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過程
開始
1943年伴隨著太平洋戰爭局勢的變化,日本海軍需要一種小型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於是下達了名為“18試陸上偵察機”的研製命令,接到命令後空技廠便著手開始了設計工作。“18試陸上偵察機”便是後來的“景雲”。
日本海軍對“18試陸上偵察機”的要求是最高時速在740km以上、航程超過3333km。為了實現這凌駕於戰鬥機之上的變態性能,空技廠決定採取一些非常規的手段:選用兩台愛知“熱田”30型液冷發動機(仿德國DB601)並聯安置在機身中部,連線一根長度超過4m的延長軸穿過座艙驅動機首的定速6葉螺旋槳。這種布局方式參考了戰前從德國進口的海因克爾He-119高速偵察轟炸機(也有一說是參考了德國梅塞施密特Me-509戰鬥機的設計圖紙)。此外該機還裝備了保證高空性能的廢氣渦輪增壓器和氣密座艙,以及日本飛機中不多見的前三點式起落架。總之用一句話來形容“景雲”就是:它一點也不像一架日本飛機。
脫穎而出
1944年6月隨著戰況的惡化,日本陸軍和海軍都開始大量縮減試製機的種類,“景雲”一度也成為被裁的對象。但是到了1944年秋,三菱有望製成Ne-330型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在現有機種中“景雲”因最適合換裝噴氣式發動機而從一大堆圖紙中脫穎而出,於是“景雲”研製工作得以繼續進行。而噴氣式攻擊機“景雲改”的開發計畫也被提了出來。
結局
1945年4月空技廠製成了未裝廢氣渦輪增壓器的1號樣機,並於5月在木更津機場進行了試飛。第一次試飛因為發動機性能不佳(日本液冷發動機的技術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成熟),沒有進行數據測試。第二次試飛則發生了動力艙大火(發動機中置的通病——散熱不佳),緊急迫降而使機體損壞。之後1號機在換裝發動機時遭遇空襲被毀,之前的升空時間僅僅10分鐘而已。直到戰爭結束,2號機都沒有組裝完成(據說戰爭結束時2號機被爆破摧毀,殘骸都丟進了海里)。至於先前計畫的噴氣式“景雲改”更是無從談起,部分資料鼓吹的先進性不過是幫助戰敗的日本軍國主義畫餅充飢而已。
因為活塞式發動機中置的原因,在換裝噴氣式發動機後幾乎不用考慮重心改變的問題(安裝的位置一樣),再加上前三點起落架、整體式油箱、並聯雙座的氣密座艙,這些都使得“景雲”成為最適合噴氣式化的機種。當初噴氣式化方案是:撤去機身的活塞式發動機和機首的螺旋槳,在機身安置噴氣式發動機並將多餘的空間設為燃料艙,機首和機尾分別設定進氣口和尾噴口。
評價
“景雲”是日本海軍二戰時期研製的最後一種陸基偵察機,其性能自然凌駕於同行前輩之上,部分性能足以和當時最好的活塞式戰鬥機一較高下。
作為偵察機,“景雲”完全採取高空拍攝照片的方式偵察,機上攜帶有精密照相設備,其情報收集效率將比以前大大提高。駕駛員和拍攝員分別坐在2個氣密座艙里,後艙即拍攝員座艙,由於不進行傳統目視報告收集情報,所以後艙幾乎沒有視野。
6葉螺旋槳和層流翼是活塞式飛機發展到極致的標誌,“景雲”有著接近活塞式飛機極限的飛行性能。得益於這種出色的高空高速性能,活塞式戰鬥機不會對“景雲”構成太大威脅,因此其沒有安裝自衛武器。但就像P-51D能擊落比它快得多的Me-262一樣,在高空高速性能同樣拔尖的P-51H和P-47N還是有很大機會擊落“景雲”,這兩種飛機計畫在對日登入作戰中大量裝備,所以“景雲”安裝自衛武器也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景雲”最大的敵人還在自己。無論是川崎的Ha-40還是愛知的“熱田”,日本的液冷發動機總是問題不斷。而並聯安置使可靠性進一步下降以及中置布局帶來的散熱不佳更讓發動機問題雪上加霜。很多人認為憑藉換裝最新研製的三菱Ne-330,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事實上日本在噴氣式技術上雖然薄弱,但也不是一無是處,日本自產的渦噴發動機推力已經達到490kg(NE-20發動機),推力900kg(一說1320kg)的Ne-330已經實現,因此噴氣式化的“景雲改”不是沒可能的事情。
諸元
機長:13.05m
翼展:14.00m
全高:4.24m
翼面積:34.00sqm
空重:6015kg
最大重量:8100~9400kg
最大時速:741km/h(高度10000m)
實用升限:11700m
航程:3610km
螺旋槳:VDM定速6葉
發動機:1台愛知Ha-70-01 24缸倒M液冷(即2台“熱田30”12缸倒V並聯),起飛出力3400hp
乘員:2人
生產數量:1架(原型機)
武裝:無
主要型號:
“景雲”R2Y1:安裝液冷活塞發動機,試飛階段
“景雲改”:安裝渦輪噴氣式發動機,計畫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