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自幼聰穎好學,10歲通經論文,被譽為神童。13歲作《山漢辯》,批駁鄙視山里人的城裡闊少。同年在大同府考中秀才。15歲受聘鄉里家教,不輟自學,寫下《伍員吹簫乞食賦》和《人格論》。
同治十二年(1873)中舉。後居鄉教書並參加社會活動。八國聯軍入京,清軍潰逃各地,騷擾鄉民,杜上化遂組織53村青年建立民團,保一方安寧。他的學生遍布村鎮,自成學派體系。1908年加入同盟會,太原起義成功,被推選為總參議兼議會議長。1912年1月奉命來大同與清毅軍談判。閻錫山任山西都督,任其為秘書監,後為總參議。
孫中山抵晉時曾與他徹夜長談,譽為"山西一日不可少之人物"。許多革命黨人曾得到他的保護和援助。1913年被選為議長。後因閻錫山排斥於1918年退出政界,辭官回家。自薦到雙峰寺學校當校長,為家鄉育才。
臨終對子孫及鄉紳口述《警告全省百姓討閻書》,列舉18條罪狀,並托人印行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