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李潤洲,副教授,山東冠縣人,教育學在讀博士,現任教於浙江師範大學。
發表文章
1、論教育研究的價值及其限度
2、異質教育理論如何本土化——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為例
3、敘事:走向教師——教育敘事研究三問
4、異域教育理論中國化的前提性追問
5、教育學原創性研究何以可能——一種教育學經典的闡釋
6、學術批評的價值之維——一種教育學視角
7、《狼來了——道德故事型的價值批評》的意蘊
8、“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意味著什麼
9、異質教育理論如何本土化——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為例
10、論課改理論可靠性的認識論基礎
11、“教師即研究者”如何再定位?
12、教育理論何以稱為理論——兼論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13、學生的教育經歷:一種不可忽視的課程資源
14、實踐研究:中國小教研的基準
15、兒童欺負現象的心理透析
16、教育理論如何表達教育實踐
17、“愛生”新說
18、教育公平探析
19、我們塑造什麼樣的教師文化
20、實踐邏輯:審視教育理論與實踐關係的新視角
21、新課程改革呼喚怎樣的教育學
22、試析教育公平的內在矛盾性
23、敘事研究與教師角色——兼答敘事研究到底是誰的方法
24、生命教育的意味
25、教育敘事敘何事?
26、知識與教育——兼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所引發的論爭
27、論“教師即研究者”何以可能
28、教育學的“病症”與“處方”——近幾年來我國學者對教育學的“把脈”與“診治”
29、個性·選擇·情感——存在主義哲學觀對教育的啟示
30、人格教育:基礎教育亟待重視的一個話題
聊城大學思政學院任課教師
聊城大學思政學院全稱為聊城思政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其前身為聊城大學政治系、經法系、經法學院、政法學院。2008年1月與馬列部合併組建為聊城大學思政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博士18人,碩士25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8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山東省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1人。本任務來盤點一下該學院的教學精英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