看齊”,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必須首先做到。秉承“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形成健全的人格”的宗旨。提出“學校無小事使事都育人”的工作思路。堅持德育從“心”開始,注重以情感投入為前提,以機制激勵為牽動,以制度制約為保障,以體驗教育為載體,以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為入手,以學生需要為切入點,不斷增強德育的時效性,使學校德育工作不斷走向規範化、制度化,充分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三中有一支思想正、業務精、素質高、作風硬的德育隊伍。學校領導率先垂範,提出“一名領導就是一個典範;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教師必須首先做到,針對學苗差的現狀,上至領導下至民眾堅持“走近學生,無私奉獻”。每天學校都有三名領導全天在校值班,全面負責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管理。只要有學生在,就有他們的身影,每天學生是踏著老師的腳印上學,老師是踏著學生的腳印回家……在三中老師的心中:學校工作重於一切,學生利益高於一切。家長把孩子交到我們手裡是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不能讓家長失望,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人。正是三中人這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使一批批學生在這裡健康成長,走向成功。
德育工作
了使每一位教師不僅勝任德育工作,而且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校定期對班主任、年輕教師及其他教師進行禮儀與禮貌、愛心與孝心、集體與個人、平等與公平、尊重與付出、換位思考與身體力行、求同存異與相互支持、嚴而有度與身心和諧等專題培訓,豐富了教師們的德育方法,夯實了他們中知識基礎,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為使德育工作更加制度化、規範化,東港三中結合該校實際與學生特點,制定了《學生一日常規》、《學生學習常規》、《學生獎懲規定》、《創建“十無”校園標準》、《塑造健全人格六條要求》、《學生行為規則與獎懲規定》等規章,從日常生活到學習規範學生。改變以往德育工作單純說教而代之以“入情入理、循循善誘、由表及里、主動接受”的喚醒喚起式教育,營造“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教育氛圍,老師從細微入手,使德育工作具體化、生活化。從“送給他人一個微笑,拾起地上一張紙,幫他人做一件事,參加好每一個活動到珍惜每一分鐘,做好每一道題,上好每一節課,把握好每一次考試,” 結合每天自問的十個問題,從而使德育由學生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使之成為學生自己的事情,成為一種需要。
學校一方面通過《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十幾項規章制度規範學生,同時配以深入細緻的教育及全方位的督促檢查,使德育工作入情、入理、到位。高一新生兩個月後,基本上保證其不良行為習慣得到糾正,步入正軌,全身心投入學習當中。高一上學期主要對學生進行學習行為習慣的養成性教育,高一下學期和高二年級則側重學生良好學習行為的鞏固與智慧型的培養。學校還根據學生的實際全面開展比學趕幫超的活動。領導分年級管理,經常深入教學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從而保證教學工作按既定方針高效運行。從去年開始,學校開設了別具一格的“德育第二課堂”,由學校主管德育的領導每周抽出20分鐘左右的時間,以生動有趣、發人深省、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來闡明深刻道理,達到“讓故事說話”的教育目的。東港三中始終堅持以先進典型帶動人,用優秀輿論引導人,在三中隨處可見富有感染力的宣傳條幅,櫥窗里張貼著光榮榜,學校每年都表獎高考突出的學生、品學兼優的學生,進步幅度大的學生,優秀自費生……從而每個學生在這裡找回了自信,打準了立足點,收穫不同的成功。學校還堅持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陶冶學生的身心。每逢重大節日,學校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以豐富學生業餘生活,展示學生的特長和愛好。
關注特困生
特困生一個特殊的群體,從九四年開始,學校成立特困生基金,保證學生不因家庭困難而失學,每月由團員青年捐款解決特困生一伙食費,學校適當減免特困生學雜費,發動社會在愛心團體給部分特困生資助,至今共資助特困生一千餘名,捐款20餘萬元,減免學雜費40餘萬元。三中非常關注特困生,不僅在經濟上給予幫助,而且在精神上給予激勵和安慰,使他們身心健康成長。以愛心教育為牽動,讓全校學生學會感恩,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老師、社會,使愛心傳遞下去。
教育戰略
東港三中在教學上勇於創新,立足實際,制定了一套符合實際的教育戰略。即“知識傳授上放慢進度,知識結構上放緩坡度,知識層次上降低難度,知識掌握上講究精度,知識積累上強調厚度”。在教學中注重兩個層面:一是初高中知識的銜接;二是分類推進,保證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培養和發展。每次考試後,學校都要開展學法交流與指導活動。身教重於言教,基於這種認識,三中領導率先垂範,每天都能深入到學生和老師中間教研、聽課,掌握第一手資料。校領導深入每個教研組,參與全校教研,每位領導一學期聽課不得少於80節。各教研組每學期都要推薦一節公開課、一節示範課、年青教師每學期都要準備一節匯報課,充分保證教師師資水平的提高,由於三中每年的學苗都是東港地區350名以外的考生,加之幾年擴招,學生不平參差不齊,因而抓優等生冒尖,保中等生的大幅度提高,促學困生的轉化成為學校教學的重頭戲。對高三學生,突出抓好首輪複習的質量,堅持“精選、精講、精煉、精學、精考,保證”不浪費學生精力,不浪費學生時間,不浪費教學課時,使教學工作卓有成效地開展,“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的辦學目標。為了使年輕教師儘快成熟,三中相繼出台了《東港三中業務培訓辦法》和《年輕教師業務水平提高的具體意見》,保證對年輕教師傳、幫、帶的措施的具體落實,要求年輕教師要拜師,每人有一本習題集,每次聽課要有心得和反思。三中特別注重集體備課,主張團結協作,集思廣益。如正在進行的三教一課活動即(三教:教學設計、教學故事、教學反思;一課:創新課)將各備課組的集體研究成果和教師的業務素質充分顯示出來,從而形成一套完全符合三中實際的教學體系。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動下,三中還結合學苗實際,實行彈性標準,對不同層次學生達到不同的目標。
科研成果
除此,教師還積極參與教研,歷史組參與國家“十五課題”新課改下高中歷史研究性學習研究“申報”一等獎,政治組編的校本課被評為國家十五重點課題研討會一等獎,校長崔顯斌還帶頭參與省十五課題“關於高中生心理調適能力培養”課題研究。今年申報省級課題1個,丹東市級課題 個,東港市級課題 個,各個教研組還通過課外活動小組,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英語組自編自導的校園情景劇大賽,既拓展了學生的課本知識,也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達到了寓教於樂的目的。
教師素質
三中輝煌成績的取得與三中教師“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精神分不開的,學校為了打造一支觀念新、業務精、素質高、幹勁足的教師隊伍,相繼出台《東港三中教師道德規範十不準》,加強師德教育,保證現代教學的實施。針對學苗差的實際,三中的老師格外需要一份耐心,這就需要三中老師要有真誠的付出,對於這些三中師生毫無怨言,三中沒有老師上課外課的,除了月休與寒暑假,他們從沒休過大禮拜。老師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及身體健康狀況,可以說是學生的保姆、心理醫生和人生導師。十幾年來,三中就是靠自強不息、勇於拼搏的精神,贏得了發展,獲得了壯大,取得了信任。三中的老師把自己的愛毫無保留地獻給學生們。
榮譽稱號
實力決定業績,業績展示實力。學校獲得了遼寧省體育工作先進單位、連續16年被授予丹東市文明單位、丹東市學雷鋒先進集體、扶貧幫困先進集體、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衛生模範單位、先進團委等。獲得東港市先進學校、東港市五一勞動獎狀、東港市紅旗黨支部、校風建設標兵單位、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工會、紅旗團委等。教師中先後獲得國家級優秀稱號一人次,省級優秀稱號4人次,丹東市優秀稱號40餘人次,獲東港市優秀稱號80多人次。
如今的東港三中正以科學的管理,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與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向更高的目標邁進,迎接更新更高的挑戰。
校風教風學風
校訓:求真求實 至善至美
校風:明禮崇德 合作創新
教風:尚德 表率 博學 善導
學風:勵志 自主 勤學 善思
考風:目的明確、實事求是、嚴守考紀、答卷專一
歷史沿革
1983年東港市第三中學創建
2011年9月東港市第三中學被授予“遼寧省示範性高中”稱號
和諧校園
爭創文明和諧校園
東港市第三中學創建於1983年,坐落於東港市大東管理區,學校於2002年異地新建,是一所教育教學設施先進、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質量上乘、社會信譽良好的現代化獨立高中。二十六年來,歷屆三中人秉承“學校的全部工作都是為了使全體學生健康成長、和諧發展、走向成功”的辦學理念,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求發展,教育教學碩果纍纍,歷年高考連創新高。如今,三中人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遵循“依法治校,師德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民主理校,求實辦校”的宗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適應新時期黨和人民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促進了學校可持續發展和辦學品位的不斷提高,逐步確立了學校在丹東乃至遼寧的名校地位。
硬體設施建設
先進的教育教學設施,良好的育人環境,東港三中現占地6萬1千餘平方米,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擁有7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5000名,現在職教職員工330多人,其中研究生學歷40多人,本科以上學歷占教師總數90%以上。學校擁有省內高標準的三個教學樓,一個實驗樓,一個科技樓,一個體育館,三個宿舍樓,一個食堂樓。學校食堂結構布置合理,硬體配置齊全,已達到省A級食堂標準,2005年被授予遼寧省好生模範食堂,2008年授予“遼寧省分級管理A級單位”擁有三個設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室,兩個微機操作室和外語教學語音室,物理、化學、生物三科有相應獨立的實驗操作室,兩個擁有300多個座席的現代化多功能報告會議廳。這些硬體教學設施極大地方便了教師們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有力地保證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發展。2002年至今,學校投資巨額資金開始了對校園的綠化、硬化、亮化的工作,植樹100餘棵,修建花壇兩處,草壇1萬1千餘平方米,綠化面積達25%,除運動場地和綠地外,全部地面進行了硬化,硬化面積達55%,同時在校園內安裝了34處照明燈和24處草坪燈,達到校園內夜晚100%的亮化,這些投資和舉措極大地美化、淨化了校園,保證了學生們學習和運動安全。2003年根據住校生較多的實際投資十多萬元建成學生浴池,較好地解決了學生洗澡難的問題。 2004年在市衛生局的幫助下開辦校園衛生所,方便了學生們的就醫問題。2006年投資300餘萬元興建了室內體育館,館內可容納1700餘人,教師和學生可以在館內進行正常的體育鍛鍊和體育訓練。科技樓內的美術教室、音樂教室都已經開始對學生進行授課。學校在三個教學樓內也投入了巨額資金,在樓梯、走廊、牆壁上建立德育長廊、智育天地,鑲嵌名人警言、介紹當代世界最新的科研成果,這些承載諸多文化內涵的投入舉動,使東港三中的校園到處散發著翰墨的飄香。
辦學理念與師資建設
提高辦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關鍵要有全新的辦學理念。走進三中,我們就會看到三中教學主樓西側樓壁上赫然醒目的十八個大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更是每一個三中人追求的最高目標,是三中辦學理念的升華,二十多年來,三中的黨建工作、教育教學工作、群團工作、後勤工作都是秉承學校的全部工作都是為了使全體學生健康成長和諧發展,走向成功的辦學理念,力爭使三中的每一名學子達到“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生活,學生創造”的目標努力,為學生將來走向成功打好堅實的基礎。
如何把這一全新的辦學理念落實到實處呢?東港三中的全體領導和教職員工通過思想教育大討論達成一致共識:那就是過硬的領導團隊和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
1、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學校工作的好壞,和諧文明校園建設的成敗,領導班子是關鍵,多年來,學校始終把領導班子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作為首要工作來抓。一方面要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班子成員的理論素養、政治素養和業務素質,努力做到“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堅持“一級帶著一級乾,一級做給一級看”,“對上負責一級,對下帶好一級”樹立領導班子的良好形象。班子成員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做到多學習多動腦,多動腿,多動手,深入實際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想管、敢管、會管、能管,及計費善於發現問題公正地處理問題,各部門、各分管學年的領導工作都要有新思路、新舉措、新突破、新成果,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師生、家長、社會滿意率達到了80%以上。正因為三中有這樣一支過硬的領導班子隊伍,在他們的領導和感召下,才使得三中發展能夠得到持續和提升。
2、“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成名揚威的保證。東港三中始終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作為學校的頭等大事來抓。為此,學校制訂了《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了“弘揚師德,提高師能,評價師績,維護師利”的基本措施,並根據“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結合該校實際制訂《東港三中教師日常行為規範》進一步規範教師的形象,有力地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具體做法主要有:
(1)幫助教師端正行業作風,提高政治素養。校長多次在大會上強調,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僅要把教師工作作為一種謀生的職業,更要作為一種事業來追求,既然我們踏上了教育工作崗位,就是熱愛自己的崗位,努力做到“安教、樂教、善教”,要“為教一任,造福一方”。
(2)規範研究課堂教學。學校制定了《東港三中教學常規管理規定》在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考試等諸多環節都做了明顯的要求,規範了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受到領導和學生監督之下,並且教學效果納入教師業務考核之中。
(3)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搞好以老帶新。學校每年都要對新調入的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使他們儘快地熟悉教材教法,對剛工作不久(3年)的教師進行教材、教師技能等方面業務培養,通過拜師收徒,新老結隊,聽課評課,集體備課等方式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活動,要求他們做到“一年入門,兩年勝任,三年狡擋一面,五至七年成為本學科帶頭人”。同計費學校積極創造條件為廣大青年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出資鼓勵他們報考研究生加以深造,鼓勵他們多聽課,多參加各類教研活動,以儘快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4)開展教學基本功大比武活動。近些年業,該校一直不間斷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基本功競賽活動。例如,書法比賽、繪畫比賽、演講比賽、說課比賽、公開課比賽、學科業務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以上活動錘鍊了教師的基本功,使教師整體業務素質普遍得到提高。
(5)舉辦教育教學經驗成果交流活動,學校每年舉辦一次表彰大會,在會上通過一批優秀教師教育教學經驗成果的展示,為教師進一步搭建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台,增強了教師的責任心、緊迫感,有力地提升全校教師的整體水平。
(6)樹立科研興校意識,提高科研能力。東港三中始終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師,科研促學”的方針,堅持科研為教學服務的方向,重視培養科研骨幹,科研工作已經滲透在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中,尤其近些年來該校各教研組湧現出一大批學科帶頭人和新秀,政治組申報的國家級和省級課題,外語組、歷史組、語文組、地理、生物組主持研究的省級課題,丹東市級課題都已經通過相關部門的驗收,已經結題,還有一些省、市級的課題的申報研究工作仍在深入進行,通過研究工作的步步落實,最撙的科研成果已廣泛滲透到各學科教學實踐中,有效地推進了該校新課改工作的落實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7)抓好教研活動鼓勵教師寫各級論文,打造一批學科帶動人、名師。東港三中近些年高考成績一直在丹東地區位列前茅,跟學校重視教研活動是分不開的。學校堅持周二下午集體備課活動制度化,要求集備時間保證、集備內容要事先由主講人形成書面材料,由組長組織共同參與,將一周的教學內容做到“五統一”(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進度內容,統一重、難點,統一作業量,統一難易程度),學校教務處領導深入組內進行教研檢查。集體備課使全組教師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尤其對青年教師更是受益匪淺,這樣的集備活動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因師資力量差異導致各班學生學習成績的不平衡,使廣大學生受益,為打造一批學科帶頭人和名師,學校創造條件搭建平台,外派優秀教師學習觀摩,交流,講學,鼓勵教師撰寫自己的教學經驗成果。學校也彙編了《東港三中教育教學論文集》,一批又一批學科骨幹和名師的不斷湧現,極大地推動該校的教學工作,提升了學校在丹東地區的名校地位。
軍事化管理彰顯大愛
東港三中是丹東地區首先倡導實施“開放式教育、封閉式管理”(準軍事化管理)之先河的學校,即開學初對高一新生進通風管為期一周的軍訓,規範學生學習、生活秩序,並制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禮儀規範》《東港三中學生手冊》,使學校管理規範化制度化,為減少社會周圍不良環境的影響,學校對在校學生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平時不許外出,每周給學生兩小時的購物時間。學校內部配備相應的服務保障體系,例:洗衣房、醫療室、食品文具店、食堂、浴池等,要求學生統一著裝,對學生每天在寢室、課堂、課間、食堂等日常學習生活行為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學校的領導、值班幹事和老師都有義務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監督檢查,並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量化考核,幫助教育學生改不良行為習慣,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學校還成立校學生會和年級學生會,讓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這種準軍事化的管理模式,使三中全體領導老師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和無數的休息時間,但為了學生的健康發展、良好行為的養成和實現大學的夢想,他們對得起“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樣看似嚴格的管理實際上是對每一個學生的真正關愛。三年的準軍事化管理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品質,鍛鍊了他們的堅強意志,更增長了他們的知識和能力,為將來踏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弘揚愛國主義教育
“潤物細無聲,良好的育人環境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關係極大,東港三中堅持發“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宗旨,始終高舉愛國主義大旗,努力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健康心態、健美的體魄”,為此三中每年都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如,學雷鋒青年志願者活動、祭掃烈士墓活動、“五四”演講比賽、“七一”系列活動、國慶徵文活動及紀念“一二九”長跑活動,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活動,這些活動增強了青年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與愛國主義情感。而“忠心獻祖國、愛心獻社會、關心獻他人、孝心獻父母、信心留自己”的“五心”教育,更是三中圍繞愛國主義為核心,寓德育於教育活動的實效性的體現,學校在政教處和團委的倡議下,為了“讓同一片藍天下的莘莘學子都有求學的機會”,成立了“特困生基金會”,發起了“手拉手愛心助學”活動,多年來,共捐款數十萬元,資助數百名貧困生,使三中沒有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南方的洪澇災害、冰雪災害、汶川大地震都深深牽動著三中的每一位學子,歷次捐款都位居東港各校之首,學校還定期召開班、團會,開辦法制課堂、心理講座,利用板刊、櫥窗、比賽等各種不同的形式,確立正確的輿論導向,真正做到了把德育教育置於學校教育的首位,自2001年開始三中每年都有數十名學生髮展為中共預備黨員,學校通過學生黨校對學生幹部進行系統的黨的理論知識學習,升華了學生對黨對祖國的熱愛,通過他們的帶動使更多的學生走向成熟,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思想行為為導向,凝聚、陶冶、激勵的功能,構建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園是三中的又一特色亮點。三中是一所“在艱難中起步,在困難中成長”的普通高中,學校通過“以嚴治校、以精治教、保優轉差”的辦學目標,培養了“嚴、精、勤、實”的優良校風,塑造了三中人“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學校堅持以科學理論武裝人,以高尚情操塑造人,以先進典型帶動人,走進校園,你會看到“關愛校園、保護環境、崇尚文明、塑造形象”等標語,校園四周甬路旁立著20餘個以名言警句為內容的展示牌,引導學生“健全人格、健美體魄、健康心理、健國精神”,教學樓內80科技板組成的科技長廊,引導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校園文化長廊中各類報紙、新聞圖片、學生書畫、優秀文摘、先進人物事跡等能引導和陶冶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崇尚進步,各班教室內形成各異的班訓,勵志警言,知識天地也時時刻刻感染著學生,“以真善美做人,以勤專恆做學問”。學校為活躍學生的精神生活,學校每年舉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每年一次的體育節、軍訓體操表演,各種體育單項比賽從不間斷;成為學生展示競技能力和培養集體榮譽感的有效途徑;各種徵文活動、書法繪畫作品展、影視觀後感展示,都吸引著眾多學生廣泛參與和交流。生動的詩歌朗誦、演講活動、讀書報告會促使學生表達能力和鑑賞水平得以提高,每周一期的校園之聲廣播,更是受到學生的喜愛,每天兩次的課間體操和佇列行走,同學們著裝統一、動作規範、精神昂揚更是展示三中學子形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這些活動不但活躍了學生文化生活,增強了體質,培養了集體責任感和審美能力,淨化了校園環境,並使學生思想情操得以升華,能力得以鍛鍊,特長得以展示,素質得以培養提高。
教育教學結碩果
東港三中是名副其實的三類苗高中,但三中人以其“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經過幾屆領導和師生員工的拼搏,硬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高考錄取率從建校初的30%左右,一躍發展到97%。2001年李文東同學獲得東港市高考理科狀元,歷年來國防科技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哈工大、東北師大、北京體育大學等一流的名牌大學,三中學子均榜上有名,三中學生每年參加全國生物、物理、英語競賽均載譽而歸,學校藝術類、體育類考生的錄取率和質量均名列同類學校前茅。自1990年以來,三中先後多次被評為丹東市級文明單位、丹東市學雷鋒先進集體、丹東市扶貧幫困先進集體、遼寧省體育鍛鍊工作先進單位、遼寧省食堂級管理A級單位、丹東市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學校、丹東市衛生模範單位,被東港市授予先進學校、紅旗黨支部、校風建設標兵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東港市先進工會、丹東市先進團委、東港市五四紅旗、團委等數十項名譽稱號。學校湧現出以李彩麗、宋潤生為代表的一大批省市級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以政治歷史組為代表的教研組,成功地審報了國家級、省市級課題的研究並一次性通過國家、省、市專家組的驗收,許多科研成果已在教學實踐中得以套用,有40多位教師榮獲國家、省級論文證書,並多次在國家、省級刊物上發展和會上進行經驗交流。
二十多年來,三中人正是以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創造了一項又一項驕人的業績,譜寫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新篇章,今天的三中人並不滿足於過去所取得的成績,伴隨著共和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浪潮,依託著當今世界科學教育虎躍龍騰的發展機遇,他們將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三中人“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去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向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前進!
名師風采
李全昌
李全昌,男,1965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1989年7月畢業於遼寧師範大學化學系,2006年7月畢業於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專業。中學高級教師,現任遼寧東港三中教務處副主任,歷任校化學實驗員、化學教師、班主任、備課組長、教研組長、教務處副主任。曾獲東港市優秀教師、東港市優秀黨員、東港市師德標兵及校級各類優秀先進。首屆丹東市級骨幹教師,擔任高中班主任15年,送走8屆高三畢業班,上過各種丹東市級的優質課、示範課、公開課,參加了省級科研課題和市級科研課題。多篇教育教學科研論文在省市級評選中獲獎。
孫薇
1986年至今在東港市第三中學任教。2007 取得東北大學(網路教育)英語專業本科學歷。連續多年獲得校級優秀任課教師榮譽稱號,並數次在校上“示範課”“優質課”“引領課”。撰寫的論文《高中英語教學中分類推進教學法初探》等多次獲得省級優秀論文。多年擔任英語備課組長和英語教研組長。
教學講課風格:
善於總結,敢於創新。 重視基礎積累,重點講解突出; 提取知識規律,考點掌握精準;師生互動教學, 提高學生興趣。 講解通俗易懂,深受學生歡迎。
特色體育項目
滿載榮譽
他們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如果您也想一睹橄欖球運動的魅力,那不妨去東港市第三中學的校園裡看看。
東港三中橄欖球隊獲2009年全國七人制橄欖球冠軍賽男子青年組亞軍。副校長李玉盛表示:這樣的榮譽,來之不易。要知道,東港三中橄欖球隊從2007年7月建隊以來,一直是個地道的靠自主發展的球隊。目前,中學橄欖球隊在省內乃至全國也僅有那么幾支,在探索中成熟,在拼爭中壯大,讓這個高中生橄欖球隊漸漸走近了大眾視線。
談起校橄欖球隊的參賽情況,李玉盛如數家珍。“2007年9月,該校舉辦首屆‘校園橄欖球比賽’,2008年4月和瀋陽體育學院校橄欖球隊進行了為時一周的友誼賽,隊員們提高很快。同年7月,該校橄欖球隊報名參加在山東諸城舉行的‘全國七人制橄欖球冠軍杯’比賽並榮獲青年組亞軍。”據了解,這支年輕的球隊已拿了三次全國性賽事的亞軍。
東港三中橄欖球隊一時間成為業界的一匹“黑馬”,而沒人知道隊里的孩子們只能在極有限的時間內訓練,其難度也可想而知。“該校畢竟是所普通高中,所有學生將來都要面臨高考,所以平時訓練絕對不能耽誤正常學業,集訓一般都選在早晨的活動課、下午體育、體活課展開,訓練雖然艱苦,但孩子們都咬牙堅持著。而這正是我們追求的體育精神。”東港三中體育教師徐方傑在大學期間是校橄欖球隊主力隊員。如今,任教經驗豐富的他挖掘不少“好苗子”,從而提高了這支隊伍的整體實力。
初生牛犢不怕虎
2008年7月末,國家體育總局向東港三中發去信函。“上級要求該校橄欖球隊組隊代表國家參加在日本千葉縣舉行的中、日、韓三國體育交流大會,像這樣的機會我們都沒敢想過。”李玉盛說。
隨後,孩子們轉至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進行為期三周的封閉集訓。“國家隊都在這兒訓練嗎?”“這兒的訓練場地太好了,簡直是完美!”能在此訓練,孩子們私底下都很興奮,但在訓練場卻變得異常沉穩,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2008年8月24日,東港三中橄欖球隊與中國代表團組成的共11支體育代表隊一同飛赴日本千葉,參加為期一周的體育比賽。
比賽打得很苦,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的隊員們用不服輸的體育精神去拼每一場比賽,就算受傷也不輕易下場,比賽中亮點頻出,雖然與其他隊伍還存在差距,但這些孩子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什麼叫雖敗猶榮。中國橄欖球隊比賽結束後,博得了全場觀眾長久不息的掌聲,而這種掌聲浸潤了每個在場中國人的心。大會結束後,代表團團長、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鬍家燕對球隊給予充分肯定:“橄欖球隊紀律嚴明,作風最頑強。”2009年8月,經國家體育總局要求,以東港三中為基礎組建中國青少年橄欖球隊赴韓國參加“第17屆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也得到了舉辦方和其他運動員的高度讚賞。
不言放棄
“雖然我們大賽經驗有限,但從沒想過放棄任何一場比賽,我覺得一場比一場打得好。比賽結束,日本代表團主動和我們交換球衣併合影留念,這感覺也不賴。至少我們獲得了尊重。”東港三中橄欖球隊隊長,18歲的王騫論說。“比賽的鍛鍊提高了我們的技戰術水平和戰術素養,出國比賽也讓我們長了不少見識,幸虧我當初沒因為訓練艱苦中途放棄橄欖球。”橄欖球隊隊員孫強守說。
因對橄欖球運動的卓越貢獻,國家體育總局於2009年7月,將東港三中命名為“中國橄欖球青少年培訓基地”。
大賽歷練之後,隊伍開始頻繁與擅長橄欖球項目的大學和多家俱樂部比賽交流,像中國農業大學、大連海軍艦艇學院、瀋陽體育大學等都為東港三中橄欖球隊的發展提供指導和幫助,三中也希望藉此向各大院校輸送優秀體育人才。像2008屆畢業生劉超是校橄欖球隊隊員,因學習成績合格並通過中國農業大學的體能測試,成為該校的橄欖球項目特長生。
橄欖球運動豐富了東港三中學生的體育文化生活,相信他們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發展歷程
遼寧省東港市第三中學橄欖球隊於2007年7月成立。建隊初期只成立了男隊,共有隊員22名。
球隊以增強學生體質,豐富校園文化,發展橄欖球運動為出發點,在學校的支持下,有條不紊的正常的運作起來。經過近一年的系統訓練,2008年7月該校橄欖球隊參加了在山東省諸城市舉辦的“2008年全國七人制橄欖球冠軍杯”的比賽,並取得了青年組第二名的成績。通過這次比賽,體育總局小球中心也對我們這支球隊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大力支持。
2008年8月,該校女子橄欖球隊正式組建並且開始了正式訓練。
2008年8月,受國家體育總局指派,東港三中橄欖球隊男隊將組隊代表中國國家青少年橄欖球隊,代表中國青少年參加在日本千葉舉辦的《第十六屆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2008年8月2日,該校橄欖球隊18名隊員集中雲南海埂國家體育訓練基地,進行為期18天的封閉訓練,8月23日隨國家代表團參加《第十六屆中日韓青少年體育運動大會》。參加這次大會,該校橄欖球隊無論球隊作風、隊員的拼搏精神,還是球隊的及技戰術水平都得到了全面提高,國家體育總局在總結大會上幾次表揚了橄欖球隊在整個過程中的突出表現。
2008年11月,東港三中橄欖球隊在大連與大連艦艇學院進行了為期三天的交流比賽和教學交流。
2008年11月國際橄欖球理事會教練梁先生蒞臨東港三中指導訓練,交流經驗,培訓教練。
2009年球隊經過了一年多的更為系統和科學的訓練,東港三中橄欖球隊在規模上和整體的技戰術水平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2009年5月參加了在青島舉辦的 《09年全國七人制冠軍賽》,2009年10月參加了在濟南舉辦的《09全國七人制錦標賽》,兩次比賽中均分別獲得青年組亞軍的好成績,而且球隊明顯地縮短了於解放軍青年隊的實力差距。通過國內大賽的良好展示,東港三中橄欖球隊這支隊伍進一步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的充分關注與肯定。
2009年6月30日,東港三中正式成為《中國橄欖球青少年培訓基地》並舉行了掛牌儀式。參加掛牌儀式的領導由國家體育總局小球中心副主任崔志強和一部部長劉榮耀、丹東市和東港市政府及各主管部門領導。
2009年7月17日——8月16日首屆《中國青少年橄欖球夏令營》在東港三中舉行,徹底掀開了中國青少年橄欖球運動新的一頁。
2009年8月,東港三中橄欖球球隊再次代表中國參加了在韓國木浦舉辦的《第十七屆中日韓青少年運動會》,通過此次大賽拉近了與日韓國青隊的實力水平差距,隊員們頑強拼搏的精神得到了總局領導和對手的一致好評。
歷任領導
1983年8月~1986年7月,王德新,男,校長;
1986年8月~1987年7月,孫 軼,男,校長;
1983年8月~1994年12月,於其昌,男,副校長;
1985年8月~1987年7月,王玉春,男,副校長;
1987年8月~1993年12月,王玉春,男,校長;
1987年8月~1993年12月,徐衛東,男,副校長;
1994年1月~2001年12月,徐衛東,男,校長;
2002年1月~2002年11月,於相臣,男,校長;
1995年8月~2002年12月,崔顯斌,男,副校長;
1995年8月~1996年12月,孫家增,男,副校長;
2002年12月~2009年8月,崔顯斌,男,校長;
2003年5月~至今,張貴生,男,副校長;
2003年5月~至今,李玉勝,男,副校長;
2009年8月至今, 孫家增,男,校長;
2016年9月至今,李剛,男,校長
教學成績
連續16年,高考成績穩居丹東地區前5名,高考升學率從2001年的76.4%增至2005年97.3%,三中每年升入重點大學和升入本科大學人數直線上升,復旦、南開、北京航天航空、北京理工、同濟等名牌大學三中學子均榜上有名。2001年李文東同學一舉奪得了東港市理科狀元的桂冠,2002年自費生王濤同學被南開大學錄取,2005年於鳳麟同學以619分名列東港市第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