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瓦溪村

朝瓦溪村

朝瓦溪村地處於湖南省沅陵縣太常鄉境內,是一個移民大村,要把新農村建設大大小小的工作做好,為老百姓大大小小的事辦好,朝瓦溪村作為沅陵縣的新農村試范點,有著良好的民風,先後被評為沅陵縣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文明村、衛生村、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朝瓦溪村簡介

朝瓦溪村位於湖南省沅陵縣太常鄉境內,該村2070個人口,13個村民小組,35名黨員,近年來先後被評為沅陵縣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文明村、衛生村、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朝瓦溪村是一個移民大村,要把新農村建設大大小小的工作做好,為老百姓大大小小的事辦好,實踐使朝瓦溪村的黨員幹部認識到,既要建好一副班子,更要做出樣子。為此,該村在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一方面切實加強班子建設,形成集體合力,對村二委班子做到嚴格要求,真正做到做好樣子,走好路子,樹好形象,在思想上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民眾意識,要求黨員民眾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民眾勿做的自己首先勿做。在工作上全力當好村民代表,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補台不拆台。凡是涉及重大的事情,做到二委集體討論擬方案,方方面面聽證,村民代表會議作決策,盡心、盡力、盡職切實幫助民眾解決實際問題,辦好村裡的各項事業,盡最大可能地代表村民利益。2007年年底,作為朝瓦溪村的聯繫點的縣長,對村委班子送來三千元,作為一年來對村級工作的出色表現的獎勵。可是當時由於村集體資金有限,過幾天又要開全村黨員大會,辦公費不夠。為此,村支書與村主任將它納入到了村活動經費裡面去作為開會的經費使用,解決了沒有經費開會的困難。

新農村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全村圍繞村莊整潔這一要求,開展了全村大整治。近年來,全村為了提升村莊品位,改變環境面貌,村支兩委努力爭取項目資金,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一方面堅決制止違章,努力拆舊拆危,光去年就對105戶住房進行了整修,另一方面為美化村莊,先後對全村主幹道路旁、河道邊種上了2000株香樟綠化苗木,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再一方面全村去年共拆除棚廁10處,村配有專職保潔員、綠化管理員2名,使村莊面貌日新月異,使人走進朝瓦溪村感受到整潔、舒適優美的自然環境。全村道路進行了全面硬化、村內道路硬化率達到了100%,
倡導鄉風文明,不斷提升村民素質。朝瓦溪村作為沅陵縣的新農村試范點,有著良好的民風,十多年來無一名違紀違法黨員,無一例重大刑事案件發生,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按照培育新農民、營造新風尚的要求,朝瓦溪村從強化宣傳教育入手,在全村範圍內宣傳尊老愛幼、破除封建迷信、制止賭博歪風等活動,同時開展衛生行為教育、科技文化教育、道德素質教育,不斷提升公民素質,真正使建設村成了一個經濟繁榮、村莊整潔、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安居樂業的新農村。

自然資源

據2009年統計數據,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163畝(其中:田1583畝,地2580畝),人均耕地1.43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66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1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2畝,主要種植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200畝,其他面積113畝。

基礎設施

截至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91戶通自來水,有361戶飲用井水,有30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5%)。有699戶通電,有44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3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4%和7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4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1戶(分別占總數的64%和50%)。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8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拖拉機45輛,機車25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849畝,有效灌溉率為89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46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6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3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35 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81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2.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7.7 萬元,占總收入的64.23 %;畜牧業收入126.1萬元,占總收入的29%(出欄肉豬2380頭,肉牛3頭,肉羊240頭);林業收入28.5萬元,占總收入的6.5%;第工資性收入36.6萬元,占總收入的8.4%。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1.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9人(占勞動力的2%),在省內務工25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和畜牧業,主要在鶴慶縣內銷售。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0%。據2009年統計數據,該村有專業合作組織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160人。
文教衛生事業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181人,距離新城中學3公里。據2009年統計數據,全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8人,其中小學生181人,中學生107人。

人口衛生

據2009年統計數據,該村有農戶705戶,共有鄉村人口2920人,其中男性1586人,女性1334人。其中農業人口2908人,勞動力139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白族、彝族混居地。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18人,參合率89.6%;享受低保14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黃坪鎮衛生院18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

基層組織

據2009年統計數據,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6人,其中男黨員40人、女黨6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發展重點

主要困難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農田水利、交通道路設施落後;
2、人畜飲水困難;
3、醫療衛生、教育設施落後;
4、集體經濟薄弱。
發展重點
發展的思路及發展產業:
1、逐步解決人畜飲水困難;
2、申請農田水利交通道路維修工程;
3、提高文教衛生質量;
4、促進經濟林果的快速發展和以牛羊為主的畜牧業養殖規模,壯大集體經濟收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