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回

李回,字昭度,宗室郇王禕之後。父如仙。回本名躔,以避武宗廟諱。長慶初,進士擢第,又登賢良方正制科。釋褐滑台從事,揚州掌書記,得監察御史。入為京兆府戶曹,轉司錄參軍。合朝為正補闕、起居郎,尤為宰相李德裕所知。回強幹有吏才,遇事通敏,官曹無不理。授職方員外郎,判戶部案,歷吏部員外郎,判南曹。以刑部員外郎知台雜,賜緋。開成初,以庫部郎中知制誥,拜中書舍人,賜金紫服。武宗即位,拜工部侍郎,轉戶部侍郎,判本司事。三年,兼御史中丞。

人物簡介

李回,字昭度,宗室郇王禕之後。父如仙。回本名躔,以避武宗廟諱。長慶初,進士擢第,又登賢良方正制科。釋褐滑台從事,揚州掌書記,得監察御史。入為京兆府戶曹,轉司錄參軍。合朝為正補闕、起居郎,尤為宰相李德裕所知。回強幹有吏才,遇事通敏,官曹無不理。授職方員外郎,判戶部案,歷吏部員外郎,判南曹。以刑部員外郎知台雜,賜緋。開成初,以庫部郎中知制誥,拜中書舍人,賜金紫服。武宗即位,拜工部侍郎,轉戶部侍郎,判本司事。三年,兼御史中丞。

會昌三年,劉稹據潞州,邀求旄鉞,朝議不允,加兵問罪,武宗懼稹陰附河朔三鎮,以沮王師,乃命回奉使河朔。魏博何弘敬、鎮冀王元逵皆具櫜鞬郊迎。回喻以朝旨,言澤潞密邇王畿,不同河北,自艱難已來,唯魏、鎮兩藩,列聖皆許襲,而稹無功,欲效河朔故事,理即太悖。聖上但以山東三郡,境連魏、鎮,用軍便近,王師不欲輕出山東,請魏、鎮兩藩只收山東三郡。弘敬、元逵俯僂從命。幽州張仲武與太原劉沔攻回鶻。時兩人不協,朝廷方用兵,不欲藩帥不和。回至幽州,喻以和協之旨,仲武欣然釋憾。乃移劉沔鎮滑台,命仲武領太原軍攻潞。賊平,以本官同平章事,累加中書侍郎,轉門下,歷戶、吏二尚書。

武宗崩,回充山陵使,祔廟竟,出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大中元年冬,坐與李德裕親善,改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再貶撫州刺史。白敏中、令狐綯罷相,入朝為兵部尚書,復出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卒,贈司徒,謚曰文懿。

野史逸聞

 李回 
唐故相李回,少時常久疾。兄軿,召巫覡,於庭中設酒食,以樂神。方面壁而臥,忽聞庭中喧然。回視,見堂下有數十人,或衣黃衣綠,競接酒食而啖之。良久將散,巫欲撤其席,忽有一人自空而下,左右兩翅。諸鬼皆辟易而退,且曰:"陸大夫神至矣。"巫者亦驚曰:"陸大夫神來。"即命致酒食於庭。其首俯於筵上,食之且盡,乃就飲其酒。俄頃,其貌頳然,若有醉色。遂飛去,群鬼亦隨而失。後數日,回疾愈。(出《宣室志》)
譯文
唐代做過宰相的李回,小時曾得病很久不好。哥哥李軿(píng)為李回請來了男巫女巫,在院裡擺上酒食供果,求神佑助。李回在屋裡臉朝牆躺著,忽然聽見院裡人聲嘈雜,一看,是院裡有好幾十個鬼,有的穿黃衣有的穿綠衣,搶著吃擺設的酒食。過了好半天人們快散去時,巫師想去撤掉桌子,忽然有個人從空中飛下來,左右長著兩隻翅膀。那些鬼怪都嚇得四下奔逃,邊跑邊喊,"陸大夫神來了!"巫師也驚呼,"真是陸大夫神到了!"於是讓趕快重新擺上酒菜,那神就扒在桌上,吃完了菜,又喝酒,不一會兒喝得滿臉通紅,有點醉了才飛走。那群鬼也都消失了。過了幾天,李回的病就好了。

李回改名

唐武宗在位期間,宰相李回,原名李纏,在沒有擔任官職前,曾經屢次參加科舉考試而沒有考中。當年,洛橋有二位占卜人。一位用蓍草占卜,一位用龜板占卜。李回,先問用蓍草占卜的人,說:"我想改換個名子參加科考怎么樣?"回答說:"改名很好。不改名字,始終考取不上。"又問用龜板占卜的鄒生。鄒生說:"你這次參加科舉考試,切記不要改名。你這個名字將要傳播到很遠的地方。然而,考中之後二十年,最後還得改名。現在你已經應了天象,得到以後才能測試出我後邊的話是否靈驗。"李回臨走時,用龜板占卜的術士又告戒他說:"你此去一定會榮列金榜,它年定當重任。但是你擔當重任後,不要跟沒有科舉出身的人鬧矛盾。如果鬧了矛盾以後會結深仇的。"唐穆宗長慶二年,李回考中。到武宗登極繼承皇位時,因為與武宗同名,才換去"纏"字,改名叫李回。李回說:"用蓍草占卜的那個人技藝不行,還是用龜板占卜的鄒生卜的準啊,果然被他言中了。"後來,李回任丞郎,魏在門下省任給事中。一次,三省在一起集會議事,魏謩對李回說:"當年我在京都參加會試,李侍郎任考試官。進京來應試的舉子總計一百零二人,唯獨我你一道試題也沒有考問過。現在我慚愧地位列國家重臣,跟諸位要員在一塊就座啊。"魏謩的這番話,讓在座的重臣要員深感吃驚,都想讓李回退讓一下。李回說:"現在就請你脫去紫袍官服,改稱魏秀才,我馬上再考考你。如果考的不合格,照舊不選送你。看你還怎么用過去的事情責難人?"於是李回開始尋找機會獨握大權。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官員們都敬畏懼怕他。李回終於升任宰相。又過了三、四年,魏謩也由同州升任宰相。而李回卻屢次遭受貶降,奔波在朝外。李回喟嘆地說:"洛橋鄒生早就告誡我了,我是自己找不是呢。這也是命中注定的啊。"

送李回詩詞正文

送李回唐 作者:李頎 知君官屬大司農,詔幸驪山職事雄。 歲發金錢供御府,晝看仙液注離宮。 千岩曙雪旌門上,十月寒花輦路中。
不睹聲明與文物,自傷流滯去關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