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葉

李樹葉

李樹葉,中藥名。為薔薇科李屬植物李Lindl.的葉。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台灣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壯熱,驚癇,腫毒潰爛。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甘、酸,性平。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壯熱,驚癇,腫毒潰爛。

相關配伍

1、治少小身熱:李葉無多少,㕮咀,以水煮,去滓,浴兒。(《備急千金要方》李葉湯)

2、治惡刺:李葉、棗葉搗絞取汁,點之。(《備急千金要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煎湯洗浴;或搗敷;或搗汁塗。

採集加工

7-10月采葉,曬乾或鮮用。

植物特徵

落葉喬木,高9-12米;樹冠廣圓形,樹皮灰褐色,起伏不平;老枝紫褐色或紅褐色,無毛;小枝黃紅色,無毛;冬芽卵圓形,紅紫色,有數枚覆瓦狀排列鱗片,通常無毛,稀鱗片邊緣有極稀疏毛。葉片長圓倒卵形、長橢圓形,稀長圓卵形,長6-8(-12)厘米,寬3-5厘米,先端漸尖、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圓鈍重鋸齒,常混有單鋸齒,幼時齒尖帶腺,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側脈6-10對,不達到葉片邊緣,與主脈成45°角,兩面均無毛,有時下面沿主脈有稀疏柔毛或脈腋有髯毛;托葉膜質,線形,先端漸尖,邊緣有腺,早落;葉柄長1-2厘米,通常無毛,頂端有2個腺體或無,有時在葉片基部邊緣有腺體。花通常3朵並生;花梗1-2厘米,通常無毛;花直徑1.5-2.2厘米;萼筒鍾狀;萼片長圓卵形,長約5毫米,先端急尖或圓鈍,邊有疏齒,與萼筒近等長,萼筒和萼片外面均無毛,內面在萼筒基部被疏柔毛;花瓣白色,長圓倒卵形,先端齧蝕狀,基部楔形,有明顯帶紫色脈紋,具短爪,著生在萼筒邊緣,比萼筒長2-3倍;雄蕊多數,花絲長短不等,排成不規則2輪,比花瓣短;雌蕊1,柱頭盤狀,花柱比雄蕊稍長。核果球形、卵球形或近圓錐形,直徑3.5-5厘米,栽培品種可達7厘米,黃色或紅色,有時為綠色或紫色,梗凹陷入,頂端微尖,基部有縱溝,外被蠟粉;核卵圓形或長圓形,有皺紋。花期4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產於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和台灣。生於山坡灌叢中、山谷疏林中或水邊、溝底、路旁等處。海拔400-2600米。

藥材性狀

葉大多皺縮,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呈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6-10cm,寬3-4cm,邊緣有細鈍的重鋸齒,上下兩面均為棕綠色,上面中脈疏生長毛,下面脈間簇生柔毛。葉柄長1-2cm,上有數個腺點。質脆易碎,氣微,味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