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孟模,字宏遠,1904年生於河南杞縣。教育家、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黨員之一。
“五四運動”前後,少年時代的杜孟模在杞縣進步知識分子孟墅垣開設的私塾中讀書,開始接受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蒙。1923年在開封二中學習期間,杜孟模和同學吳芝圃等人在杞縣發起成立了兩個組織:一是“風俗改良社”,試圖從社會風俗方面革除舊禮教,達到改革的目的;一是“讀書會”,組織青年學習社會科學和馬列主義進步書籍。1924年夏,杜孟模等將“讀書會”改為“社會科學研究會”,進一步學習和研究中國革命問題,積極開展民主、愛國、反帝的民眾運動。
1925年,杜孟模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在北大期間,他先後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黨,曾任黨支部書記。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當天,杜孟模組織同學去天安門參加國民示威大會和遊行,反對帝國主義的聯合進攻和段祺瑞政府的賣國罪行,被前來鎮壓的軍警打傷,他腿上的一處傷疤就是那時留下的。1927年下半年,白色恐怖嚴峻時刻,出任中共北平市東城區委負責人。
1928年夏至1929年春,他再次擔任中共北京大學黨支部書記,193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
1931年北大畢業後,杜孟模長期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時,杜孟模在開封高中任教,他冒著生命危險組織開封高中教師聲援北京大學學生會,聲援“一二·九運動”。他在進步學生中組織了黨的外圍團體“社會科學讀書社”,宣傳革命真理和黨的抗日主張。後來在他的鼓動下,一批進步學生投奔解放區,參加革命。
解放戰爭期間,他與河大進步師生一起參加了黨領導的“反飢餓、反內戰、反獨裁”的革命民眾運動。他指導學生創辦《鋼鐵》雜誌,並發表化名文章介紹解放區的情況,在師生中產生了很大影響。他還根據黨的要求,與河大教授王毅齋、李俊甫、段再培等共同組織成立了河南省民盟地下支部。
解放後,杜孟模歷任開封高中校長、河南師專副校長、河南大學教授、開封市副市長、河南省數學學會理事長、新鄉師範學院(現河南師範大學)副院長、鄭州大學教授。1959年當選為民盟河南省主任委員、民盟中央委員和河南省政協副主席,1964年當選為河南省副省長;為第二屆、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從二十世紀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前,根據黨組織安排,杜孟模的工作雖有多次變動,但他一直沒有離開教育事業和統戰工作的第一線。他的教育思想很明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注重“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培養高尚的人品和道德,走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道路。杜孟模從事高等數學教學工作近20年,教學成果顯著。他不僅書教得好,而且為人正直謙虛,人品高尚,經常幫助、接濟清貧的學生,在同學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其學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不少是知名教授和黨的高級幹部。
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四人幫”殘酷迫害,杜孟模於1974年9月16日含冤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