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球[民國粵籍將軍]

李振球[民國粵籍將軍]

李振球(1893~1956)字旋空。廣東省興寧新陂人。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十二期炮科、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工兵科畢業。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粵籍將軍李振球 粵籍將軍李振球

1921年任大本營警衛團第二營連長,1923年任粵軍第一師三團三營營長。1926年 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師三十團中校代團長、上校團長。1929年任廣東編遣區第一師一旅副旅長,第五十九師二旅旅長。1931年任第一集團軍第一軍第一師中將師長,1934年12月升任第一軍副軍長。1936年1月授陸軍中將,任廣東第五軍區司令官。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十二集團軍六十五軍軍長,第四戰區前敵總指揮。1941年起任中央訓練團第二大隊附,第七戰區司令部中將高參。1942年夏因病辭職返鄉,墾荒辦學,創設興寧縣立第四中學。1949年移居香港,1956年12月3日逝世。

人物生平

李振球,字旋空,興寧縣新陂區黃沙陂村人。新陂國小畢業後,先後在廣東陸軍國小、湖北陸軍中學、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北洋軍閥段祺瑞部見習排長。民國10年(1921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李由保定軍校同學葉挺介紹任總統府大本營警衛團連長。不久,鄧演達亦以保定軍校同學關係,任用李為粵軍第一師工兵營連長。隨著粵軍第一師不斷擴充,李相繼升任營長、團長、旅長。民國12至15年,隨陳濟棠部參加統一兩廣戰爭。民國16年9月,在張發奎部下任副師長。目擊軍閥自相殘殺,遂意態消極,常說“革命事業無窮大,慷慨悲歌等於零”。轉而與人合股經營實業,先後在廣州沙河和海豐等地承辦築路行車。翌年蔣馮閻軍閥混戰,李復在陳濟棠部下任旅長,跟隨反蔣。民國21年,在贛州奉命率領一個師與紅軍作戰。同時兼任贛州市政公署主任,大規模擴建街道,修築該市第一條公路(至韶關),設立第一個汽車站,開闢贛州公園,在城市建設方面做了不少實事。

民國25年(1936年),李追隨余漢謀反對陳濟棠。民國26年“七·七”事變後,李任國民革命軍第65軍軍長兼廣州警備司令。翌年10月初,惠州城被日軍侵占,余漢謀急令李為前敵總指揮,擔任收容和狙擊任務。不久,日軍一個旅團沿博增公路進犯,被李軍迎頭痛擊,死傷慘重,敗回博羅城。10月下旬,得蔣介石許可,放棄廣州,社會各界憤然譴責。李為替罪羊,被解除軍長等職。此後,他不參加政治活動,長期在樂昌經營農場。其間,還捐款在興寧擴建新陂中學和黃沙陂國小。解放後遷居香港。1956年夏初病故。

參與贛州市建

1932年3月,隨粵軍第一軍進駐贛南。當時第一軍軍長余漢謀駐大余,李振球為第一師師長,駐贛州。直至1936年因兩廣事變, 駐贛粵軍撤回廣東。李在贛州期間,新修了贛余公路,在市內興辦了不少建設。這些建設事業,在客觀上對贛州市的市政建設起了推動作用。1933年4月1日,成立“贛州市政公署”,李振球任主任,直至1936年撤回廣東。歷時三年左右,贛州市政公署的主要任務是“改良市政”,負責市政 工程的規劃、勘測設計,招標、施工監督、資金籌集、處理建設中的糾紛等事項,併兼管公安、消防,可以直接指揮贛縣公安局。贛州市政公署是在特殊條件下成立的一個特殊機構。它不屬縣政府管轄,又不是市政府,其權力卻臨駕於當時的贛縣縣政府之上。

市建目的

其實質性的目的有:

軍事上的需要。當時贛南是全國重要的紅色根據地之一,蘇區中央政府所在地。國民黨政府為了便於調動兵力,加強對紅軍的“圍剿”,遂抱修贛 遂公路和贛余公路。贛余公路由李振球親任工程處處長,1932年5月動工,1934年通車,成為贛粵主要交通要道,

軍需補給需要。隨著公路的建成,市區街道改建,商賈繁榮,為粵軍籌餉廣開財源,

經濟需要。李師駐贛期間,粵商更多、更大規模滲透到了贛州市,幾乎控制了贛州市的經濟命脈。其中有贛州最大的百貨公司一一利民公司,最大的汽車運輸公司一一利通 公司,新興的文化事業一一粵東、中山、新光等電影院(贛州最早的電影院),均為粵商經營,有的公司的老闆就是李振球本人(如利民公司經理盧中堅,即其內弟)。

市建主要項目

三年當中,根據市政計畫,除開馬路、建公園和菜市場,屠宰場、改善消防實施外,還進行了西門口城牆的修理,安裝商用電話、以及籌備恢復發電廠等工作。

(一)開闢馬路

自1933年至1949年的16年中,市區共開闢了27條馬路,總長13.41公里,總面積19.17萬平方米。而1933年至 1935年的三年中,已開闢了15條,共長6.53公里,面積10萬平方米,占總長度的48.7%,總面積的57.2%.各條馬路開闢的情況如下:

⒈至聖路;1933年夏,將青雲街闢為至聖路,長473尺,寬70尺,其中車行道42尺。1934年6月,兩邊商店、人行道,溝渠和車行道全部竣工。車行道為水泥路面,人行道為青磚路面。工料費5,854.7元(毫洋,下同)。

2,公園北路(現北京路):1933年夏,將“由雜衣街經過舊鎮守使地基,橫通至八角井街之一段”,闢為公園北路。長900尺,寬70尺,其中車行道寬42尺,1934年6月全部竣工。車行道為水泥路面,工料費8,355.75元。

⒊陽明路:1933年7月,由天一閣街口起,將經過針巷子、府學前,牌樓街的街道闢為陽明路,長1,380尺,寬70尺,1934年6月竣工,車行道,人行道均為水泥路面,北面人行道長1,015尺,南面人行道長1,234尺,工料費計25,000元。

⒋和平路(現解放路):1933年8月,“自牌樓街口起,經過上棉布街,中棉布街、下棉布街,直達樟樹街與瓷器街相接之行祠廟止”,闢為和平路。長1,160尺,寬70尺,1934年6月竣工,車行道和人行道均為水泥路面。

⒌公園東路(現東北道):1933年9月,自八角井起,至牌樓街口止,闢為公園東路,長1,030尺,寬60尺,1934年6月竣工,碎石路面,南段長630尺,工料費6,000元。

⒍公園西路(現建國路南段與文清路北段):1933年9月1日起“將雜衣街一段路線,計自天一閣起至舊鎮守署門口止,闢為公園西路”.寬70尺,長1,140尺,1934年6月竣工。南端人行道長500米,北段車行道長640米,工料費3,000元。

⒎百勝路(現贛江路)c 1933年11月,“自誠信街口起,經水視窗、左營背,東門大街至東門口”,闢為百勝路,寬60尺,長2500尺。

⒏東郊路:1933年11月, “辟東外大街至馬婆嶺一段”為東郊路, “以駁接贛余路”.;長1,400尺,寬70gq.1934年6月竣工,碎石路面,河堤路段車行道工料費6,000元。

⒐公園南路(現南京路),1934年將木匠街闢為公園南路。長1,140尺,寬60尺,碎石路面,工料費7,000元。

⒑衛府路:在衛府空地上開闢衛府路,.兩邊房屋為擴建公園時,由南京路、鎮署前遷來的民房。1934年6月竣工,長340尺,寬40尺。

⒒菜市路;1934年建,長450尺,寬33尺。溝線長900尺。

⒓壽量路(現中山路):1934年6月,將瓷器街、大壇前、壽量寺一帶,闢為壽量路。長1,800尺,寬70尺,其中人行道寬24尺,預算造價(包括大平路)36,ooo元(人行道11,000元,車行道25,000元)。

⒔大平路(現中山路建春門段):1934年6月開工,長200嘆,寬70尺。

⒕建國路:1935年1月18日布告,自2月10日開始,將州前,考棚街闢為寬70gq馬路,限2月25日拆讓完畢。

⒖西津路;1935年1月18日布告,自2月10日起,將西門大街直至縣前街闢為寬70尺馬路,限2月25日拆讓完畢。

⒗西郊路:由西門經二康廟接吉贛公路。由於沿路沒有商店,經費無處攤派,因此由市政公署報省公路處投資修建。1935年動工。

除完成了以上道路外,1935年上半年還完成了縣崗坡至涌金門(現章貢路)和南門大街(現文清路)寬70尺馬路的測量工作。

二)建設贛州公園

1933年夏,將贛南鎮守署廢解改建為贛州公園,對市民開放。這是贛州市園林建設史上重要的一頁。贛州園林建設的歷史悠久,宮廷園林、私家園林和寺廟 園林都具有一定規模。但這些園林只有士大夫階級享受,一般的平民百姓是很少有機會去欣賞。贛州公園是第一個向市民開放的公園。

1933年在鎮守署舊址上規劃建設贛州公園,內有圖書館,禮堂、體育場,遊戲場、水池和亭台樓榭等建築。當年完成了圍牆、“玉樹瓊花之室”,圖書館、 北路門亭、可憩亭等項目,1933年12月李振球撰寫了《可憩亭碑文》和北門樓匾額《贛州公園》,1934年完成了禮堂、體育場、樂樂亭、南路大門等項 目,公園基本形成。南路大門由余漢謀捐資興建,當時由於“公園北路門亭,東西二路門牆,均已先後建築完竣,惟南路大門,現正值開闢馬路,砌築圍牆,亟應同 時興建,-以壯觀瞻,余軍長特捐鶴俸,為建築南大門之資⑷。”

南門樓額《贛州公園》為余漢謀題(見封三原貌)

改建公園時,舊甓園中的“瓊枝、玉樹,楚楚在目,為保存甓園往績,長留佳話起見,爰修築廳事,仍榜以玉樹瓊花之室”.李振球撰寫了門聯, “扶起春風妙天下,攜來明月問楊州”懸諸壁上,蓋相傳有隋揚帝揚州賞瓊花之說。

按照公園建設規劃,將“公園東南地段之鎮署前33號民房起至37號止,木匠街1號起至15號止,一併劃入建築公園,收歸公有。”並通知“仰各該鋪戶於 二十三年一月十日以前自行拆卸完竣,並來署登記,以憑酌給公地及拆卸遷移費”⑸,這些房屋被安排在衛府空地上,形成了衛府路和菜市路。

大部分房屋保留至今。

公園建設費預計銀元13,100元,由惠和公典及各商幫、會館分攤,1933年7月已收到10,297.5元,12月19日又發出通知,-限1934年2月底繳清。

(三)興建菜市場

根據《市政計畫概要》,從工933年開始,到1935年止,先後共建成6個菜市場。

⒈ 第一菜市場,位於衛府。由於“衛府空地,位於本市中心,毗接繁華地區,面積廣褒”,經市政公署勘定,“將衛府之一部,闢築贛州市第一菜市場”.1933年9月1日,在贛縣商會公開開標,得標造價為6,419.7元,1933年12月竣工。

⒉ 第二菜市場,位於照磨巷口(現地區物資局門市部後院)。當時“測定天一閣暨直接相連之照磨巷等公地,開闢為贛州市第二菜市場”1933年第 三季度建成。10月10日發出通告。“所有毗連該市場附近地段…之商販,限於十月十日起至二十日止,……前來本署報請登記,以便通盤籌劃,先行分配位置, 按照劃定地點,屆時概行遷往營業”並公布了《贛州市第一菜市場暫行簡則》,11月工6日起施行。

⒊ 第三菜市場,位於東郊路,於1934年7月15日開標,確定承建單位。

⒋ 第四菜市場,位於壽量寺。

⒌ 第五菜市場,位於白衣庵(現文清路市保育院)。1935年4月建成,5月4日開幕。

⒍ 第六菜市場,位於涌金門垃圾堆附近,1935年4月建成,5月1日開幕。

(四)新建屠宰場

為了解決城內豬、牛分散宰殺,影響衛生的問題,市政公署規劃在城內建設幾個屠宰場,統一到屠宰場宰殺。並確定利用靈山廟址(現八境公園內)開闢為贛州市第一屠宰場。1934年5月1日開業。屠宰場按照市政公署頒布的《征捐章程管理規則》,實行“招商投承”,由私人承包。直至1949年,靈山廟屠宰場仍然是贛州城內唯一的屠宰場。

相關文獻記載

太史公論李廣、程不識二人將兵,寬嚴各異,程不識刁斗森嚴,薄書繁慶,而敵不得猝犯,李廣則跅馳不羈,與士卒同甘苦,而人樂為效死,故敵亦不能犯,皆為漢之名將。粵籍李振球將軍,其治兵亦有李廣宗風,不斷斷於制式,而所部人自為戰,故有善戰之稱,然亦以數奇見惜。 李為廣東興寧縣人,在陸軍國小第五期肆業時,身體初尚孱弱,每有暈眩之患,時感飄飄然,如在空中旋動,因以旋空二字為別字,非謂旋轉地球也,嗣經鍛鍊日久,健康增進,至保陽學劍時,已無是患矣。初分發山東第五師隸馬良部為見習官,以風土人情隔閡,轆轆不得志,遂辭職南返,服務粵軍,為大總統府警衛團連長,六月十六之變,與洪兆麟部喋血死戰,尤是以勇悍知名,旋入第一師,及國民革命成立時,以殲滅楊劉二軍有功,擢升為十一師三十一團第一營營長,當在第一師為營長時,點名發餉,旋空不耐瑣屑,謂官兵曰:餉銀在此,汝等自行報領,截曠之數,亦一律撥發,全營兵士歡呼雷動,論者以比魏其侯置賜金廊下,任部屬自取,其不私財如是。

第三十一團為十一師主力,自楊劉斁平,專征南路,橫渡雷州半島,驅逐盤踞瓊崖之鄧本殷殘部,厥功稱最,及民十六回師廣州,在湯坑大戰葉賀,旋空皆身先士卒,以功升團長、旅長、師長,復衛命入贛,接防贛州。民二十四年國府銓敘寶施,任官陸軍中將,二十五年由粵省歸政,為軍區師令,適抗戰軍興,編為六十五軍軍長,其時十一師底之部隊,已因團體擴大,幹部人才不復如前健全,一旦面臨對外空前大戰,困難滋多,而精銳健兒鏖戰京滬,為血肉長城者,犧牲殆盡,及敵軍南犯,登入湃亞、士灣,旋空所部已分割使用,不能集中,蒼茫受命為前敵指揮,僅率步兵一連,赴前線未至朱村為敵軍包圍,尤以一連人據險抵抗,從容應戰,幸敵軍不知虛實,始得突圍而出,由是解甲,跡其生平所遇,與李廣之數奇,亦有相類之處,殆宿命矣。

旋空佞佛,閒從僧侶談經,娓娓不倦,在贛州、樂昌均從事種植桐林,未及成功而山河變色,殆非始料所及,為軍師長時,乘火車不坐花車與頭等卡,恆喜乘三等車,又喜葛巾野服與父老話桑麻,人多不知其為部隊中之高級將領也。葉劍英入粵時,使人以鄉誼招之,旋空峻拒,在港生計日細,所置新界之樓,亦廉價售出,年前以病遂卒,身後蕭條,而惹苡明珠之謗,始得大白於世,識之者莫不稱為興寧之聖人,以其生平得忠恕之道,嗚呼!是可風矣。自旋空從軍,而興寧人多奮起,從事戎行,三皮章身者,以七百餘計,其使人嚮慕如此,至於喋血沙場,為國犧牲者,又不知凡幾,旋空身前與友話及,潸然涕下,惜平!異鄉鶴化,無復弓刀自動之義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