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宇

李澄宇

李澄宇博士,1995-1999年就讀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理學和生物物理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9-2004年就讀於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2004-200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李澄宇博士的興趣主要在行為的神經元環路基礎,包括動物的社會行為,工作記憶和長時程記憶等。

李澄宇李澄宇

研究方向

現代神經科學急缺對複雜而有序的大腦環路功能性的理解。我們實驗室關注的問題包括:在行為中的動物,腦內神經元是如何組織和連線的?這些連線是如何對腦功能作出貢獻的?腦的功能是如何調控神經元連線的?我們將組合利用各種技術來完成相關的研究,包括在體全細胞記錄,神經元活動性的多道細胞外記錄,鈣成像,免疫組織化學,光激活的離子通道(即光遺傳技術)等。我們還將使用限制頭運動的或者自由運動的動物標本作為研究對象。我們特別對以下問題或假說感興趣:
1. 什麼是單個神經元高頻衝動發放、引起大腦震盪狀態改變的神經元環路基礎?
2. 什麼是前額葉等腦區在工作記憶中保持神經元“延遲相關聯的持續活動”的環路基礎?
3. 在行為上重要的震盪模式,例如慢波,alpha,或者是gamma震盪,是否可以、並且是如何調控神經元的連線的?
4. 局部或者長距離的神經元環路中,特定的神經元連線是否可以、並且是如何被記憶的不同階段(獲取,鞏固,與恢復使用)所動態調控的?
5. 某些社會行為的功能環路。
這些方面的研究對於揭示神經性疾病的機制、製造更好的腦與機器接口、以及對人類大腦的理解,都有重要作用。我們相信,探索行為中的精細神經元環路是當代神經科學最為緊迫的任務。我們接受挑戰。

代表性論文

1. Li, C.Y., Poo, M.M., and Dan, Y. (2009) Burst Spiking of a Single Cortical Neuron Modifies Global Brain State. Science, 324: 643-646.
2. Lu, J.T., Li, C.Y., Zhao, J.P., Zhang, X.H. and Poo, M.M. (2007) Target-cell type specific spike timing-dependent modifications of excitatory synapses on GABAergic interneurons in somatosensory cortex. J. Neuroscience, 27(36):9711-20.
3. Li, C.Y., Lu, J.T., Wu, C.P., Duan, S.M., and Poo, M.M. (2004). Bi-directional modification of preSynaptic neuronal excitability accompanying spike timing-dependent synaptic plasticity. Neuron, 41: 257-26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