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尖鎮位於浙江省東北部的東海海域,舟山群島的東南部,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陸域面積72平方公里,是舟
山第五大島,屬北亞熱帶緣季風海洋性氣候,全年四季分明,溫和濕潤。朱家尖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位於朱家尖西北部的舟山民航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南京、廈門、晉江、濟南、汕頭等10多條航線;北與普陀山相距1.35海里,從普陀山乘快艇五分鐘就可抵達朱家尖;西與世界著名四大漁港之一沈家門漁港間隔只有1公里,一座跨海大橋把朱家尖與沈家門(以及整個舟山本島)連線在一起,從杭州、上海、寧波等陸路來的遊客可以直接驅車進入朱家尖。朱家尖是舟山群島核心旅遊區域“普陀旅遊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名稱由來
朱家尖古稱“福興山”、“馬秦山”,唐稱“頂岸山”(唐大和上東征傳),明嘉靖戊午(1558)稱“烏沙懸島”(《籌海圖編》載:春二月……倭船泊普陀小道頭,參將張四維且戰且逐,走烏沙門外洋,登烏沙懸山,烏沙懸山即朱家尖也),嘉靖42年(1564)《定海縣誌》始稱“朱家尖”,據傳為最早住民朱姓而名。(編者註:舟山海島多以峙命名,如馬峙、盤峙、長峙、魯家峙、蝦峙等,舟山方言“尖”“峙”音近,疑“尖”為“峙”誤)。朱家尖島在唐代稱為頂岸山,宋代稱北沙山,元朝時稱為馬秦山,從明朝開始有"朱家尖"的名稱,在觀音傳奇故事中又稱佛渡島、福興島。古代朱家尖航道是中日韓三國商人海運航行的主要通道,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出口。朱家尖北部海域的新羅礁在唐代鹹通年間觸發了一段"不肯去觀音"的神奇故事,從此,朱家尖與普陀山的關係逐漸加深,清朝把朱家尖劃給普陀山作為其後方供養地,提供衣食等多種供給,普陀山才得以發展成為"五百叢林,三千僧眾"的觀音聖地,成為舉世聞名的佛教名山。
歷史
朱家尖島歷史悠久,根據西岙兵船灣出土的石戈等文物測算,已有4000餘年文明史。元朝大德五年(1301)起,朱家尖島成為普陀山廟產的一部分,普陀僧侶的給予養基地,普陀山僧人在朱家尖島設廟建庵,兩面三刀島關係日益密切,成為姐妹島。朱家尖歷史文化內涵豐富,歷史遺蹟眾多。建造歷史文化景點,讓遊客重溫古戰場的硝煙,重登烽火台,科考古木層等活動,可以增強吸引力,提升朱家尖景區的檔次。朱家尖蜈蚣峙山(石牛山)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蹟。山的西部,有明代抗倭水師營地遺蹟,有“廉泉”等水井遺蹟;山頂有烽火台,也有劉伯溫墳;南部,原有福興島石刻。在蜈蚣峙(石牛山)的西面有一條海港叫石牛港,在二十世紀中葉之前一直是風動力帆船的航道,是古代中日韓三國商人海運航行的主要通道,被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出口。石牛港的北口有一座礁石叫新羅礁(海鷗礁),在唐代觸發了一段“不肯去觀音”的歷史,日本僧人慧鍔和新羅(韓國)商人從五台山帶來觀音聖像,歸國途中,觸新羅礁,留像於普陀山,並逐漸形成觀音道場的歷史。朱家尖歷史文化景點首選蜈蚣峙山,擬恢復和重現歷史古蹟,建造紀念公園。朱家尖已知有4000餘年的文化歷史,包括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今日漫長的歷史背景,朱家尖還有很多歷史遺蹟,包括宋朝大青山的碧雲庵、明清代烏沙門古戰場等。此外,在朱家尖還發現了距今8500—6200年的古木層埋藏。
經濟發展
工業:朱家尖工業以水產企業為重點,以化工企業、旅遊商品開發、船舶修理等產業為輔,現有1億以上資產企業1家(舟山晟泰水產有限公司),銷售產值500萬以上規模企業9家,同時擁有有外貿出口自營權的企業5家,2005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73億元,其中水產品精深加工產值達2.07億元,占全鎮工業經濟總產值的43.8%,工業性投入4100萬元,創歷年之最。
農業:朱家尖鎮穩定傳統農業,大力發展效益農業。全鎮現有農業保留地9682.67畝,是建設用地2816.8畝的3倍多;農業村19個,是8個漁業村的一倍多。主要出產朱家尖特有的“牛角灣桔子”、“東沙花生”、“朱家尖佛瓜”。2005年全鎮農業產值為2300萬元。
漁業:朱家尖鎮擁有捕撈作業船和輔助船隻共466艘。捕撈作業船有對網船72艘,單拖船179艘,溜網船98艘,深水溜網船2艘,機拖蝦船36艘,帆漲網船1艘,小機釣船46艘;輔助船隻是漁運船32艘。2005年全鎮漁業總產量45560噸,漁業總產值5.12億元。
現在朱家尖擁有灘涂養殖2000畝,專養泥螺、海瓜子、蚶子;圍塘養殖2000畝,專養蝦、蟹、貝類和魚;淺海養殖1500畝,專養黃魚、美國黃魚、盧魚、銅盆魚和牡蠣。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從93年開始進行養殖的梭子蟹、83年就開始的日本對蝦和貝類產品。日本對蝦2500畝,產量平均100噸/年,產值600萬左右;貝類每年產量200噸左右,產值120萬元。朱家尖是浙江省梭子蟹之鄉,2005年全鎮梭子蟹養殖面積4500畝,養殖總產量5500噸,產值2.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