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波

建國後,李澄波將所收文物捐給文化部門,充實國家藏品。 李澄波除任教謀生,注意收藏文物圖書外,還潛心於學術研究和書畫。 1953

李澄波,字天根, 1872 年生於新津,祖籍湖北麻城縣。他家境貧苦,自幼讀書勤奮, 14 歲赴雙流縣考試,幾次名列前茅,所得獎賞分文不用,奉敬雙親。 17 歲即被雙流知縣濮丹吾聘為家庭教師,他且教且讀, 28 歲中秀才,後又增補為廩生。 1912 年,他任《大漢國民公報》主筆,由於立論公正,報導求實,敢於揭露社會弊病,受到當時四川省省長張瀾先生的讚揚,且常與張瀾詩詞唱和。後因四川地方勢力鬥爭激烈,局勢發生變化,他被迫交出報館。楊森督川後對他進行籠絡,他力辭不去,警察廳軟禁他七日,他也不怕威脅,決心以教書謀生。李澄波先後在四川大學、四川農學院、大同中學、四川女子師範學校、成屬聯中等校任教。
李澄波精通歷史和考古學,平生特別喜歡收藏文物,為此耗盡錢財,也在所不惜。建國後,李澄波將所收文物捐給文化部門,充實國家藏品。
李澄波除任教謀生,注意收藏文物圖書外,還潛心於學術研究和書畫。在學術方面著有《文字學貫解》《周易貫解》《說文解字反切表》《作文方法淺說》等,對內江顏楷、榮縣趙熙、溫江李汝南、成都劉豫波等書畫名家的人品和文品,李澄波皆推崇備至,尤喜李汝南所畫蘭石,並師承李汝南門人雙流余新之,畫蘭石陶冶情操,抒發感情。新津太平鄉人湯濟蒼,對研究文史有濃厚興趣, 20 世紀 30 年代即拜李澄波為師,一次以扇面一幀,求其賜墨寶,李澄波於正面以鐘鼎文書民族英雄文天祥《正氣歌》,背面寥寥數筆畫“蘭石圖”,並對他說:“要拜我為師,必須要讀文天祥之《正氣歌》,在研究文史方面才懂得古人‘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的奧妙。”此外,在待人接物方面,李澄波也樂於助人,常以錢米周濟窮人。
建國以後,李澄波將平生所學用於新中國的文物保護管理和文史研究工作, 1953 年被四川省文史館聘為新津的文史館員,組織參與地方文物普查、文物收集、文史研究。他不顧年事已高,不辭辛勞地踏遍了新津的山山水水,先後向省市縣文化、文史部門提供有關新津觀音寺純陽觀、修覺山唐宋遺蹟、天社山老子廟、東漢崖墓、史前遺蹟、古代城址和窯址等頗有價值的調查報告和文史資料。
李澄波愛書如命,一生中,自己菲薄的收入除維持簡單生活外,幾乎全部用於收集文物及購置圖書。他在耄耋之年,仍不忘把自己收藏的書籍留傳後世,作為國家學術、文化部門發展文化事業學術研究之用。為了了卻此心愿,他於 1957 年將自己收藏的典籍古書共 48 箱,約萬餘冊(其中有線裝明清版和孤本),無償捐獻給四川省圖書館。有人問李澄波:“為何不給自己的後代留些家產?”他坦然地說:“我兒子李維揚等都在農村,躬耕壟畝足以自養,我留給他們的只有樂於耕讀的清白家風。” 1961 年 3 月 5 日,李澄波於新津純陽觀去世,葬於城南插旗山。
李澄波辭世已近半個世紀,他的文風和人品在當地仍有口皆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