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曬節

陰曆六月初六,正是盛夏,是一年中太陽光最猛的日子。古來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暴曬衣服、物件、書卷的日子。春末夏初天氣漸熱,空氣有潮濕,衣物書卷要霉變,蟲豸大量滋生繁殖,要蛀東西。於是人們定出了六月初六是暴曬東西的日子,以殺蟲清霉。

.編輯本段【傳說】有關“六月六”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傳說:上古時代,本來大地山清水秀,人們過著平靜無爭的生活。不料水神和火神兩個凶煞打起架來,一個發來滔滔洪水,一個燃起熊熊烈火。他們從天上打到人間,又從人間打到天上,只攪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突然一聲巨響,他們把好端端的天宇打了個大窟窿。這一下可要緊了:火紅的太陽不見了,美麗的月光不明了,閃爍的星星也不亮了。人們在黑暗的世界裡,缺衣少食,受著煎熬。這時出了一個女媧氏,她心底善良,勤勞勇敢。她看到人們這種悲慘苦難的情景,實在無法忍受。於是她就在江河裡撿來許多五彩石,又引來山火,煉石補天,把堅硬的石頭煉成石液,又把石液擀成石餅,一張張地向破碎的天宇貼去。經過女媧千辛萬苦的不息勞動,終於把天補好。碧藍光潔的天空又恢復如初,日月星辰又普照大地,青山綠水美麗如前。人們又重新獲得光明,過上了好日子。但是,好心的女媧拯救了人類卻毀滅了自己,她因過度勞累離開了人間。人們為了紀念她,每當農曆年六月初六這天,都要舉行祭祀活動,以示對她的懷念。暴曬衣物,就是象徵人們重見光明。有些地方在這天有吃蒸餅的習俗,就叫“補天餅”,以紀念女媧鍊石補天的豐功偉績。編輯本段【歷史軼事】當然,這是傳說。而《世說新語》記載有兩則曬東西的趣事呢。一是晉朝人阮鹹。阮家是個大族,達官富戶很多。那些有錢人家都住在街北,貧窮的住在街南。阮鹹是個名士,是有名的文學家阮籍的侄子,他善於彈琵琶,所以他的名字來源於一種形狀細長的琵琶。他沒有錢,住在街南。六月六那天,街北大家都打開箱子,把華麗珍貴的衣裳帽子搬出來暴曬,無形中是在擺闊氣。過往的人見了,自然嘖嘖稱羨。這時,街南的阮鹹把一條破衣裙用竹竿一撐,也曬了出來。旁人看了覺得好笑:這么條破裙子還有什麼曬頭?阮鹹答道:“未能免俗,聊復爾耳。”意思就是,人家都在翻曬東西,我也不能不隨著大家這樣來一下。顯然,他是在用玩世不恭的態度嘲笑那些炫耀財富的人。另一個是郝隆曬書的故事。郝隆也是晉朝的名士。他博覽群書,學問很好,可是家裡很窮,什麼積蓄也沒有。盛夏時節,周圍的有錢人家紛紛按老習慣把各色各樣的衣服物品拿到太陽底下暴曬,只見郝隆在地上攤開一條蓆子,仰躺在蓆子上,敞開了衣服,在烈日下曬著肚皮。旁人不解,問道:“這么大的太陽,您躺著乾什麼?”郝隆冷冷道:“你們看不見嗎?人家都在曬東西,我也得把肚子裡的書曬一曬啊。”他和阮鹹一樣,用意是在嘲弄那些擺闊的富人,告訴他們 “我肚子裡讀的書,積累的知識,比你們炫耀的東西值錢得多呢。”這些傳說和故事為“暴曬節”更增添了幾分色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