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軼之

李軼之

李軼之,女,1977年出生於上海。身高1.78米,體重68公斤。排球運動員。1989年進上海市青少體校,1990年進上海市隊,1997年進國家隊。1996至2000年一直是上海排球隊的主力,在全國甲級聯賽中五次蟬聯冠軍。1997年參加第八屆全運會獲冠軍。在國家隊也是主力隊員,在1998年的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獲銀牌,同年在第十三屆亞運會上獲金牌。曾參加世界排球賽28次,參加洲際賽12次,參加國內排球賽128次。1995年獲運動健將稱號。1998年獲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基本信息

運動生涯

訓練中的李軼之 訓練中的李軼之

1996年之後的中國女排換血並不成功,一大堆“缺手少腿”的球員讓郎平苦惱不已,整個1997年,中國隊真正上的意義上新人並不多,馮坤,張錦文,邱愛華,李軼之,前二者因為年齡和個人原因很快的失去了競爭機會,而邱愛華和李軼之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1997年人們關注的重點。

1998年賴亞文的生病讓李軼之有了上場的機會,瑞士賽和大獎賽的表現很難讓人稱快,比起經驗豐富的賴亞文,李軼之欠缺了不少,邱愛華則成了1998年大獎賽的很大亮點,1998年世界錦標賽對於李軼之來說,是一場痛苦的災難,比起風風光光的邱愛華,對韓國,克羅埃西亞兩場失常的表現讓李軼之坐到了替補席,1999年就消失在了國家隊的名單里。

李軼之在國內賽場曾威風八面,但在國際賽場的表現的確難以給一個很標準的判斷,時間不夠、經驗太少或是實力欠缺。之後李軼之遠渡重洋,在美國的大學裡繼續著自己的排球事業。

生涯數據

1996至2000年一直是上海排球隊的主力,在全國甲級聯賽中五次蟬聯冠軍。1997年參加第八屆全運會獲冠軍。

成長故事

比賽中的李軼之 比賽中的李軼之

作為上海有線女子排球隊的一名副攻手,身披14號戰衣的李軼之,快攻、攔網、防守是她的強項。給人的最初印象是她那精湛的排球技術和比賽中一如既往的沉著冷靜。

賽場上具備優秀心理素質的李軼之在生活中卻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其實我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如果是和彼此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比如我的隊友們,我的話還是很多的,而且我還是朋友中的核心人物呢!”李軼之曾說道:“在寢室里有的時候會和隊員們聊天到很晚,但這樣的機會很少,因為第二天要參加訓練。如果聊到很晚,那么睡眠時間就不充足,肯定會影響訓練的。”

不少人都為她在胡進時期沒能得到重用而感到可惜,對此,李軼之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她有自己的想法:“我相信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戰術思路與指導方法,對於挑選隊員有他的獨到見解。總之他們的出發點都是想把隊伍帶好。所以不存在對我的不公平,而我更不會因為這樣的理由去怨恨某一位教練。”歲月是無情的,對於運動員來說,年齡是何等的重要。

1977年出生的李軼之,對於自已的運動生涯曾這樣說道:“年齡的確會是一名運動員很大的障礙,但是並不是絕對的。我覺得只要努力,自己還可以發揮得更出色,年齡能影響的只是體能,但是通過訓練是可以克服的。而且比賽中個人技術、判斷力和心理素質同樣很重要。”

連續奪得四年聯賽冠軍的上海有線女排擁有很多優秀選手。李軼之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她的快攻技術,許多球迷都認為她是副攻位置上完美的入選,唯一令人遺憾的是她的身高。對此,李軼之同樣感到有些可惜:“身高應該是個問題吧。小的時候練球,正是因為自己的個頭不高,教練才建議我打快攻,以快取勝。因此,那個時候為了彌補自身的不足,只能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訓練的時間往往要比其他人長。雖然自己現在的技術不錯,但是身高上我還是有些遺憾。”

李軼之生活照 李軼之生活照

對於上海的球迷認為有線女排的實力足以與國家隊甚至是世界上的強隊相抗衡的說法,李軼之曾表態:“這是表達大家對於球隊充滿信心的一種看法。我覺得我們這個隊最大的優勢在於隊員之間的協調、配合的默契。比賽場上的隊員們心都很齊,大家除了保證自己的穩定發揮之外,還會適時地互相彌補隊友的不足。如果只是單純地把一些細的技術作比較,有些隊的實力會比我們強。一直以來,聯賽的各支隊伍對於我們能取得四連勝很不服氣,但是正是由於我們的這種取長補短的團隊精神才使得我們隊的整體實力變得很強,在與其他隊的比賽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2001年在聯賽第九輪,上海隊曾又一次輕鬆擊敗歷屆亞軍江蘇隊。但李軼之對此並不是特別的樂觀,“場面上來看我們是贏得較為輕鬆,但是與江蘇的比賽我們並沒有所謂的心理優勢,畢竟它是一支實力很強的隊,賽前我們作了充分的準備。拿了幾年的冠軍,很多球隊都把矛頭、火力集中到我們身上,他們對我們的戰術、隊員的個人特點了解得相當透徹,目的就是要在比賽中抓住我們的弱點擊敗我們。而且現在隊中有傷在身的隊員不在少數,這些都給我們的比賽增加了困難。所以一切都很難說,每一場的比賽對於我們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隊期間,除了固定的訓練之外,每周二、四、五晚上,女排隊員們都會到梅隴基地學習大學的課程。就像很多的普通女孩一樣,李軼之喜歡逛街、看書和流行音樂。“只要是自己覺得好聽的音樂我就會喜歡。”

告別 上海女排

繼諸韻穎之後,上海女排又有李軼之、桂超然、劉振家3名大將提出了離隊請求。至此,這支曾創下“五連冠”榮譽的隊伍,僅剩張靜一名老將,主帥余有為對球隊進行“大換血”,打造新陣容。

這幾名老將都先後入選過中國女排,是上海女排“五連冠”的功臣。由於她們相繼有傷在身,不能繼續打球提出了退役。李軼之、桂超然從2002年3月已不參加訓練;劉振家受膝傷困擾,九運會和全國聯賽都沒能參加。而諸韻穎當時已經在復旦大學法律系讀書,另三人有赴美國或澳大利亞留學的打算。從年齡來看,這幾名選手正是打球之年,李軼之25歲,桂超然26歲,劉振家最小,才23歲,在排球場上繼續拼搏,仍有很大的潛力。但是,經歷了從輝煌到失意的痛苦滋味,老將們去意已定。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諸韻穎鐵了心退役的“連鎖反應”。這也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即如何創造條件,延長優秀運動員生命。

余有為曾認為,老隊員是球隊的寶貴財富,多名主力同時退役,對全隊成長十分不利,她們的技術,完全可以繼續打下去。隊里雖竭力挽留,卻沒能成功。

面對老將紛紛離去的現實,余有為只能重起爐灶,從青年隊和少年隊中挑選了一批年輕隊員。新陣容中,除張靜和何晴兩名隊員外,其餘均為新人,平均年齡不滿20歲,最小的馬曉穎只有15歲,這是上海女排歷史上最年輕的一支隊伍。

國魂——中國女排

記得中學課本里就有她們魔鬼訓練的敘述;記得那時她們的五連冠大大提升了民族自信心;記得她們雅典的最後一次扣殺驚心動魄後的淚花。她們,不需要寒梅的冷艷,卻有同樣浮動靈魂的暗香;她們,沒有牡丹那么高貴,卻同樣受到了國人的尊敬。她們,被稱作“國魂”;她們,就是中國女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