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覯(1009~1059)
正文
中國北宋時期唯物主義哲學家。字泰伯,宋建昌軍南城(今江西省南城縣)人。少年時,家境衰落。兩次應試,均不中。平生以教授為業,創建旴江書院,學者又稱旴江先生。晚年由范仲淹等人舉薦為太學助教,後升為直講。李覯的著作主要有《禮論》、《易論》、《刪定易圖序論》、《周禮致太平論》、《慶曆民言》等。這些著作反映了他改革社會的主張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學、教育等思想,其中《易論》和《刪定易圖序論》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哲學思想。李覯反對孟子、董仲舒“貴義賤利”的觀點,認為孟子言“何必曰利”是偏激;孔子七十“所欲不逾矩”也還是欲。他提出 “焉有仁義而不利者乎” 的功利觀,指出“治國之實,必本於財用”。從而,把社會的政治、法律、軍事、外交、道德、文化,乃至一切封建秩序,全部放置在“財用”的基礎上,比較注意實際。
在宇宙觀上,他把自然界的一切看作是陰陽二氣會合而成的,萬物在氣的作用下,孕育、萌發、成長、壯大。他一反傳統的“五行相生則吉,相剋則凶”的觀點,指出“相生未必吉,相剋未必凶,用之得其宜,則雖相剋而吉;用之失其宜,則雖相生而凶”。他強調事物轉化的條件性和每一事物所具有的限度,指出離開了具體的條件,事物不能發生轉化;超過一定限度,事物的性質便遭到破壞。“相生”、“相剋”者可以為人類社會服務,實質在於不違背事物本身的變化規律。他重視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在認識論上,他指出:“夫心官於耳目,耳目狹而心廣者,未之有也。耳目有得則感於心,感則思,思則無所不盡矣。”從而,強調感覺對於思維的作用,肯定了人的認識能力。他又提出“權者,反常者也”的命題,探討了事物的常規和變動的關係,反對因循守舊,襲故蹈常,表達了改革的願望。
他是一個無神論者,反對佛教、道教,並對神仙方士、巫醫卜相、圖讖五行、鬼神迷信等,進行了廣泛的批判。他對儒家的經注,也盡力洗刷其迷信色彩。
李覯的思想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提出的功利觀,是王安石和後來陳亮、葉適功利思想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