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調料
景頗族聚居於雲南,人口11萬左右,以農耕為主,種植水稻、旱谷和玉米,聚居區出產木材、茶葉、藥材和珍獸。生活不離竹。
飲食特點
景頗人閒時每日兩餐,忙時三餐,主食為大米,副食有豆類、薯類、蔬菜和野菜野果。愛吃糯米飯、糖粥。除殺牲祭鬼外,平時很少吃肉。制菜多加鹽與辣椒燒煮,很少油炒。口味偏好酸辣、酵臭、不用碗筷,常用蕉葉裹食。白酒多系外地運來,愛嚼檳榔及草煙。他們的烹調方法大多簡易,大米多加土豆、青菜煮成濃粥,糯米則蒸成乾飯,而且當天舂米當天吃,不留“隔夜糧”。制菜非煮即醃,醃菜很有特色,水豆豉、乾豆豉、酸竹筍、醃茄子等,開胃爽口。他們製作肉品的方法一是風乾後抹辣椒和鹽巴烤;二是先烤熟、剁細,再拌以辣椒、蔥蒜及野生香料;三是拌勻佐料後用笆蕉葉或枇杷葉包好,置入火塘灰中焐。
景頗族名食大多帶有亞熱帶山林地區的特色和耕牧漁豬的民族文化氣息,如舂鱔魚、螺螄湯、酸筍燒魚、竹筒烤魚、砂鍋燉竹鼠、涼拌牛肚、煮芋頭、臭豆、酸木瓜炒牛肉絲、帕滾菜煮繁雞、水醃菜拌烤山鴿、鹿肉剁生、馬鹿乾巴肉鬆、油炸知了肉丸、螃蟹夾、粘棗果、煮酸粑菜、軟米銅鍋飯等。
景頗人在家中吃飯,如由家長按人均分,中間放一碗湯,全家圍坐聚食;鄰里走動,到了吃飯時間,可以隨意坐下用餐,不須任何回報。 一家蓋房,全村無償幫工,並送米送菜;來了客人,不論識否,均殷勤招待;打到獵物,見者有份;趕街相遇.立即遞過煙筒和菸袋。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吃獨食”可恥,讓客人餓著肚子走,是最不體面的事。
宴客食俗
食俗景頗族宴客有一種食規,客人到後稍事休息,便有身著盛裝的中年婦女出來敬送“禮籃”。其藍用藤篾精心編織,內裝一竹筒白酒、一竹筒米酒、兩包熟雞蛋、兩包糯米飯糰。首客受禮後致謝先飲一口酒,再轉給眾人搶飲,然後將雞蛋切片,放在飯糰上,人各一份,邊吃邊加讚美,吃畢奉還禮籃,表示回敬。這些食物各有含義。白酒代表“女”;米酒代表“男”;糯米飯代表“貼上結合,親如一家”;雞蛋代表“純潔、圓滿、平安、康樂”。
此外,景頗人以男為大,過年寬頻酒、肉、粑粑前去問候;殺牛祭鬼和送新谷時,須送肉包和米包至舅家。外甥通常要娶舅舅之女,如果未娶,應逐絲織品一件、米酒兩桶、白酒兩瓶、雞蛋兩個和一些粑粑。外甥之女山嫁時,還要送舅舅一條“根底”牛,母親(或妻子)去世,也要送舅舅(或岳父)一條“火炭”牛,顯然,這都秉承著“人種出舅家”的古訓.
婚戀食俗
以食傳言是該族青年表達情愛的一種方式,小伙愛上姑娘,就在食品中包上樹葉(表示話很多)、樹根(表示思念)、大蒜(表示求婚)、火柴(表示堅決)、辣椒(表示火熱)等物送去。姑娘如有意,退回原物,如需考慮,便加放幾根奶漿菜、如拒絕,則添進火炭。小伙接著又在食物中放上合攏的嫩樹葉(表示希望共同生活)、糧豆(表示早日結婚)再送去,姑娘同意,但回贈菸草,堅決拒絕,則將合攏的樹葉扭成背靠背退回去,這樣幾來幾往,不少有情人便可通過”正娶”或“拉婚”(搶親)終成眷屬。
飲食忌諱
在該族家中做客應注意,當主人請吃喝時要先回敬主人,包飯菜的樹葉不可倒著使用,否則會被認為不友好的表示。
特色菜譜
酸筍燒魚
上火,將油燒至七成熱,放入洗淨去鰓的魚,炸至呈金黃色撈出控油。然後又在鍋中注入油,用蔥、姜、蒜熗鍋,烹入料酒、醬油、高湯、沸後下魚、酸筍、辣椒、味素、鹽、白糖、胡椒,收至汁濃時裝盤。色澤鮮艷、酸辣可口。
舂鱔魚
將鱔魚去頭去內臟。蒜、姜拍松,香菜、荊芥切成末。鱔魚用炭栗火燒成金黃色。辣椒炒熟透,切成米粒。
鱔魚舂細,放入配料,調料舂細裝盤。鬆脆香辣,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