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

有子

有若(前518年-約前五世紀中期)即有子,孔子重要弟子,被尊為儒學聖賢。其氏為有,名若,字子有,或雲字子若,未知所據。 生年,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比孔子小四十三歲,為前508年;而《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則作三十三歲,為前518年。比較而言,《家語》材料較為原始,故此取前518年為是。 卒年,史無確載,惟《禮記·檀弓》記“有若之喪,悼公吊焉,子游擯,由左”,可見其卒於魯悼公在位時期。悼公為哀公之子,前466-前429年在位。則有若逝世約在前五世紀中期。

生平

重要事跡

據《孟子》、《史記》等記載,孔子去世後,弟子們思慕孔子,曾因有若似孔子,而群起推舉其為師,並以師禮事之。但是不久,弟子們先後提出兩個問題,有若皆不能回答,遂被趕下位來。

有若為眾人所推舉為師,說明其確有卓異之處。據《孟子》記載,有若認為孔子在人群中好比“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于飛鳥,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宣稱“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可見有若對。因此,孟子所謂的有若“似聖人”,非指相貌,而是指他在思想上非常接近孔子。

簡介

清光緒十七年《肥城縣誌》載:“有子故里在縣西北八十里東故社有家莊,後裔聚族而居”。又載:“有子,若,魯人,少孔子十三歲。……唐贈卞伯,宋追封平陰候。墓在肥城,乾隆五十年得宋時墓碣,五十一年學使趙佑會同巡撫奏聞,五十三年始以肥城七十二代孫承襲,今移居城內。”孔子去世後,弟子們十分思念他。因有子言行相貌像孔子,對他十分尊重。於是大家共同推舉他當老師,尊敬他就象當年對待孔子一般。《史記》載:“孔子即歿,弟子思慕。有若狀如孔子,弟子相與並立為師,師之如夫子時也。”

有子強識好古,明習禮樂,倡和睦,重禮教。曾提出“禮之用,和為貴”等學說。但亦曾辯證地論述禮與和的關係。他說道:禮的套用,要以能夠斟酌損益,從容中和為最可貴。但如果什麼事情都死守著禮規不放,有時也會行不通的。一味地用和,而不用禮來規範,也是不行的。《史記》亦載:“有若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有子去世後,葬於肥城,魯悼公曾向他弔唁誌哀。

有子勤奮學習,看書時擔心睡著而用火燒手。《荀子》中提到:“有子惡臥而淬掌,可謂能自忍矣,未及好也。”

思想

孝悌為本

有子認為,“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即以孝敬父母,敬重兄長作為實行仁愛的根本所在。

現實社會的治亂興衰是孔子儒學關注的重心所在。孔子認為,社會的和諧有序,有賴人人修己守禮。要實現這一點,必須人人做到“仁”。就“仁”的實現而言,孔子指出,“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應自孝親入手,培育仁愛之心,由此向外推衍,進而守禮尊君,社會秩序遂得到有效保障。顯然,有若此論,正深得孔子思想的精微。

貴和有節

有若主張以和為貴,這是儒家通義。但有若進而指出:“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即謂不能以和合可貴而一味無原則地和合,“和”亦當有節,要遵循禮的要求,達於中庸之道才可。

推崇禮義,持守中道

《論語·學而》第一: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按有若之意,守信與謙恭固然為美德,但也不可絕對化,而應分別以義、禮加以規範。信須視義而行,因此孔子稱“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即謂其不識大義、大體;至孟子則徑稱“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有若之言,正與孔、孟相合。同樣,謙恭也不可過度,否則會淪為虛偽、獻媚,遭致恥辱。故恭敬也必須合乎禮的要求,才能真正贏得他人尊重。

有若此言的深層,實際亦蘊涵其對儒家中庸之道的深刻體認。

藏富於民

孔子以富民為治世首務,有若亦極重視富民。哀公問有若:“饑饉之年,物用不足,該怎么辦?”有若建議降低民眾賦稅,哀公難以理解。有若解釋道:“百姓如果富足,您怎么不富足;百姓如果不能富足,您又從哪裡富足?”這是一種典型的藏富於民思想,體現早期儒家對民生的關切與思考。

《論語》中的收錄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後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的學生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範。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乾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於動詞之前。 (6)務本:務,專心、致力於。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評析】 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這裡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於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其餘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係,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係。孔子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箇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孝悌說是為封建統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務的,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的內容,充分發揮道德在社會安定方面所應有的作用。

世系

有子世系:自有子始,有子大宗世系至光緒17年曆74代。有子先祖世系,乃據《聖門十六子書》所引的《有子宗譜》而補。73至74代世系,依《肥城縣誌》而補。自74代以後世系,因資料缺乏而暫缺。

先祖

有子4世祖以前世系失考,《有子宗譜》:有氏之先,系出自有巢氏,歷唐、虞、夏、商不能紀。

4世祖 有昌,為邾邑宰,遷於魯。

3世祖

父 有貽

有子

有子,有若,字子有。

後裔

第2代 有理,克紹前業。

第3代 有廷鐸

第4代 有經文,有孝行。

第5代 有周木

第6代 有鵬

第7代 有臨渭,修明前業供祀事。

第8代 有敦

第9代 有禎吉,至性孝友,鄉黨稱服。

第10代 有綽

第11代 有培梅,漢高帝過魯,以太牢祀孔子,詔先賢子孫,俱入廟觀禮。

第12代 有雲

第13代 有元忠,舉議仕郎。

第14代 有綱,攜族徙居平陰。

第15代 有科,博通經學,教授生徒,為魯從事。

第16代 有隆

第17代 有士標。生二子:繩祖、繩武。

第18代 有繩祖,無嗣,以繩武子志繩為嗣。

第19代 有志繩,通經學為蘭台令。

第20代 有敬

第21代 有大成,清操自勵,不樂仕進。

第22代 有獻瑞

第23代 有好讓

第24代 有珩

第25代 有宏,授谷城尉。

第26代 有國宗

第27代 有文新

第28代 有思義

第29代 有廣

第30代 有桂芳

第31代 有澤遠

第32代 有淳

第33代 有化龍

第34代 有恕己,因避兵荒,攜族眾徙居益都,五載仍回原籍。

第35代 有塾

第36代 有惠

第37代 有泰

第38代 有知章

第39代 有恪

第40代 有連登

第41代 有永修

第42代 有望

第43代 有丕顯

第44代 有純古

第45代 有道

第46代 有敏行

第47代 有松

第48代 有業

第49代 有仁甫

第50代 有賢

第51代 有善長,因山東寇亂,修葺祖祠。

第52代 有諭

第53代 有玉秀

第54代 有克寬

第55代 有權

第56代 有勤功

第57代 有維世

第58代 有益友

第59代 有光兆,明永樂2年蒙巡按各憲訪求先賢有子後裔,準給衣衿承襲奉祀生,重修祖祠。

第60代 有覺,承襲奉祀生。

第61代 有三仁,承襲奉祀生。

第62代 有全,承襲奉祀生。

第63代 有興孝,承襲奉祀生。

第64代 有擇善

第65代 有天奇

第66代 有加召

第67代 有忠名

第68代 有志學,清康熙58年準充奉祀生。

第69代 有錫侯

第70代 有書

第71代 有克俊

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2代 有守業,乾隆53年始奉考準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3代 有安誠,繼守業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有安仁,繼安誠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4代 有繁琳,繼安仁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有子奉祀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