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會寧寺座落在大通縣景陽鄉土關村,俗稱“土官寺”。解放前全稱“會寧寺土宮莊”,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寺內原建有大佛殿、東西配殿、南過廳、山門、伙房、寺門及高7米厚2米多的城堡式圍牆,總面積約2500平方米。歷史
公元1368年明王朝建立後,對河湟地區的少數民族與全國各邊疆民族一樣實行土司制度,遍設衛所,給歸附的元朝舊臣及土著民族首領分別“封以官位,授以爵號”,讓其“撫其部眾,謹守法度,以安疆心”。同時“因其土俗,尊崇佛教,提倡修建寺院,以圖導化民眾,安定民心”。會寧寺所在地,原為西寧州同知(土官)李南哥的轄地,明洪武五年(1372)改為西寧衛,委李南哥任該衛指揮使.後仍在其轄區之內。明永樂六年(1408),李南哥之子李英承襲父職,直至宣德六年(1431),長達24年之久。其間在洪熙元年(1425),安定、曲先二部眾殺容朝廷派往西藏使臣喬來喜、鄧誠一行,朝廷即令李英率西寧等衛及十三番族部落的士兵,平息騷亂,為念及李英“敬恭朝命、益殫智謀”,掃平戰亂,遂提升李英為右軍都督府都督。宣德二年(1427),宣宗皇帝又下制書,褒嘉李英“事我皇祖、皇考,屢著勤誠。暨膚篡承大統,益克盡心盡職,嘗效勞於徵戰,亦強力於撫綏”,時進李英為“榮祿大夫柱國會寧伯”爵位,自此,李英名聲大振,煊赫一時。當時他籍其聲威,因其土俗、倡導當地信民修建此寺,並以“會寧伯”爵名,作為該寺寺名。具體建寺年代約在宣德年間,距今有560多年。建寺後,從李英土司的封地內劃部分土地和百姓歸寺管轄,實行政教合一制,納糧當差,自成系統,不屬土司、縣府管轄之範圍。到明末清初,土族地區的十三部落因修建郭隆寺(佑寧寺)有功,西藏宗教勢力在該地區設立世襲土觀昂鎖一職,專管寺院事務,會寧寺歸劃什八洞溝夏哇爾昂鎖管轄,該寺的轄地土觀莊和普洞溝莊亦歸夏哇爾昂鎖統一管轄,征糧派差。什八洞溝昂鎖共傳九位,其中最後一位即出自土觀莊,在什八洞溝只有八座昂鎖墳墓,有一位因犯法而無墓葬.民國20年(1931)“改土歸流”後,取消昂鎖統治,政教分離,會寧寺只留少量香糧地,其收入用來維持正常開支,遇有大的開支,則由村民攤派供應。“百姓歸縣,糧歸倉”,會寧寺土觀莊和會寧寺普洞溝則和什八洞溝一起歸劃至互助縣二區,仍和什八洞溝一起向縣、區政府納糧當差。至民國31年(1942)經申請批准,始將土觀莊撥歸會寧寺所在區(當時的互助三區太平鄉即景陽鄉),普洞溝莊撥歸湟中縣海子溝鄉。會寧寺原來和佑寧寺土觀昂關係比較密切,但並非土觀昂的分寺,只有宗教聯繫,而無經濟聯繫。“改土歸流”後,由於隔山涉水,距離太遠弓與佑寧寺的關係日益疏遠,卻與塔爾寺賽赤噶爾哇的聯繫越來越密切寺上的許多重大佛事活動均請賽赤噶爾哇的僧侶協助舉行。
會寧寺是一座漢式宮殿式四合院建築,有大佛殿、東西配殿、南過廳、山門、一夥房等比較完整和諧的建築群。另有一個高7米左右、厚2米多的城堡式的堅固圍牆。院內建有與圍牆等高、徑約3米的煨燥爐,寺院總建築面積約有2550平方米。
大佛殿是五脊歇山式結構,面五間,進深三間,三層斗拱, 樑柱粗壯,全系油松木材。屋頂為灰筒瓦壠,屋脊和邊沿飾有磚雕藝術,屋脊中部豎有一座寶塔。整個大佛殿的建築規模雄偉,結構嚴謹,藝術高超,是一座完整而典型的明代建築物,具有很高的建築藝術。東西配殿和過廳是七檁兩下水結構,房頂也為灰筒瓦壠,全系油松木材。1990年夏季青海省文化廳會同省考古研究所做現場鑑定,一致認為,大佛殿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藝術特徵,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具有歷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1990年11月,大通縣人民政府正式確定該寺為縣級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
會寧寺大佛殿正中有釋加牟尼塑像,左首有迦葉波佛塑像,右首有彌勒佛塑像,皆系大型泥金彩塑,做工精細,別具匠心。佛像慈祥端莊,雍容大度,栩栩如生,神妙莫測。
大佛殿的東西側壁繪有八大菩薩,又稱八大隨身佛子,自左至右分別為文殊、金剛手、觀世音、地藏、除蓋障、虛空、彌勒及普賢等菩薩八大菩薩的上方塑有十八羅漢和羅漢山。羅漢山的雕工精細,造型粗獷,山景清晰,層巒起伏,幽洞深澗,意境深遠,間有佛像、佛塔、牛羊及野生動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大佛殿正門的兩側牆壁上繪有護法神兩尊,一為一首六臂,青藍色,其貌猙獰可怕,足下踩一女人形象,是代表世間邪惡、妖魔的象徵。一為憤怒的面孔,頸上掛有骷髏人頭。據說護法神是菩薩的化身像,是為剷除異端,鎮壓邪惡而變換成憤怒面貌,使人毛骨悚然。大佛殿的天花板和正門兩側板壁上都寫有好多梵文“唵嘛呢叭咪啤”六字真言的第一個梵文字“氦”(唵)字,它既代表著六字真言,又起著美術裝飾作用。大佛殿內的塑像、壁畫及雕塑,雖然規模不大,藝術創作有限,但其製作精湛,形象生動逼真,色彩艷麗,是一部宗教文化藝術匠心獨具的傑作。它不僅反映了較高的傳統宗教文化藝術,而且所有的佛、菩薩像和密部的五顏六色、千奇百怪的佛像、服飾、武器及其環境全是佛教教理的象徵。它把佛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高貴品格人格化,把誅亂降魔,消災息禍、滅罪除疾、益智健健體、除障人定等解脫一切苦難的善良願望描繪得淋漓盡致,都具有豐富深奧又形象的藝術語言。
意義
作為宗教和歷史的遺蹟,會寧寺雖難免有其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它在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會寧寺所在地居住的土漢民族虔誠奉信藏傳佛教,自始至今。廠該寺香菸繚繞,供施不衰,佛寺活動沿襲未斷。會寧寺是當地信民舉行宗教活動的中心,在歷史上又曾是這一地區宗教、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統一體,除做祈福禳災,祈禱平安等佛事活動外,還為弘揚文化、揚善抑惡、導化民眾等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在明清兩代戰亂頻繁的年代,會寧寺曾團結附近信民為抵禦外患,安定社會發揮過積極作用。如《西寧府新志》載明萬曆十九年,“海夷”犯河徨地區時,曾配合政府軍驅遂“海夷”,招撫被裹脅部落有功,當時的西寧兵備道按察使劉敏寬曾奏請明朝廷獎賞的條議呈文中載:“合無將西納……瞿曇寺各大頭目,大行獎賞;班撤爾……寶貝寺、會寧寺各大頭目量行獎賞,以勵其效用之心”等語。可見會寧寺曾在歷史上起過抵禦外患、安定地方的積極作用。另外,當地信民們把該寺尊為佛門聖地,把僧侶視為純淨善士,遇有重大事件或民事糾紛時,人們便聚集在寺內三世佛座前,明辨是非,嚴明賞罰,儼然如神聖法庭,為信民們調解糾紛,和睦相處亦起了很大作用。歲月滄桑,具有悠久歷史的會寧寺在十年浩劫中遭到嚴重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貫徹落實,會寧寺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青海省文化廳、大通縣人民政府對會寧寺的保護和維修給予了大力支持。從1990年至1995年省文化廳文物處兩次資助修繕,村民倍受鼓舞,自發籌集資金,投人勞力進行了一系列維修。首先對大佛殿和東西配殿進行了搶救性的維修;重修了莊嚴美觀的寺門、畫廊以及輔助用房。對圍牆也進行了修補和加固。1990年冬,從塔爾寺請來釋逝牟尼、宗喀巴等7尊彩色精製畫像(每座佛像下有十世班禪大師的藏文頌詞,並蓋有大師的印章)並請塔爾寺7位僧侶按佛教儀軌做了開光佛事,供奉於西配殿內。做了開光佛事,供奉於西配殿內。
1991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題寫“會寧寺”名,大通縣文化局製成一幅黑面金字大型匾額懸掛在大佛殿內。1995年,大佛殿內按原來的佛像布局重塑了十八羅漢的彩色佛像,並補修了羅漢的泥雕。座座佛像慈祥端莊,雍容大度,金碧輝煌,陪襯著佛衣、傘蓋,顯得格外莊嚴肅穆,並增置了一定的供物和法器。1995年9月維修工程全部竣工後,邀請塔爾寺賽赤活佛及15位僧侶來寺按佛教儀軌舉行了隆重的開光佛事,並從民和文家寺請來20餘位僧人舉行跳觀經活動,附近民眾扶老攜幼前來祝賀,領略會寧寺宗教舞蹈和文化藝術的風采。如今,明代古剎會寧寺又重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