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此地之作
“東大池?是甚么名勝地嗎?”愛牟忍不住向嘉華發問了。“這裡有一家別墅,是我們去年替你找就的。” 四人改途向北,折入田地中的一條支路上去。路直趨山麓,走不多遠有國小校舍一間,校門都是嚴閉著的。轉過校舍後現出一面溶溶的大池,池水碧綠而不能見底。池形如象倒打的一個問號一樣,在撇尾的一點處,一座大理石的洋亭,是兩疊兩進的結構。亭下有石檻臨池,左右有月橋,下通溪水。池之彼岸有松木茂林,樹雖不古而幽雅成趣。三面環山,左右形如環抱。愛牟和芳塢尼特都驚異了起來。“啊,有這么好的地方!”“這簡直是世外桃源了!” 沿著池東一直走過月橋,便走到別墅的區域。沿途有新植的梅花,已經開放。石亭後面是一面草場,草場盡處便是一列三間的住宅。住宅的形狀頗似廟宇,屋淺無樓,結構本不甚美好,然而四方的風物也儘是補償它的缺陷了。住宅右手還有一帶翼房,留守的老人正在門前織履。石亭擁立在假山石上。底層前為空間,後為石窟。上層前為平台,後為亭屋。平台三面均有石欄,正中有圓形石案,有石凳環繞。登台一望,全池景色盡在眼中。風聲鳥聲,松聲澗聲,凝靜之中,時流天籟。啊,這是多么理想的境地喲?
以上文字出自郭沫若《漂流三部曲-煉獄》 ,一九二四年初,作於東大池別墅。
來由
1918年,離大池不遠的陸井人陸培之,經商致富,出資開發。對大池疏浚挖深,修築堤岸,在東北角建香雪亭,在池水中央建池心亭,營造垂虹、印月兩小橋,又開得泉脈于山麓之畔,以“白沙泉”名之,在大池周圍遍植桃柳。為了便於溪南的人來東大池,又跨梁溪河建鴻橋一座。後因陸培之工廠經營不善倒閉,於是將東大池及所有建築抵押給曾任隴海鐵路局長的徐燕謀,徐燕謀對東大池景觀極有興趣,於是大興土木,在路口設定“徐路”兩字界石,香雪亭旁又辟游泳池。在蓮花山上建環翠樓飯莊,在池北建造“燕居池館”,稱為“燕廬”,現留有徐世昌親筆題寫的刻石一塊。 徐世昌曾任北洋政府國務卿,1918年由段祺瑞的“安福國會”選為總統,後拒任。徐燕謀以東大池位於深谷之畔,桃紅柳綠,池水清澈,猶如世外桃源,即在池畔立一水泥坊,上書“小桃源”三字,從此這裡成為無錫郊區遊覽勝地。
整修
儘管東大池風景區為私人投資,但站在近代的觀念上作為一種旅遊開發,向公眾開放,與封建的私家園林不可同日而語,是無錫的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小桃源的“燕居池館”目前是武警某部的招待所,設施整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