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行記

1253年奉命以傳教士身份前往蒙古探明虛實。1255年回到賽普勒斯,聖路易已回法國,大主教命他留在阿克爾(Acre,今以色列海法地)講授神學,將蒙古之行寫成書面報告,派人送呈國王。

歷史記載

這篇很長的報告書(即《東方行記》)詳細記述了其往返行程和所歷各地山川湖泊、城郭以及蒙古、欽察阿蘭、不里阿耳、畏兀兒吐蕃、唐兀、契丹等各民族情況(他最早指出“大契丹”即中國的居民就是古代所稱之Seres人),對蒙古人的衣食住行、風俗、信仰、政治、軍事等各方面情況記載得尤為詳細,特別是著重報告了拔都斡耳朵、蒙哥汗廷及蒙古國都哈剌和林的情況,記載了所見所聞的許多重要事件和人物。報告之末他要求到法國面見國王,大概獲得了準許,因為不久後羅傑·培根(Roger Bacon)在法國曾遇見他並聽他談了蒙古之行,培根在其著名的《大著作》(Pous Majus)地理門中大量收錄了他的報告書內容。原書抄本現存者有五種,相互差別不大,應是同源。自1599年哈克魯特(R.Hakluyt)首次刊布其部分內容(拉丁原文與英譯)以來,出了多種原文刊本和譯本,重要者有1839年巴黎地理學會《旅行記與回憶錄叢刊》原文校本(最早的全文刊本);1900年柔克義(W.W.Rockhill)的英文譯註本(含普蘭諾·卡爾平尼行記的譯註);前述1929年《中國方濟各會》第1卷所刊原文校本;1934年裡希的德譯本;前述《出使蒙古記》中的英譯本和莎斯齊娜俄文譯註本(道森編的《出使蒙古記》有呂浦、周良霄的漢文譯註本,1983年出版)。1985年出版的克勞德與卡普勒(Claude etReneKappler)法文譯註本吸收了前人(主要是伯希和的《中亞與遠東基督教徒研究》)的成果,是最新、最好的譯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