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1930年6月20日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市。
195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工作。
1952年9月—1966年3月,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任沙漠室副主任;其中1956年9月—1958年11月,到蘇聯科學院地理所進修自然地理。
1966年3月—1978年5月,在中國科學院冰川凍土沙漠研究所,任沙漠室主任。
1978年5月—1992年3月在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所任所長研究員,兼中國地理學沙漠分會理事長。
1992年3月—1999年8月,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所、地理所研究員。
1999年8月—2001年2月,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兼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副理事長和UNEP全球環境基金會評議組(GEF)專家;防治荒漠化公約中國執行委員會與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南京環科所高級專家顧問。
198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擔任聯合國環境署和亞太經社會聘為沙漠化顧問;世界實驗室沙漠化研究負責人等多項職務。
曾任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所長(1978-1992),中國地理學會沙漠分會理事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沙漠化科學高級顧問,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生態學會理事,國際沙漠開發委員會(IDDC)委員,第三屆國際沙漠開發大會(TIDDC)主席,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學科評議小組成員,中國生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理學會理事,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理事等職,中國沙漠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副理事長,《防治荒漠化國際公約》中國執行委員會高級專家、顧問,UNEP全球環境基金(GEF)評議組專家,《中國沙漠》主編等職。
主要貢獻
開拓了中國沙漠化及其環境工程的研究;奠定與發展了中國治沙工程的理論,並在交通及農田沙害的防治中起到明顯效果。長期從事沙漠及沙漠化研究和實踐,發展了中國的風沙地貌學和沙漠科學,開拓了中國沙漠化及其防治的研究,使沙漠及沙漠化的研究緊密結合國家的經濟建設,在理論和生產實踐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並在國際上占據著整體領先的地位。多次獲得國家和國際研究與實踐獎。他所領導的沙漠研究所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評為“全球環境保護先進單位”,1991年被評為“全國治沙先進單位”,指導並主持了重要的研究項目和國際合作課題,培養碩士、博士50多名。發表論文150餘篇,專著10餘部。
主要著作
“塔克拉瑪乾沙漠風化地貌研究”(與郭垣文合作),《地理學報》,1964年,30卷1期。
《中國沙漠概論》(與吳正合作),科學出版社,1974年。
《沙漠化土地的防治,中國綜合農業區劃》(與劉恕合作),農業出版社,1981年。
《中國北方地區沙漠化過程及治理區劃》(與劉恕合作),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年。
“試論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地區沙漠化土地整治的可能性與現實性”,《地理科學》,1984年,第4卷3期。
《中國沙漠化及其治理》(與劉恕合作),科學出版社,1989年。
《中國沙漠、沙漠化、荒漠化及其治理對策》,中國環境出版社,1996年。
《中國荒漠化(土地退化)防治研究》(與吳煥忠、曹學章合作),中國環境出版社,1998年。
《治沙工程學》(與趙興梁、凌裕泉合作),中國環境出版社,1998年。
科學事業
沙漠化研究
朱震達是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所所長,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他在沙漠科學事業上,已經辛勤耕耘了30多個春秋。
1952年朱震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然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工作。1956年9月,他被派往蘇聯科學院進修深造,在蘇聯的兩年多時間裡,他專心致志,潛心研討,勤奮實踐,他幾乎跑遍了蘇聯中亞遼闊的沙漠地區,取得了大量的可貴的第一手資料,開闊了眼界,鍛鍊了實地考察的才幹,為他今後從事沙漠科學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沙漠化是各個國家沙漠研究的中心問題之一,它關係到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國家和地區,每年約有500到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淪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成了當前乾旱及半乾旱區和沙漠研究中與人民生活環境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
1977年8月,朱震達以中國代表團副團長的身份,出席聯合國奈洛比召開的世界沙漠化會議。在會議期間,他專心收集各國的學術資料,潛心研究沙漠化問題。回國後他根據中國多年來對沙漠研究的情況,認為,沙漠化在中國乾旱及半乾旱地區同樣存在,並直接威脅著草場、農田。因此,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沙漠研究就更應緊密圍繞沙漠化來進行。但是,在當時沙漠化這一概念並不被所有科學工作者所接受,在眾說不一的情況下,朱震達據理力爭,果斷地組織全所主要力量,開展了對沙漠化的調查研究,並與有關生產部門合作進行治理模式的試驗。經過10年的研究試驗,他與劉恕等專家一起,共同完成了國家農業區劃委員會所委託的編寫《中國北方地區沙漠過程及其治理區劃》的專著,獲得了國家農業區劃二等獎。他還與其他學者一起,編制了各個地區沙漠化的地圖。他打破以往封閉式的專業界限,融農、林、水、土、地貌、氣象和製圖等專業,採用遙感監測預測新技術,把綜合考察、定位觀測、定點試驗、典型示範等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基本搞清了中國北方沙漠化(含潛在沙漠化)地區與典型地區的沙漠化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朱震達先後撰寫了13篇重要文章,這些論文指出:在中國現代沙漠化中,由於乾旱、風力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沙漠化面積只有10%左右,而因濫墾、濫伐、過度放牧等人為原因造成的沙漠化面積卻達90%左右。因此合理地進行土地利用,是防止沙漠化的根本途徑;同時,沙漠化最危險的地區,並不在那些大沙漠的邊緣,而是在半乾旱農牧交錯地區,所以整治的重點應放在這些地區。這些研究成果,從巨觀到微觀,從戰略到戰術,都為中國北方農牧交錯沙漠化地區的農牧業發展戰略、治理規劃、不同類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論依據。
朱震達先生還十分重視試驗研究,例如,在充分發揮沙坡頭科學試驗站的示範作用外,先後在臨澤、奈曼等地建立了科學試驗站,形成了各種類型的試驗網路,為不同地區防治沙漠化樹立了典型示範站,推動了大面積研究和治理沙漠化工作的開展。
在沙漠化研究的歷程中,朱震達及其這支隊伍得到了鍛鍊與成長,已取得重要的成果43項,其中《中國沙漠概論》填補了中國沙漠學的空白,還有15項受到國家和省(區)的嘉獎;造就了擁有38位高級科技骨幹的沙漠研究專業隊伍;為沙區農牧業生產單位和三北防護林工程培訓了數以百計的地方科技人才;沙漠所已成為博士生、碩士生授予單位,為研究沙漠化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朱震達在出任沙漠所所長時說:“我們的沙漠研究要立足兩個方面:一是要面向土地沙漠化問題,這是關係到人民生活環境的大問題;二是要看到中國沙漠類型複雜,在世界沙漠中有獨特的特點,因此要以沙漠化為中心,理論聯繫實際,探索出不同類型的治理模式,這樣才能面向世界,同時要根據中國大沙漠的特點,抓住若干基礎問題,才能使我們的科學水平有所提高。我願作沙漠科學道路上的鋪路石,讓後來者踏著它永遠奮進,為人類造福。”
走出“死亡之海”
1959年,中國科學院組織有關研究所,成立了院屬治沙隊,主要對北方地區的沙漠和戈壁進行綜合考察。朱震達被選入這支隊伍並任塔克拉瑪乾沙漠考察隊隊長。塔克拉瑪乾沙漠的總面積為3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性沙漠,這裡沙丘類型相當複雜,環境十分艱苦。從19世紀80年代起,就有不少外國探險家、考古學家、地理學家陸續來到這塊奇異之地,蒐集資料情報,進行考察旅遊、測繪、探險,撰寫了大量傳奇性文章和探險遊記,並把它描繪成“死亡之海”,“不是生物插足的地方”。雄心滿志的朱震達,率領年輕的科考隊伍第一次出征,踏進了塔克拉瑪乾。在維吾爾語中塔克拉瑪乾是進去出不來的意思。是否進去出不來,年青的朱震達無暇顧及,他決心要闖一闖,目的是要揭開“死亡之海”的內幕,研究它的特點與規律,以事實來澄清和糾正一些西方學者種種不科學的論斷,還它的本來面目。
以朱震達為首的治沙隊,在塔克拉瑪乾選擇了風沙最嚴重的坡山地形作為半定位的觀測站。通過連續3年的觀測試驗及考察,積累了風沙移動的資料,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質地表因子,風沙流結構和沙丘形態的變化規律。
在“死亡之海”奮鬥的3年裡,他們深入到了沙漠中的克里雅河下游三角洲,深入到離沙漠邊緣200公里的喀拉屯古城、尼雅城進行野外考察和定位半定位的觀測試驗,蒐集了很多環境變化的寶貴資料,終於完成了塔克拉瑪乾的考察任務,滿載成果,隊伍整齊地走出了“死亡之海”。
走向世界
朱震達主張“博採各國之長為我所用,以我之長為國爭光”。1978年以來,他依靠自己的優勢,利用各種機會,多渠道地開展國際學術交往。通過聯合國環境署和開發署,第三世界科學院,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先後與40多個國家進行了學術交流。並與日本、聯邦德國開展合作研究,與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亞太地區經濟社會等組織舉辦了多次國際沙漠化培訓班,沙漠化討論會等活動。在聯合國環境署沙漠化總評中指出:中國沙漠化治理是第三世界國家的榜樣。並擬定在中國籌建國際沙漠化研究中心。1985年,朱震達被第三世界科學院選為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