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4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山東藝術學院攻讀本科,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幹部進修班和東北師範大學進修聲樂表演和攻讀碩士研究生。
先後師從聲樂教育家張慶朗教授和著名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經歷了十年音樂學院的學習。
1988年到山東理工大學音樂學院任教。
2006年調入首都師範大學工作至今。
2006年成為國內高校聲樂專業較年輕的正教授。所教學生劉暢、李輝等眾多學生在國際和國內各類聲樂比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並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音樂會與音樂劇的演出。
主要貢獻
畢海燕受父親影響自幼喜愛戲曲和音樂,具優秀的音樂天賦和對音樂勤奮不懈的努力。大學一年級便代表山東藝術學院參加山東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及中央樂團與山東省歌舞劇院共同排演的、由著名指揮家嚴良坤指揮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樂”和“黃河大合唱”,畢海燕優秀的音樂素質和渾厚柔美的聲音使得其演唱深受專家好評及觀眾的喜愛。大學二年級春節期間到老山前線慰問演出,冒著生命危險在哨所、在貓耳洞為前線指戰員演唱,戰地記者在前線報上發表詩篇稱讚其在雲南前線不畏艱險為戰士們的演出:“唱醉了他,唱醉了我,唱醉了滾滾的南溫河”。
畢海燕多次在山東和北京舉辦個人演唱會及參加建黨90周年晚會和人民大會堂毛主席誕辰紀念演出,北京九三學社、首都師範大學、北京教委等組織的各種大型紀念晚會,得到各級領導及觀眾的一致好評。
生活中的畢海燕有著善良樸實的品德、做人謙虛低調不事張揚。曾舉辦義演贊助家鄉失學兒童,亦到福利院看望孤兒和孤寡老人。
作為教授,畢海燕優秀的音樂內涵和二十多年對聲樂教學與演唱的研究與探索及教科研實踐的基本功底,使得她在舞台和講台中的演唱與教學成熟自如。到日本等國家進行學術交流期間,其認真、深厚的學術及音樂內涵和優美的歌聲受到國際友人的讚揚,稱其“天籟般的歌聲”。
音像作品:
1、《金風吹來的時候》,2004年,中國音樂家出版社
2、《夢中人》,2003年,中國音樂家出版社
3、MTV《金風吹來的時候》
專 著:
《聲樂表演的美學要素構成》,2006年
教材:
(主編)
《歌唱》2013年
教材:
(參編)
《合唱與指揮》2011年
學術論文:
1、《從文化的層面看“青歌賽”》 (人民音樂)
2、《中西音樂交融的碩果—從青主的<大江東去>看中國的藝術歌曲在中國的開端》,(天津音樂學院學報—天籟)
3、《基礎音樂教育與高等音樂教育關係的思考》 (藝術教育)
4、《當代青少年音樂現狀淺析》 (中國音樂)
5、《從中國古典聲樂論著看民族唱法的特點》(中國音樂)
6、《關於<我住長江頭>的音樂學分析》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版))
7、《音樂教育多層面思考》(中國教育研究與實踐)
8、《20世紀歌劇代表沃彩克的音樂學研究》(中國現代教育與教學思考)
9、《論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中國高教研究)
10、《高校音樂教育必須突出音樂藝術的特點》,(中國高教研究)
11、《從高校民族音樂教學談傳統美德教育》,(中國高教研究)
12、《字腔·聲情·歌者——中國古代聲樂美學管窺》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13、《淺談義大利美聲唱法中的吐字與行腔》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4、《師專聲樂教學之我見》 (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5、《唐代“歌者”考 》 (中國音樂)
16、《先齊樂舞——<韶樂>拾零》 (管子學刊)
17、“對中國民族聲樂個案的理論研究”(碩士論文)
18、《民歌在幼師聲樂教學中的套用》(中國教育學刊)
主持課題
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兩項
1、“青主代表性聲樂作品研究”
2、“從青主創作的聲樂作品解讀其音樂美學思想”
參與課題:
北京市職業院校幼兒教育創新團隊教師素質提高計畫資助
培養課題:
“專業實習促進幼兒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的實效性研究”
獲獎記錄
任教期間工作努力成績突出,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
2000年獲山東理工大學第一屆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第一名。
聊城大學思政學院任課教師
聊城大學思政學院全稱為聊城思政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其前身為聊城大學政治系、經法系、經法學院、政法學院。2008年1月與馬列部合併組建為聊城大學思政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博士18人,碩士25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8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山東省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1人。本任務來盤點一下該學院的教學精英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