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瑞[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李天瑞[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天瑞(1924~1990年),山西省高平縣人,民國13年(1924年)生於普通農家。15歲讀中學時投身革命。民國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抗戰期間,天瑞隨八路軍轉戰太行山區,曾任山西長治犧盟會中心區武工隊員、壺關縣犧盟會協助員。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高平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人物經歷

1949年3月,天瑞隨軍南下,歷任中共福安地委海防部副部長、部長、地委委員。1957年調任中共福鼎縣委書記,任期8年。任內帶領民眾修建吉坑水庫,圍墾秦嶼、屯頭等地灘涂,改造低產田,大力推廣雙季稻。在工地和田頭,他與民眾同勞動共進餐,雖粗茶淡飯亦津津一飽。同時為“吃透下邊情況”,他常跋山涉水深入偏遠山村,了解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後長期在唐美古生產隊蹲點,和民眾一起大搞科學種田。因長年奔波顛躓,他患下腦眩暈症。三年困難時期,他和居民一樣糧食按量供應,不足則代以瓜菜,從不搞特殊化。當時福鼎酒廠宰了幾頭肥豬,廠里送縣委領導每人1公斤肉、2瓶酒,他婉言謝絕。

在“文化大革命”中,天瑞受到批鬥。1970年恢復工作。組織上調他為閩東水電站工程總指揮,雖疾病纏身,但想到能為閩東辦實業,他欣然上任。在工地上,他與500多名民工日夜奮戰,餓了啃塊饅頭,困了披件棉襖打盹。電站建成後,他調任屏南縣委書記。屏南山高水冷,被人稱為“又貧又難”的貧困縣。天瑞舉家赴任。他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到任後病情加劇,常哮喘得夜間不能平臥。一遇病發,他喝杯熱水,吃幾粒藥丸後仍然工作。在6年中,他走遍屏南邊遠山鄉,實地調查研究。他發現屏南資源豐富,人民勤勞,號召全縣人民同心同德改造山河。經幾年苦戰,大片荒山被綠化,不少鄉鎮修起公路,許多農民收入增多,落後面貌大為改觀。

1977年1月,天瑞任中共寧德地委常委兼寧德縣委書記,8月調任中共寧德地委副書記,11月任寧德地區專員、地委書記。職務高了,但他依然心繫民眾。任上,他常帶病走訪閩東山村、海島和鄉鎮,聽取民眾對繁榮閩東經濟的各項建議,親自製訂全區“六五”規劃,重點成立電機、茶葉、蘑菇、長毛兔指導小組。1980年他堅決貫徹中央的決定,在農村實行農業聯產經營承包責任制,同時強調這種承包責任制不是第二次土改分田,制止某些地方“分祖宗山,認土改田”的做法,從而確保農業生產穩健發展。為發展茶葉生產,他總結福鼎縣茶園密植高產的經驗,先是組織全區性的參觀活動,後又在羅源召開的縣委書記會議上直接推廣,使全區茶葉產量至1983年位居全省首位,形成產業優勢。為加速閩東工業發展,他調查福鼎塑膠廠、味素廠、農藥廠、皮鞋廠等地方工業的發展情況,在福鼎召開全區工業會議,推廣該縣自力更生走發展“名、優、特、稀”地方工業新路的經驗,終使閩東某些地方工業產品走俏國內外市場。他重視農業生產,採取一系列扶持措施。任內發動民眾,相繼在福鼎前岐、福安灣塢、寧德西陂塘及大官坂等地各圍墾萬餘畝農田以擴種莊稼。他還力倡廣種雜優水稻,緊抓農田追肥,大種紫雲英。1983年全區糧食產量超過歷史的最高水平。

1983年天瑞調任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雖身在福州,仍心繫閩東的改革開放和發展。他積極參與顧問團的活動,為振興閩東經濟獻計獻策。

在50年革命生涯中,天瑞嚴於律己、廉潔奉公。供職林區屏南時,他對國家木材從未染指;1972年其妻在福州住院動手術,他乘屏南縣委小車前往探望,當即付還車費;1981年其外甥女從山西來寧德謀職業,他認為不符合招工條件,便動員她回家。他艱苦樸素、關心同志和作風民主等優良品格,都是有口皆碑的。

1990年,天瑞視察閩東時因心臟病突發,逝世於福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