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世界氣象組織介紹,受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全球平均氣溫近年來持續升高。2015年已是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年,2016年又打破這一記錄。這也意味著有記錄以來的17個最熱年份中,16個發生在本世紀。唯一的例外是1998年,當年也是一個厄爾尼諾年。厄爾尼諾事件以及長期的氣候變化推高全球氣溫,致使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頻發,為全球帶來嚴重社會經濟損失。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提醒,本次厄爾尼諾事件已經結束,但大量溫室氣體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仍在持續 。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2016年是中國自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三暖的年份,僅低於2015年和2007年。雖然年平均氣溫不是最高,但2016年中國氣溫仍創下了幾項紀錄。國家氣候中心首席研究員徐影表示,2016年夏季中國最高溫突破了歷史極值。從2014年起,高溫日數逐年增加,2016年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更是比往年多了3天。
從全球來看,全球平均氣溫比2015年高約0.07℃,比1961—1990年平均值高0.83℃,並高出工業化時代之前水平約1.1℃。
2016年還是全球氣候充滿極端狀況的一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已經超過4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警示線,甲烷濃度也飆升破紀錄,氣候變化的長期指標上升至新水平。南極和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縮減嚴重,打破最低紀錄。俄羅斯、北極地區氣溫比長期平均溫度高6℃—7℃。格陵蘭冰川開始融化的時間提前,且速度更快,北極地區正以全球平均值兩倍的速度變暖。
也許您覺得奇怪,升高1℃聽起來不算多啊,為啥能引起很大反響?“升高1℃或2℃,指的是全球平均溫度,具體到每個地區或國家,情況就大不相同。”徐影解釋,全球平均升溫2℃,對於地中海地區而言就是升高3.4℃,北極地區會升高6℃ 。
原因
徐影表示,目前全球變暖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共同影響。一方面,2016年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加熱了海水,使得熱帶中東太平洋上空溫度偏高。“這些熱量通過能量擴散的方式影響其他區域氣候,相當於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又加了一把火。”
另一方面,人類活動的影響是主要原因。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明確指出,人類活動對全球變暖有主要貢獻。雖然超強厄爾尼諾助推全球溫度上升,但事件結束後本應“復位”的全球平均氣溫仍然高於歷史平均值。專家指出,厄爾尼諾現象在2015、2016年氣溫破紀錄上產生了一定影響,帶來了約為0.2℃的增溫,但變暖大部分因素來自溫室氣體的積累。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儘管厄爾尼諾現象產生影響,影響全球溫度的最大因素仍是二氧化碳排放。”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之一,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率達60%—70%。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溫室氣體,主要來自於人類在工業化、現代化過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溫室氣體帶來溫室效應,“在溫室效應作用下,預計2016年—2035年的全球平均氣溫可能比1986年—2005年升高0.3℃—0.7℃。如果不加控制,繼續排放大量溫室氣體,最高可能升溫4.8℃。”徐影說。
“拉尼娜、厄爾尼諾等固然是自然現象,但自然現象正不斷被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強化、極端化。”潘家華表示,以我國為例,1980年能源消費為6.5億噸標準煤,而2015年已經有43億噸。2013年,我國的碳排放總量就超過了歐美總和,人均碳排放也高於歐盟。大量能源消耗帶來的溫室氣體增加,正切實影響大家的生活。“通過手機APP上的天氣預報即可看出,受城市熱島效應影響,北京城區和郊區至少相差1℃—2℃。人口聚集區的溫度明顯高於周邊社會經濟活動少的地方,這表明人類活動能改變局部地區氣候條件。”
影響
徐影介紹,全球升溫會引起海水膨脹、海洋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從而威脅到人口稠密的海岸地區,上海、香港等海濱城市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永久凍土在消融過程中還會釋放甲烷。極端暴風雨發生頻率增加,可能使低洼地帶被淹沒。當全球升溫1℃—2℃時,發生極端高溫的機率就可能增加10倍或更高,也可能使得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這就會導致該颳風、下雨的地方(時候)不颳風、不下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解釋道。由於氣溫持續攀升,我國京津冀地區的平均風速和最大風速都有減小趨勢,發生靜穩天氣的機率增高,不利於污染物擴散。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對此頗為感慨,“我1982年來北京上學時,冬天是北風呼嘯、寒風刺骨的,天氣預報經常說有來自蒙古高原、西伯利亞高原的強冷空氣南下帶來大風。但現在很少能聽到這種預報,所謂‘一九二九冰上走’的情況也基本不復存在。風少了、不冷了,霧霾就沒那么容易散。”
極端氣候容易導致病菌泛濫繁殖,危害人類健康。例如,去年夏天西伯利亞地區因異常炎熱導致凍土層融化,此前封鎖在凍土下的炭疽桿菌被釋放出來,導致俄羅斯一些地區爆發炭疽疫情。此外,全球變暖對地球生態系統最大的威脅,在於生物多樣性的逐漸消失。“人類面對大自然的變化往往無能為力,我們必須警惕這些變化。”潘家華說。
應對
堅持綠色發展、轉型升級;從身邊小事做起、過低碳生活
從上世紀60年代提出溫室效應,到80年代的全球變暖,再到最近以全球增溫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表述越來越科學、準確,了解也更加深入。“各方矚目之下,氣候變化已經由科學問題轉為環境、經濟、外交等綜合性戰略問題。”徐影說。
“現在正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佳時機,也是轉折點——如果不採取措施,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如果努力應對,能對未來產生很好的效果。”創新綠色發展中心執行理事胡敏表示,這些年來,在較大的環境壓力之下,我國公眾正越來越多向綠色、環保靠攏。轉型發展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能推動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如今人們面臨的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怎樣做’的問題。”
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
“傳統的粗放經濟成長方式是導致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鄒驥分析,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改變發展路徑。G20峰會上,我國提出創新增長方式,這是中國開給世界的“藥方”。要從過去大量依靠能源、要素投入支撐GDP的增長方式,轉變為依靠提高要素效率的方式。政策、制度、技術等方面都得做出變革,走出一條環保新路子。
減排應結合實際。徐影認為,我國以燃煤發電為主,必須有效控制過剩產能,減少化石能源燃燒帶來的污染物排放。除了減排溫室氣體、注意城鎮化發展速度等問題,還應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
公眾也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為減緩全球變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多乘捷運少開車、隨手關燈、節約用水等。胡敏舉例道,“我常觀察身邊的冰櫃、空調等,發現一半以上公共場所的電器能效都比較低。應對氣候變化這個大命題之下,老百姓可以做很多小事。比如‘用腳投票’,選擇節能家電。能效每提高一點,污染排放就少一些。”
潘家華表示,大環境下,沒有人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必須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綠色生活習慣。人人都這么做,就能積少成多,為國家、為地球帶來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