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工作是由被評學校自我評估、專家組現場考察和學校整改三個階段構成的。自評工作階段是指從教育部確定對學校進行評估並明確了專家組進行考察的大體時間開始到專家組進校考察前的這個時間;學校整改階段是指從專家組進校考察結束後的一年時間;中間則是專家組現場考察階段。這三個階段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過程,不能認為只有專家組現場考察才是評估。從評估工作的三個階段來看,“迎評”的提法是不準確、不恰當的。因為從教育部確定對學校進行評估並明確了專家組進行考察的大體時間開始,被評學校就已經進入了自評階段,也就進入了評估工作,再提迎接評估,從邏輯上是不準確的。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這種提法實際上是只把專家組進校考察看作是評估,而沒有把自我評估和整改也看作是評估,更沒有認識到自我評估還是評估三個階段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基於這種認識,所謂“迎評”,實際上就把整個自評變成了迎接專家組考察,甚至是變成了應付乃至對付專家組考察,而不是認真貫徹教育部提出的20字評估原則,不是認真總結辦學指導思想和教學工作的思路,不是認真找準學校的定位,不是扎紮實實地搞好教學基本建設、教學管理和教學改革。這無疑會給評估工作造成危害。因此,希望各學校不宜使用“迎評”這個提法,還是提“以評估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為宜。當然,也希望學校提出一些符合科學評價觀的、能鼓舞師生員工努力搞好教學評估工作積極性的、人文化的口號,以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評估工作中去,並逐步建立起先進的、科學的評估文化,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大學”、“創建真正讓人民放心的優秀教學工作”、“為建設優秀的教學工作添磚加瓦”、“提高教學質量人人有責”等等。
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自我評估1.自我評估是整個評估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
首先,在評估的三個階段中,自評的時間最長,在建設、改革與管理中能做的工作最多,能取得的實效也最大、最明顯。
其次,最了解學校教學工作狀況的還是被評學校自己,而不是專家組,只有被評學校認真搞好自評,才能準確地找到學校教學工作的成績、優勢與特色,也才能找準學校教學工作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並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也就是說,只有認真搞好自評,才能充分發揮評估的診斷功能;
最後,專家組在進校前通過認真審閱學校的自評工作報告,已初步了解了學校教學工作以及評建工作的基本情況,獲得了學校教學工作的大量信息,並形成了初步的判斷,其進校考察及對學校的教學工作進行評價,是在學校自評的基礎上進行的,也就是說,學校的自評工作為專家組進校考察奠定了基礎。
因此,自評是整個評估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自評是整個評估工作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自評的質量就決定了評估工作的質量。
2.學校在自評階段的主要工作的任務。
⑴ 學習教育部有關評估工作的檔案及評估方案;
⑵ 分析學校教學工作的歷史與現狀;
⑶ 制定自評期間建設計畫,分解評建任務;
⑷ 針對問題,根據計畫進行改進,進一步理清辦學指導思想和教學工作的思路,找準學校的定位,抓好教學基本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
⑸ 撰寫自評報告,準備評估背景材料。
關於自評報告與背景材料,這裡需要說明兩點。
第一,與往年的評估工作相比,今年對自評的要求有所改變,要求學校只提供一份寫實性的自評報告,不再另外寫自評依據和特色報告,而把這兩部分相關的內容揉到自評報告中。同時,要求學校不對各項指標及觀測點提出評估等級,也不提出自評結論的等級。
自評報告的主要內容應該包括:學校概況、評建工作情況、學校教學工作的主要成績與經驗、學校教學工作的特色、學校教學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及對策。
對自評報告,要求堅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搞“包裝”;在文字上要儘可能精煉,不要寫成一本書;在裝訂上要從簡,不要搞那種精美的藝術印刷,不要搞精裝。
第二,對於背景材料,要處理好材料與工作的關係:材料應該是在教學工作過程中產生的,應該是教學工作的自然結果,應該是對教學工作的反映。背景材料要有針對性、層次性、原始性和真實性。
所謂針對性,就是背景材料要針對學校對“三個符合度”的判斷,與此無關的材料不要放在背景材料中。“三個符合度”是評估的精髓,提高“三個符合度”是評估的主導思想。根據針對性的要求,在能講清學校“三個符合度”的前提下,背景材料越少越好,越精越好。學校要努力克服自評工作中整材料和材料過多以致材料成災的情況
所謂層次性,就是材料要層次分明。材料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材料是自評報告,它的作用主要是讓專家了解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情況,使專家看了以後能對各項指標和觀測點以及學校教學工作的整體做出價值判斷;第二個層次的材料是背景材料,它的目的是支撐自評報告所反映出來的學校對自身教學工作及各項指標和觀測點的評價;第三個層次的材料是備查材料,如畢業設計(論文)、試卷等,供專家組隨時抽調審閱。
所謂原始性,就是要求背景材料儘可能是原始材料,不要做二次加工,最好就是學校教學檔案中的有關材料。
所謂真實性,就是背景材料應該是真實的,應該是學校教學工作真實情況的反映,要堅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要整虛假的材料。
我們希望學校把背景材料的準備同學校教學檔案的規範建立與積累結合起來,也就是說,背景材料就來源於教學檔案,不要離開教學檔案另外為評估刻意搞一套所謂的自評背景材料,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減輕了自評的工作量。我們非常希望通過評估,學校能建立起符合教學規律、符合校情的教學檔案規範制度。
在準備背景材料的過程中,學校要正確理解“以評促改”和“以評促建”,要尊重歷史,尊重事實,不弄虛作假,不搞“包裝”。有的學校把以往質量不高或不規範的材料(如學生的畢業設計、試卷等)重新修改、加工,其實這是不對的,嚴格地講是弄虛作假。
3.在自評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⑴ 要認真學習教育部有關檔案和評估方案
通過學習教育部的有關檔案,掌握評估的目的、意義、評估的工作方針與原則,樹立正確的評估觀。評估是手段,建設與改革是關鍵,改進與提高才是目的,不要搞錯這三者的關係,不要錯誤地把評估本身作為目的,為評估而評估,為獲得好的結論而評估。
學校要通過學習評估方案著重掌握它的精神實質。一方面學校要掌握每一項指標的精神實質,找到隱含在指標背後的深層次問題,即指標所反映的教學工作的重要特徵與屬性,在此基礎上掌握指標的內涵與標準;另一方面,任何一個評估方案都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教學工作的所有特徵與屬性都反映出來,而只能反映教學工作主要的特徵與屬性,因此,方案中的各項指標是、也只能是教學工作的主要觀察點,因此,在學習方案時要注意指標之間的有機聯繫,不要把一項一項的指標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通過這種聯繫,掌握方案所力圖反映的教學工作的基本規律。
⑵ 防止按照評估指標體系的各級指標簡單地分解任務
很多學校在接到評估任務後,立即將各項指標的自評任務分解到各單位、各部門乃至個人。這樣做是不妥的,很容易形成將指標割裂和簡單地對號入座的狀況,難以抓住深層次的本質問題,因而也就難以從根本上有效地提高教學工作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應該在認真學習教育部有關檔案和評估方案、掌握其精神實質和分析學校教學工作的歷史與現狀的基礎上,再制定評建工作計畫、分解任務。這樣,各單位、各部門在進行評建工作時,就是從學校教學工作的整體與全局的高度出發進行的,就防止了上述問題的產生。
⑶ 回顧辦學的歷程,歸納、總結辦學指導思想
我們希望學校在自評過程中能發動廣大教職工特別是廣大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包括一部分已經離退休的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以及學校的老領導),認真回顧學校的辦學歷程,通過歷史的回顧,討論、歸納、總結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和教學工作的總體思路,找準學校的定位。通過這種討論、歸納和總結,使全校絕大多數教職工形成共識。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一段精煉的、具有學校個性的文字表述。這段文字,不是為了給專家組看的,而是為了便於廣大教職工掌握並成為共同的行動指南。這段文字,應該是在充分討論、歸納和總結的基礎上產生的,不應該是少數人閉門造車編出來的。
對於辦學歷史比較長的學校,還希望通過這種討論、歸納和總結,挖掘出學校在長期的辦學歷史進程中通過實踐積累和積澱形成的教學工作乃至辦學的特色,並發展和發揚光大之。同樣,要防止由少數秀才閉門造車冥思苦想來編造“特色”。
我們希望,通過總結辦學指導思想與教學工作的特色,能逐步建立起學校良好的企業文化,這對於學校長遠的改革與發展來說,將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⑷ 注意從巨觀上、整體上把握自評工作,防止單純對照指標、簡單對號入座
方案中的各項指標是有機聯繫的,評估工作具有整體性和全局性,所以在自評中要注意從巨觀上、整體上把握自評工作,從巨觀上、整體上對學校的教學工作進行分析和評價,從巨觀上、整體上進行建設與改革。在自評工作中,要堅持按照評估標準進行,做到嚴格要求、實事求是。
⑸ 把自評工作與日常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內容與教學工作的內容是高度一致、完全一致的,不存在離開教學工作的另外一套所謂的評估工作內容。教學工作的內容,歸納起來就是在正確的辦學指導思想指導下,抓好教學基本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簡單地說就是1個前提(辦學指導思想)和6個字、3件事(建設、改革、管理)。因此,要把自評工作與日常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不離開抓好教學工作去另外搞一套所謂的“自評工作”,在自評工作中,就是要把評估作為加速器和槓桿,解決一些平時應該解決而難以解決的問題,來促進教學工作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另一方面,把評估背景材料的準備與教學檔案的規範建立與積累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背景材料就來源於教學檔案,而不另外準備所謂的“評估材料”。
我們希望學校能通過自評總結過去、分析現在、規劃未來,把自評的過程變成建設與改革的過程、變成改進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千萬不要把自評過程變成整材料甚至是編材料的過程。
(二)專家組現場考察
1.專家組現場考察的工作任務
⑴ 專家組在學校自評的基礎上,進一步印證、補充、覆核學校教學工作的信息、資料與數據,按照國家的教育價值觀及價值標準,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進行判斷;
⑵ 進一步發揮評估的診斷功能和形成性作用,與被評學校一起分析、討論教學工作,一起總結辦學的成績、教學工作的優勢與特色,一起找出薄弱環節與問題,幫助學校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專家組成員同時具有專家、朋友和學生三重身份,每一位專家應該努力成為高水平的專家、學校真誠的朋友和虛心的學生。
2.專家組進校考察的程式
⑴ 前期調研考察;
⑵ 專家組成員進校考察前必須接受培訓,至少要按時參加專家組現場考察工作預備會,熟悉評估方案中各項指標的內涵及評估標準,並詳細審閱學校的自評材料。專家組要了解進校考察的前期調研情況,充分做好考察的準備,提出考察重點,制定工作計畫,明確專家組成員的分工;
⑶專家組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對被評學校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實地考察,考察的主要方式有參觀、聽課、走訪、座談、問卷、查閱資料、綜合素質與綜合教學效果檢查等;
⑷專家組交流考察情況,討論考察意見;
⑸專家組成員在了解全面情況後,獨立思考,在綜合判斷的基礎上自行評定各指標及觀測點的評估等級,交秘書密封,報上級有關部門匯總;
⑹專家組在完成進校考察工作後,召開考察情況通報會(具體參加人員、範圍可由專家組與學校協商決定)。專家組組長代表專家組通報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考察意見,專家組成員就個人所接觸的考察範圍發表個人的意見。
關於前期考察工作,還需要作進一步說明。
在專家進校考察前,教育部還要組織前期考察工作,對學校進行必要的問卷調查,抽查學校的畢業設計(論文)和試卷,組織同行專家評審,然後由秘書對問卷和畢業設計(論文)與試卷的評審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在現場考察期間,秘書將統計分析結果向專家組匯報,並在適當的時候向被評學校反饋。
徵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在專家組現場考察中,全面取消專家組進校後的基礎課程或主幹課程的閉卷測試,但是,專家組會採取各種方式(如課堂討論、座談、考察實踐動手能力等)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教學效果。
3.學校在專家組現場考察階段的工作任務
⑴ 為專家組考察提供必要的工作與生活條件,主動提供必要的工作材料,如課表、機構設定、教師名冊、管理人員名冊、學生名冊等。
接待專家組希望從簡。考察期間,專家組原則上住學校的招待所,在學校就餐。
⑵ 及時提供專家調閱的材料。
⑶ 實事求是地回答專家所要了解的情況及問題。
⑷ 遵守必要的工作紀律,如在正式考察期間不搞宴請等和其他與考察工作無關的活動、不邀請專家舉辦講座、作學術報告、不組織旅遊,不贈送禮金、禮品等。
⑸ 學校對專家組的工作規範和紀律進行監督。
(三)學校整改階段
評估工作的第三個階段是整改。無論評估結論是什麼,都要進行為期一年的整改。整改的任務是:根據教育部正式下發的專家組考察意見,有針對性地對學校的教學工作進行整改,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學工作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並為學校的進一步改革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要求被評學校在專家組現場考察結束後,儘快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遞交整改方案;一年的整改結束後,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呈報整改情況報告。
在整改工作中被評學校應該認真領會專家組考察意見和專家個人發言的精神實質,進一步分析學校的教學工作,從巨觀上、整體上把握整改工作,防止就事論事。
二、評估過程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為了搞好評估工作,特別是為了搞好自我評估,提出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認真學習國家關於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教育教學改革的走勢和教育部有關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檔案和評估方案
開展教學工作評估的最終目的是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掌握教育教學規律,了解國內外教育教學改革的走勢;要搞好教學工作,還必須依法自主辦學,所以,學習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有關的法律法規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更直接的,因為是搞教學工作評估,所以要學習好教育部有關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檔案和評估方案。搞好這些學習,是搞好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前提。通過學習,不僅要準確理解每一個指標的和內涵以及整個評估方案的精神實質,更要加深對評估目的意義的認識,真正認識到評估是手段,建設與改革是關鍵,改進與提高是目的。對這一點,不僅要求學校的廣大教職工認識到,更重要的是,學校的領導和直接負責評估組織工作的同志首先要認識到;不僅要停留在認識上,還要真正落實到評估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使自評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地進行並取得切切實實的效果。通過學習和宣傳還要使學校教學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學校的黨政一把手更好地明確和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使各單位、各部門和全體師生員工認識到教學工作評估的對象是學校,是學校具有全局性與整體性的工作,與學校各個單位、各個部門和全體師生員工都有關,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全員參與。
(二)端正態度,調整心態
在學習的基礎上,建立端正的態度和良好的心態是搞好教學工作評估的又一重要前提。
所謂正確的態度,就是在整個評估過程中,特別是在自評過程中要堅持標準、嚴格要求、實事求是、講求實效,不能降低標準、放鬆要求,尤其要反對弄虛作假,反對搞形式主義、搞花架子。
所謂良好的心態,就是要以平常心、自然態對待評估,即以平常心正確對待評估的結論,既要以搞好教學工作的實際行動和成果爭取好的評估結論,又不過分看重、不刻意追求好的結論,更不能用不正當的方法和手段騙取虛假的“好”結論;要在自然的狀態下接受專家組的考察,不要為評估打亂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不要搞“包裝”,不要給專家組以假象,以便使專家組能獲得真實的信息,做出準確的判斷,有效地幫助學校進一步搞好教學工作。這裡要特別指出,不要揣摩專家如何進行考察,特別不要揣摩專家組如何檢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綜合教學效果,更不要為此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準備,甚至不惜打亂正常的教學秩序。
當前的本科教學工作評估中,確實有的學校存有著不端正的態度和不健康的心態。如把獲得最好的評估結論變成追求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標、用不正當的方法和手段對付專家組以求得最好的評估結論、攀比的心理、僥倖的心理、急於過關的心理、焦躁的心理、從眾的心理等等。這些不正確的態度和不健康的心態反映在評估工作的許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是反映在不正確的口號與工作方針上。例如,很多學校在自評中提出了“保良爭優”的口號。其實,這個口號是不正確的。一方面,從客觀上講,優秀只可能是少數,不可能都是優秀,也不可能多數都是優秀。不認真分析自己教學工作的實際狀況,片面追求優秀的結論是不正確的;另一方面,優與良是建出來、創出來的,不是爭出來、保出來的,也不是評出來的。去爭、去保,也是不正確的。在這個口號下,一些學校在自評中採取了不恰當的工作方針,不是先收集學校教學工作的信息、資料與數據,然後進行系統深入的分析,對照國家的教育價值觀和評估的標準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評價,而是先定下結論等級,然後按這個等級來整材料,材料整好了,學校領導感覺達不到預先設定的等級,就向具體搞評估的同志發脾氣,說這樣的材料還想“保良爭優”?要求重新整材料。這就完全搞錯了材料與工作的關係,實際上是讓有關同志不要再講實事求是,而是根據一定的調子編材料,這顯然是錯誤的。還有的學校從接到評估任務到專家組進校只有短短的兩三個月的時間,但是學校領導不是要求實事求是地反映前三年教學工作的實際狀況,而是提出了在這短時間內無法實現的目標和任務。不僅被評學校要調整心態,省(市、自治區)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也要調整好心態。有的省(市、自治區)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給被評學校施加不適當的壓力、提出不切合實際的目標要求,就是心態不健康的表現,是不對的。此外,還有不少學校還在自評等級上定出了這樣的方針,儘量把各項指標的等級都評得很高的,甚至都評成A, “頭戴三尺帽,不怕砍一刀”就是不健康心理的一種反映。
需要特別說一下的是有的學校存在的攀比的心理和僥倖的心理。
在評估結論上攀比,兄弟院校評了優秀,我也得評上優秀。沒有評上優秀就好象是不合格一樣,好像是被霜打蔫了一樣。在材料上的攀比,你搞50盒材料,我就要搞100盒;你的自評報告些了40頁,我就要寫50頁;你的自評報告是藝術彩印的,我就搞精裝的。結果,材料越整越多,自評報告越寫越厚,印刷質量越來越高級。在接待專家組的規格上也要攀比,你讓專家組住三星級賓館,我就要安排到四星級,好像接待的規格越高,表明學校越重視評估工作,也越容易贏得專家的好感因而能得到好的結論,因此,很多學校到已經考察過的學校去學習,一個重點內容就是學習如何接待專家組。這些都是攀比心理的反映。
懷著僥倖的心理,搞些小動作,甚至弄虛作假,希望不被專家組發現而取得好的評估結論。其實,走的學校多了,看的也多了,學校搞假的,專家一般會看得出來的。在合格評估中,不是有的學校在通過了評估並領了合格證以後,又被揭發出在專家組現場考察時學校領導有組織的作弊,結果被收回合格證嗎?因此,這種僥倖心理是要不得的。
這些不端正的態度,不健康的心理和錯誤的工作方針,都會給評估工作的健康開展帶來危害。直接的危害是影響自評結論的準確性,影響自評的質量。從某種意義上說,自評的質量就決定了整個評估的質量,因此,這些不端正的態度,不健康的心理和錯誤的工作方針造成的後果必然是影響評估工作的質量,使評估產生誤差,即評估的結果不能真正反映國家的教育價值觀,從而給教學工作帶來錯誤的導向,使評估工作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使評估變為形式主義、走過場,變成沒有實效的勞民傷財的運動。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複雜,包括對評估的認識不端正、當前嚴重存在的 浮躁的情緒、黨風與作風不正對教學工作評估的影響以及評估工作本身及評估指導中的不恰當等。在評估中必須防止和克服各種不端正的態度和不健康的心態。我們希望通過加強學習和準確地做好宣傳工作認真解決好這個問題。
(三)把評估工作與日常教學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用評估作為促進教學工作的加速器和槓桿
因為評估工作與教學工作的內容是高度一致、完全一致的,所以自評過程應該就是在理清辦學指導思想、搞好學校定位的前提下扎紮實實地抓好教學基本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過程,不要離開日常教學工作去刻意地另外搞一套所謂的“評估工作”,不要折騰基層。但是,要抓住評估這個機遇,把它做為促進教學工作的加速器和槓桿,解決一些在平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如領導對本科教學工作的重視、學科專業結構的調整、教學條件的改善、實驗室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使教學工作真正上台階、上水平。
還要注意把評估背景材料的準備與規範的教學檔案的建立與積累結合起來,不要刻意地為評估另外搞一套評估材料。
(四)對二級教學單位進行評估及對學院的材料要求
近年來,不少學校在自評過程中,要求二級教學單位也按照學校的規格整理一套完整的評估材料。我們認為這是不對的。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客體是學校而不是二級教學單位。我們希望不要在評估過程中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二級教學單位在自評工作中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更加扎紮實實地抓好本單位的教學工作(即落實好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及定位,搞好本單位的教學基本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支持學校搞好學校教學檔案的建立與積累、做好專家走訪本單位的準備。不要要求二級教學單位也整理一套評估材料,那是勞民傷財而沒有實效的工作,事實上,專家組也不可能去看這些材料。
當然,如果從加強學校對二級教學單位本科教學工作的巨觀管理、調控與指導出發,按照學校的規範要求,定期對二級教學單位進行評估,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學校的教學質量保證與監控體系,則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要求二級教學單位準備必要的材料也是無可非議的,但是,這決不意味著要求在國家評估的過程中要求二級教學單位也與學校一樣準備一套評估材料。
對二級教學單位的評估是必要的,但是要慎重。第一,這種評估應該是準備長期堅持下去的,是要形成制度並納入學校教學質量保證與監控體系中的,不要專為迎接國家評估而對二級教學單位進行評估;第二,不能直接套用國家對學校的評估指標體系,而應該參照其精神,根據二級教學單位教學工作的規律和學校對二級教學單位教學工作的要求,另外製定適宜的指標體系;第三,周期不宜過短,不要讓二級教學單位負擔過重,不要讓他們感到是在折騰他們,而要使他們感到有收效、願意進行評估。
正確處理硬評估與軟評估、硬體建設與軟體建設的關係
在評估工作中,既要重視硬評估,更要重視軟評估。這是由於,在教學工作中,雖然有不少特徵與屬性具有明確的數量概念,即是精確的,但是,更多的特徵與屬性沒有明確的數量概念,或者說在數量上是模糊的。對這兩種不同的特徵與屬性,要採取不同的評估方法,對前者,應採取硬評估,即定量的評估,對後者,則應該採取軟評估,即定性的評估。如果對本來是模糊的特徵與屬性,硬要進行硬評估,則評估的結果必然反而是不科學的,而用軟評估,結果才有可能是科學的。正因為這樣,國際上近年來對軟評估越來越重視,如評估的發展方向之一---發展性評估就是以軟評估為主的,而目前評估發展的另外一個方向---準則評估則就是一種無指標的軟評估。我們在評估工作中,也應該處理好硬評估與軟評估的關係,在重視硬評估、不放棄必要與可能的硬評估的同時,要更加重視軟評估,努力搞好軟評估。但是,近年來我國存在著片面強調硬評估、片面強調量化的問題,不少學校在評估中只重視硬指標,不重視軟指標,甚至認為軟指標沒有標準、不可操作,在軟指標的自評上因為認為專家無法評價而採取儘量給出高的自評等級的錯誤做法。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之所以要特別重視軟評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從某種意義上講,硬評估主要反映了一所學校硬體建設的情況,軟評估則主要反映了一所學校軟體建設的情況。應該說,硬體建設重要,軟體建設更重要,因為軟體是硬體充分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沒有好的軟體,再好的硬體也難以充分發揮作用;一些表面上的硬體問題,經過認真的分析,可以發現實質上還是由於軟體問題造成的;而且,軟體建設比硬體建設難度更大,能不能說,一所學校軟體建設的過程就是這所學校的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就是這所學校傳統與特色形成的過程,而高等學校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保守性(這種保守性,既具有其積極的一面,也具有其消極的一面),其形成決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的歷史積累與積澱的過程,這個過程會是很艱巨的,需要幾代人付出艱苦的努力。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軟體的水平高低才真正反映了一所高等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但是,目前在我國的高校中,確實存在著重硬體建設、輕軟體建設的情況。比如,很多學校要求推遲專家組進校考察的時間,理由都是因為某個校區還在建設中、某個大樓或某個建設項目還沒有完工、某個實驗室還沒有建設好,還沒有一所學校是感到自己在教學基本建設、教學改革或教學管理上還存在問題而希望推遲進行專家組考察的。還有許多學校強調的標誌性建設成果都是硬體,很少有以軟體作為自己的標誌性的建設成果的。這些恐怕都是佐證。所以,今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7號函件《關於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學評估以考察學校辦學指導思想、師資隊伍、專業與課程建設和改革、教學管理、實踐教學、學風、教學效果等軟體建設為重點。”我們希望在自評過程中,各學校能在重視硬體建設的同時,更加高度重視軟體建設,真正認識到大學非大樓之所為也,乃大師之所為也,努力搞好軟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