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明代天長人張大蘊有《題沃都司祠》(即沃公祠):
委身鋒鏑捍孤城,千載精忠貫日明。
賴有三良不惜死,遂令百姓得餘生。
風雲時作英雄氣,月夜猶聞鼓角聲。
幾過豐祠增感慨,夕陽古木亂鴉鳴。
這首懷念明代嘉靖年間抗倭名將沃田的詩篇,飽含了作者對這位民族英雄的深情歌頌。沃田“委身鋒鏑捍孤城”的英雄豪邁氣概,“千載精忠貫日明”的精忠報國、救護蒼生的形象躍然字句間,我們仿佛看到抗倭英雄叱吒戰場、衝鋒嘶殺、揮戈吶喊的矯健英姿。“三良”指沃田及同時殉難的岳寵、劉葵。詩末作者加入了自己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感慨,“夕陽古木亂鴉鳴”突顯了詩人無盡的蒼涼之感,既烘托出抗倭英雄的悲壯人生,又表達了作者深藏內心的憂國憂民情懷。
沃公遇難後,官兵及天長附近人民含淚將沃將軍的遺體安葬在他獻身的所在地,立了碑。朝廷還派御使前來修建沃公祠,並封為“鎮遠將軍僉事”。《備修天長縣誌》記載:知縣黃泰然待御張公之命,為沃公建祠於東門外。這便有了最早的沃公祠,祠內有正房三間,內設神台,神台正中供有沃公靈碑,兩旁還列有岳、劉二將軍陪祀。祠記憶體有石碑,碑文記述了沃公生平的主要事跡,隆慶年間,亦重行復修。
主要經歷
1932年9月,天長抗日救國會為沃公立碑,碑文是“中華民國二十一年九月,明敕贈鎮遠將軍都指揮僉事御倭殉難沃公田之墓,天長縣抗日救國會立”。沃公故里山東登州還建有“蓬萊忠孝祠”。為追念沃將軍保衛祖國獻身精神和功績,1980年9月27日原天長縣革命委員會公布將沃公墓列入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並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沃公祠最早建於嘉靖三十六年,今天的沃公祠是1982年底重新修建的,它位於安徽省天長市建設東路南側,占地面積534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00平方,緊靠洗馬塘。洗馬塘正因沃公征戰飲馬而得名。沃公祠是經安徽省文物局和天長人民政府批准撥款重建。沃公祠依照地勢,建有門廳、陳列廳、祠堂、墓區,建築高低起伏,蔚為壯觀,門廳不大,雖只有三間,但結構嚴謹,古樸莊嚴。經過鵝卵石鋪設的道路,映入眼帘的展覽大廳,大廳正門雕有秀麗典雅的花卉,三面設有迴廊,增強了視角感和空間感,迴廊上記有層次分明的木格雕花,回廓欄桿用形態各異的飛禽走獸圖案組成。沃公祠的主體建築應該是祠堂,祠堂中有一尊沃公塑像,勇猛威武,氣宇軒昂,祠堂採用磚木結構,歇山花脊,飛檐翹角,梁架選材優良,雕刻精美,門窗都為鏤空雕花格扇組成,造型堂皇,傳統色彩鮮明,保持了明代古樸雄風。
祠堂的後面是園林和墓區,林區曲徑通幽,逶迤蜿蜒,各式花卉與石鼓石桌把整個院落點綴得十分得體、和諧、清雅、美觀。當人們置身其間,猶如進入一個優幽絕妙的境地。
有關沃公的民間傳說很多,最富傳奇色彩的是這樣一則故事:抗日戰爭期間,一群日本兵看到了沃公墓碑,他們氣急敗壞,用鐵錘將碑一砸兩截,當地人民把斷碑拼放在一起。時隔多年,斷碑連成一體,至今斜形斷痕仍若隱若現。漫步園內,隨處可見古碑刻、題記、勾起多少人的回憶和感慨。沃公墓就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