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曹路鎮在唐天寶十年(751年)尚在江海水域中,於五代顯德元年(954年)才走上陸地邊沿,真正成陸於北宋皇佑至和間(1054年),是古代高昌鄉二十二保的一部分和九團一到九甲。
成陸之初,屬華亭縣管轄,到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歸入上海縣境內。
清雍正三年(1725年),從上海縣分建南匯縣,高昌鄉歸屬上海縣,九團劃入南匯縣。
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從上海縣和南匯縣析地成立川沙廳(縣)。
清宣統三年(1911年),九團成為鄉建制,與高昌鄉並列。
民國二十二年(1934年),實行劃區設鄉,高昌、九團分別為二區和三區。
新中國成立後,鎮域以顧路集鎮為中心設區建10個鄉,1957年合併設顧路、龔路兩個鄉,1958年改稱人民公社。
1984年,復原為鄉。
1992年,底撤川沙縣後歸入浦東新區。
1995年,改為鎮建制。
2000年6月,由顧路鎮和龔路鎮合併成立曹路鎮。
行政區劃
2013年曹路鎮轄永樂、民建、光耀、民眾、眾三、群樂、興東、建新、顧三、聯合、東海、顧東、光明、安基、趙橋、努力、新星、星火、永豐、永和、直一、直二、黎明、前鋒、啟明、迅建、海潮、曙光、日新、新華、新光、共新、五四、永利34個村,2個社區,計273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曹路鎮位於浦東新區東部居中,中心位置地理坐標北緯31°18′,東經121°39′。鎮境東瀕長江入海口,和寶山區長興、橫沙兩島隔水相望;南與合慶鎮、唐鎮相壤;西與金橋開發區毗鄰;北和高東鎮相連。全境東西寬約7.5公里,南北長約7公里,基本成正方形,總面積46.59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曹路鎮氣候地處亞熱帶南緣,東亞季風盛行的濱海地帶,四季變化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日夜溫差不大,酷暑和嚴寒期較短,無霜期較長。
地質地貌
曹路鎮地質為長江沖積層。老護塘一線以西屬早海濱平原地貌類型,土質以黃泥土為主;老護塘以東至欽公塘屬中海濱平原地貌類型,土質屬輕黃泥土;欽公塘以東至人民塘(俗稱夾塘地區)屬新海濱平原地貌類型,土質為含沙較多的夾沙土。人民塘以東是長江入海口南岸灘地,仍在不斷向東淤漲成陸。
全境地勢平坦,平均高程3.8米(以吳淞標高為準)。地形大致西高東低,但落差不大。
水文
曹路鎮地處長江出海口,港、河、溝、浜縱橫交叉,自然河道大部分均為東西流向。域內南北流向的主要河流有浦東運河、隨塘河(此兩條為區級)及東群河、中群河、西群河、東橫圩、中橫圩、西橫圩(多為人工開挖);東西流向的主要河道有趙家溝、張家浜(區級),及楊家溝、南群河、南黃家溝、大生港、金家車路溝、青蓬港、廟港、秦家港、盛家浜、七九河、東車路港、車路河(大部分為歷史老河)等。曹路鎮大小河道近百條,水路總長100餘公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據1982年土地情況普查統計,曹路鎮全鎮陸地總面積占全境面積88%,總計有3632公頃,其中農業耕地2344公頃、居住地524公頃、自留地167公頃、堤岸地303公頃、交通用地81公頃、廠礦用地34公頃、園林地7公頃、溝渠用地46公頃、其他用地126公頃。
經統計,到2002年,全鎮農業耕地尚有1321.3公頃,比1982年統計減少了1022.7公頃。其中20年來,居民住宅用地增加93公頃,市政道路用地增加103公頃,學校用地15.7公頃,工業小區等用地388公頃,房產開發和集鎮建設總計用地274.3公頃,其他用地148.7公頃。
生物資源
曹路鎮歷史上有記載的動物、植物類別有數百種之多,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等種種因素,其中不少動物、植物現今已滅絕,有的已極少見。
常見野生動物:飛禽類有喜鵲、畫眉、白頭翁、天鵝、布穀鳥、黃鸝、烏鴉、雁等;獸類有野兔、水獺、刺蝟、豬獾等;兩棲類有蛙、蟾蜍;爬行類有蛇、龜、鱉等;昆蟲類有蟬、蜂、地鱉蟲、壁錢等。
常見植物主要有:何首烏、菖蒲、麥冬、紫蘇、車前子、益母草、薄荷、枸杞子、山慈姑、地黃、夏枯草、白毛藤、半夏、蘆葦、蒲公英、牛滕、艾蓬、穿穿活、馬鞭草、木排草、絲草、水葫蘆、甘棵、茳草、割人藤等。
水產類:鯽魚、鯉魚、鯿魚、鰱魚、草魚、黑魚、青魚、河蟹、鰻魚、黃鱔、蝦、蚌、螺絲等。
人口
曹路鎮地處上海市郊區,自上海開埠後,先後從各地遷入的人口增多,形成人多地少的特點,多數家庭不能單靠農業維持生計,青壯男子到市區做工或學生意,幾乎每戶均有男勞力外出,形成“男工女耕”。解放初期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有8604戶,31875人;男女比為100:156。以後隨政府戶籍管理制度的實施,人口流動日漸平穩,男女比例亦趨正常。20世紀80年代開始,域內經濟發展加快,鄉、村企業的發展,勞力出現緊缺,始有外來人員流入域內務農打工,流動人口在域內居住日漸增多。到90年代以來,隨著流動人口增多,大量外來人口進入鎮域,據2002年統計,域內戶籍人口為48674人,居住人口達76643人。戶籍人口中農業人口29345人,非農業人口19329人。
2013年,常住人口20.3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41萬人,外來登記人口12.95萬人。
經濟發展
綜述
曹路鎮2013年全年完成稅收入庫20.7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75億元,工業總產值222.58億元,三業總收入847.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8.46億元。
第一產業
曹路鎮在解放前,耕地大多被地主、富農所占有,貧僱農民依靠租賃地主、富農的土地或直接為地主打工,難以維持家庭生活。為此,鎮域男子外出謀生的較多,婦女除在家務農外,還要學做手工等來補貼家庭收入不足。農業生產以人力、畜力和簡單農具為主,無化肥、農藥,農業豐歉受制於氣候條件。農作物以稻、麥、棉為主,兼種雜糧,產量很低。
解放後,農村進行土地改革,經過互助組、合作化到人民公社,新的生產關係逐步建立,並不斷實施科學種田技術,推出高產品種,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1960年,國家電網輸入農村,給農村機械化發展創造了條件。到20世紀80年代,農業生產操作大部分實行機械化,農田灌溉由公社排灌站統一管理。
1983年,實行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5年,國家取消糧食統購、徵購任務,允許糧食作為商品進入市場,可自由售購,並開始減少種植棉花,改種糧食、蔬菜、瓜果。1993年後,域內停止種植大田油菜。2002年秋,域內停止種植“三麥”。
90年代以來,因市政建設、發展工業、房產及農民造房,鎮域大量農田被占用,耕地大幅度減少。2002年,根據市政府精神,再次調整農田種植品種,提出“6、3、1”種植計畫,耕地面積逐步按60%種植苗木果樹,30%種植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10%種植水稻過渡。原有的農業生產規模逐漸萎縮。
第二產業
1984年,曹路鎮成立鄉工業公司,各村成立經濟聯合社,加強對鄉村企業的開發和管理。
90年代,在開發浦東熱潮中,為加快經濟發展,鎮域先後創辦3個工業小區,制訂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不少企業落戶鎮域,工業已逐步成為曹路鎮域的經濟支柱。
2002年,全鎮有各類工業企業383家(含屬地企業18家),從業人員26000餘人,實現工業產值52.77億元。其中鎮級工業29.78億元,村級工業19.29億元,屬地企業3.70億元;利潤總額2.78億元,其中鎮級工業1.49億元,村級工業1.14億元,屬地企業0.15億元。與1982年比,工業總產值增加141倍,平均年遞增28.1%,工業利潤增加25倍,平均年遞增17.7%。
2009年工業總產值完成179.6億元。
2013年工業總產值222.58億元。
第三產業
1950~1951年相繼成立顧路、龔路供銷社;1954年發動鐵木竹、縫紉從業人員成立生產組,走集體化之路。1956年起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鎮域的一些藥店、磚灰、木行、南貨、糧店改制為公私合營,歸併到供銷社,碾米軋廠改隸糧食局,一些小商販組成合作商店;1958年完成對私社會主義改造,鄉鎮確立以供銷社為主的商業體系,其次作為補充,農民多餘農產品可上集市交易,保障了民眾的基本生活和生產資料的供應,保持物價的長期穩定。至90年代,商業流通領域已開始集體、民營、個體多方位的共同經營。2002年,鎮域有各類商業、飲食業、服務業店鋪1741家。
社會事業
教育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龔路南街王文澄開設的私塾首先轉為文明國小,並定名為私立明強初級國小,由知名人士黃炎培書寫校名。民國元年(1912年)後,域內先後開辦10多所公立和私立國小校,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不少學校被日軍占領闢為軍營,惠北、明達等校舍被日軍拆毀。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域內國小才開始陸續修復重新開學。民國38年,鎮域共有完小4所、初級國小10所,國小教職工近百人,學生2000餘人。
顧路中學校址顧路鎮西光明村凌家圈71號。顧路中學創辦於1958年,為鎮域一所初級中學。龔路中學校址龔路鎮北街50號。龔路中學前身是返真商業職業學校,由陸修熔(新港鎮人)於民國33年8月籌建,原校址在新港鎮。民國35年改名為思敬初級職業中學,1951年遷入今址,並改名為龔路初級會計技術學校。1953年更名為龔路初級中學,1958年9月定名為川沙縣龔路中學,並開設高中部,成為完全中學。
解放後,在人民政府資助下,學校規模幾經擴建。學校占地面積19200平方米,建築面積7314平方米,運動場地6379平方米。擁有2幢教學大樓、2幢行政樓和1幢實驗樓。設有國中17個班級,高中9個班級,學生近1200人。教職工124人,專職教師108人,其中有中學高級教師8人、一級教師58人。此外,學校擁有電腦房、電化教室、美術室、音樂室、語音室、圖書館等教學設施。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154名學生,先後進入各級美術專業院校深造,2000年,報考美術專業的50多位學生錄取率達100%。
衛生
境內浦東新區肺科醫院1959年初,原東昌區結核病防治所改稱為浦東縣結核病防治所。1961年遷至洋涇鎮,1976年,正式成立川沙縣結核病防治所。1979年,遷龔路鎮北廟后街4號新址。1980年7月,經市衛生局批准,命名為川沙縣結核病防治院。1992年加掛“紅十字老年護理醫院”牌子。1998年正式更名為浦東新區肺科醫院。醫院為二級專科,屬全民事業單位。占地面積17316平方米,建築面積6336平方米。醫院設有床位100張。職工總數75人,其中有醫技人員51人。醫院設肺內科、紅十字老年護理科2個臨床科室和放射、檢驗、特檢等6個醫技科室。主要醫療設備有全自動化分析儀、全自動血沉分析儀、全自動二分類血球計數儀、菌型鑑定儀、結核菌快速培養儀、500MAX光機(帶數碼電透機)、纖維支氣管鏡(帶電視、攝像等)、B超儀、心電圖機、肺功能檢查儀、血氣分析儀、床邊心電圖監護儀、呼吸機等。主要業務:肺內科以診治肺結核為主,兼診治呼吸系統其他疾病及肺部惡性腫瘤化療。紅十字老年護理收治老年性痴呆,腦血管疾病後遺症等家庭難以日夜照料,又需有效護理和必要醫療的老年病人。2002年門急診人次2474人,入院人次442人。
2013年醫療衛生類支出1760.01萬元,完成預算的102.99%。主要用於醫療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公共衛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交通
水陸交通方便。川沙路、川南奉公路、顧曹路三條要道南北橫穿本鎮,金海路、上川路、顧高路三條公路東西縱貫。有11條公交線路經過鎮區與市區等外部相連,2001年又新辟790公車,從曹路始發至歇浦路。穿越境內中部的浦東運河和北部的趙家溝相交,經顧路套閘至出海口,車路港、中橫圩、秦家港、楊家溝、中群河等鎮級河道構成井字型水上交通網,運輸、排灌便利。
生活習俗
歲時節令
正月
正月初五,古俗被視作招財進寶的“財神日”。天色未明競放鞭炮,搶先迎接財神,商行店家備以“三牲”(雞、豬頭、鯉魚)供饗財神,並開門營業。晚上請財神酒,未被請入席的職員,即意味著被解僱。
正月十六,新婚女兒偕丈夫回娘家,父母備佳肴款待,叫做新女婿“吃十六”,席間也有戲耍新郎、新娘,故有“鬧十六”之說。
立夏
是農曆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相傳有稱人體重的習俗,此日吃草頭、青梅、鹹蛋、竹筍、青蠶豆等,據說可免“疰夏”。此俗已趨消失,知者甚少。
立秋
七月三十 農曆七月三十日相傳為“地藏王菩薩”生日。入夜村民家宅周圍插棒香,設齋、供果品、花卉等禮拜地藏王,小孩玩“落蘇(茄子)燈”。隨著城區的擴大,此俗已趨式微。
冬至
是農曆二十四節中的大節氣,標誌冬季進入後半段嚴寒階段。舊時冬至祭祖、修墳,用稻草包紮浮厝,商戶間邀吃冬至酒。實行火葬後,已無浮厝可包,冬至酒亦廢。現仍有祭祖“擺冬至”和以冬至為骨灰盒落葬的日子的習俗,親屬間因此一起聚餐,聯繫感情。民間有冬令進補、配製膏滋藥的習慣。進補時間從冬至至立春,有些小輩乘冬令進補的季節,購買參茸補品和保健物品孝敬父母和長輩。
衣著服飾
衣著
清末民初城鎮男子多穿長衫、短裝大襟、右衽衫,富者外罩長袍、馬褂;農民著短裝、疊褲,冬季棉襖、棉褲、扎褲腳;老年人下束土布作裙;女子穿大襟長衫、疊褲、圍裙。民國時期農民服飾無大變化,知識階層中始行中山裝和西裝,仍以長衫、短裝為主。解放初期職工、幹部中改穿列寧裝,不久又以中山裝、人民裝居主流,男女尚西式長褲、西式襯衫、兩用衫,冬季穿短大衣或長大衣。“文化大革命”中年輕人喜穿軍裝。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服飾向休閒和個性化變化。男裝流行茄克衫、休閒衫、羊毛衫、羽絨服和皮獵裝等,西服也開始流行;女裝流行女式西裝及派生出來的時裝,裙子則有喇叭裙、百褶裙、旗袍裙、西裝裙等。褲子式樣曾流行喇叭褲、直筒褲、牛仔褲,均為西式褲的變樣,男女無明顯差別。至21世紀之交,青年服裝以西裝為多,中老年著休閒便裝居多。
鞋帽
清代男子著船形鞋,女子因纏足著粽形鞋。民國後域內棄纏足陋習,鞋式為圓口布鞋,內襯線襪,雨天著釘鞋,下地著草鞋,冬天穿蚌殼形棉鞋、蘆花靴子(蒲鞋),沿襲到解放初期。以後膠鞋和布鞋並重,布鞋既有圓口又有方口,襪子由尼龍、卡普綸絲襪代替線襪,下稻田穿尼龍稻田襪,雨天出行穿防雨膠鞋。改革開放以後,女式皮鞋變化最多,有平跟、高跟、坡跟,尖頭、圓頭、方頭。冬季有保暖鞋、毛皮鞋或皮靴,夏天穿皮質或塑膠的涼鞋、拖鞋。小雨天一般不穿雨鞋,或穿模壓底皮鞋或穿防雨運動鞋。
髮式
清代前男子成年束髮為髻,女子成年盤發插簪。清初強令剃邊發梳長辮,清末知識分子中少數人已剪髮辮。辛亥革命後,剪辮之風遍及城鄉。民國以來男留分頭、平頭,少女梳辮,城鎮職業婦女理短髮或燙髮,中老年婦女盤發插髮簪﹑發卡。至20世紀70年代,髮式無大的變化,燙髮的漸少。改革開放以後,男女髮型發色多樣,有燙髮、焗油、染彩等。
黃金飾物
作為服裝的點綴品,為民眾所喜愛。舊時為富有者佩帶,解放後長期崇尚儉樸,黃金飾物極少有人佩帶。改革開放以後,在先富起來的人中開始佩帶首飾,從各式項鍊、戒指到耳環、手鐲、腳鏈、項鍊表等,品種繁多。首飾還成為婚姻聘禮,金額逾萬且趨於普及,近今以鉑金首飾為貴。
歷史古蹟
龍王廟位於浦東新區曹路鎮(原龔路鎮)啟明村龍王廟1號,欽公塘西側。始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清光緒二年(1876年),為紀念築塘防禦海潮的已故南匯知縣欽璉,當地百姓在龍王廟左側增建“欽公祠”,並將欽璉像供奉在龍王廟內。此後不斷擴建,最多時廟房曾達二十餘間。解放後龍王廟被廢,一度被改做國小堂。
1988年修復廟觀時,將龍王廟和欽公祠合為一處,還稱“龍王廟”,供奉龍王、欽公、魯班等像。修復後的龍王廟,前有牌樓,入門為寬敞的庭院,兩旁為客堂。前殿主祀財神;後殿西廳奉祀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龍王;東廳主祀照天侯楊府大神、欽公;東廂房祀奉城隍、猛將。1990年,正式開放。
每年農曆十月的十五、十六兩天,龍王廟舉行盛大的廟會,俗稱“欽公會”。
著名人物
顧炳權(1936~1999)龔路鄉永豐村人。中共黨員。1953年任川沙縣欽公鄉團支書、民兵連長。1955年3月參軍。三年後復員,在龔路化工廠、排灌站等單位工作。1972年調川沙農業局系統工作。1979年7月任川沙縣總工會秘書。兼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上海地名學研究會理事等職。主要論文有《上海風俗的研究》、《黃炎培與川沙縣誌》等。
黃菊波(1930~2002)龔路鄉夾路村(今永鋒村)人,中共黨員。1950年上海立信會計專科學校畢業,同年在東北人民政府財政部參加工作,1956年在財政部研究生班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歷任財政部科研所科員、副科長,1978年起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財政部科研所研究員,體制研究室主任,科研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199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