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眉君

朱眉君[清]字鑒成,四川富順人。善詩詞,書法雋永。

簡介

朱眉君,[清]字鑒成,四川富順人。善詩詞,書法雋永。著題鳳館集。《益州書畫錄補遺》。

人物生平

朱眉君,名鑒成(1820---1874),富順縣九講鄉(今屬自貢市)人。出身於一個科舉不斷的書香之家。他自幼聰敏好學,博聞強記,在祖父朱腕(乾隆舉人)的親自教養下,煉成極深厚的經、史、文學功力。他性格豁達,不慕功名,寄興於詩酒山水之旬,古風和歌行長詩尤為所長。青年時代,他的詩詞已為蜀中名家所注目,譽為川南朱才子。鹹豐初年,著名學者何紹基四川學政(教育行政長官), 府主持府考時發現了才華橫溢的年輕秀才朱眉君,大喜過望,破格聘為學政署幕僚。此後,朱眉君有機會與何紹基唱和並承受指點,學問更臻成熱。鹹豐四年(1854年), 黃宗漢來任四川總督(最離軍政長官),深慕朱眉君的品行和學問,遂聘為記室(秘書),朱就成了代總督捉刀的高級幕僚。鹹豐七年(1857年),黃宗漢調任京兆尹(首都市長), 朱隨之赴任,仍為記室。同年12月29日(冬月十四),英法侵略軍聯合攻陷廣州,玩敵喪師的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侵路軍俘虜,送往印度加爾各答關押。舉國震驚,清廷急命黃宗漢為欽差大臣、兩廣總督通商大臣,全權處理廣東危機,朱眉君遂隨黃南下,參與運籌。
在廣州人民抗英鬥爭的愛國主義精神鼓舞下,朱眉君寫了一篇主張發動廣州人民反攻廣州,打敗英法侵略者的軍事論文《上粵督黃制軍書》。殊知黃宗漢並非朱眉君想像中的那種挽狂瀾於即倒的棟樑之材,他雖然採納了朱眉君的意見,但“內畏民岩(危險),外怵強敵”,再加上林則徐“擅啟邊釁”的罷官充軍的下場,使他不能也不敢有所作為。大失所望之餘,朱眉君懷著痛苦的心情寫下組詩《擬老杜諸將五首》 , 用憤怒的詩句“隆時宰相羞下筆,下國愚民合賦詩。竭力優柔成殺運,才教草竊抗王師。”無情鞭答了尸位素餐、腐朽無能的當權人物,熱情歌煩了廣東人民愛國抗英鬥爭。這時正值他哥哥朱拒成由四川赴任廣東省文昌縣知縣,他辭去總督府幕職,隨兄赴任,順便遊歷廣東海南各地。在認真調查了原兩廣總督葉名琛昏庸誤國,坐失良機,造成國土淪喪和英法聯軍侵略暴行真象之後,他創作了著名的歌行體史詩《漢陽相公行》。
鹹豐十年(1860年), 他決計結束依附大官僚生存的幕僚職業(在晚清,這種職業的前程是極大的)回四川參加鄉試,想憑科舉出身獲得正式官職為國效力。同治三年(1864年)他中了舉人,很快地被選任北京內閣中書舍人(皇帝的秘書班子),約十年後病故予任所。
朱眉君先生生活在帝國主義列強入侵,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屈辱時期,身歷目睹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廣州失陷,封疆大吏被俘、大沽天津失陷、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的全過程。他憤恨清朝改府的腐敗無能,對投降政策帶來的嚴重後果痛心疾首,但又不敢違逆封建倫理去批評皇上,他只能把這一切責任歸罪於食君之祿不忠君之事的昏庸無能的當朝大臣們。在憂國憂時的心情支配下,他憤怒地唱出了:“敢道是非無信史,欲明功罪仗微詞。”很明白,他在這一時期創作的詩歌,都是為了存史這個目的而寫作的。同治初年,他的詩集《題鳳館集》刊行後,一時風靡京師,人皆以先睹為快。當代文壇名人趙清源、顧子遠在詩集的序文中說:“朱眉君之恢瑰,力追正始,筆力千秋,此不待怨衍傳也。”《富順縣誌》人物誌中也說他“每作詩文,皆關當世利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