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img/7/657/nBnauM3X3ETMyIDM4ADOwITOyMTM3IDO1gzMxADMwAzMxAzLwg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普列謝茨克發射場最初是保密的。一位叫傑弗里·佩里的英國教師和他的學生們發現了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的存在,他們仔細分析了蘇聯於1966年發射的宇宙-112衛星的軌道,推斷出它不可能是從拜科努爾發射的。冷戰結束後公布的檔案顯示,CIA早在1950年代末就懷疑普列謝茨克地區有一座飛彈發射設施。蘇聯政府直到1983年才公開了普列謝茨克發射場。
發射能力
![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img/9/781/nBnauM3XzUzM3czM3EDOwITOyMTM3IDO1gzMxADMwAzMxAzLxg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現在可以發射聯盟號、宇宙-3M、呼嘯號和鏇風號等類型的運載火箭。而俄羅斯用於國際商業發射服務的主力火箭質子號和天頂號則不能從這裡發射。普列謝茨克也仍然作為俄軍戰略火箭部隊的發射場,2007年俄軍在這裡試射了一枚RS-24洲際飛彈。俄羅斯航天部門已決定其新一代主力運載火箭安加拉號主要在普列謝茨克發射。
用途
![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img/9/6e2/nBnauM3XwEzN2IDM0QTM1YTOyMTMyIzMwATOwADMwAzMxAzL0E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普列謝茨克同時還是俄最重要的戰略飛彈試驗發射基地。主要發射PC-12M“白楊”(SS-25)、“白楊-M”(SS-27)和PC-22(SS-24)三種洲際彈道飛彈。自1994年11月11日,葉爾欽簽署命令改建由國防部直接管理的國家試驗場後,共執行了500多次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任務,最新型的“白楊-M”飛彈也是在這裡首次發射成功的。
發射場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重建工作,2004年年底前,重建工作完成後,普列謝茨克將成為配備現代化的航空太空梭、機車設備、無線電技術設備、燈光設備、氣象設備的一類發射場,能起降最大降落重量達220噸的伊爾-76運輸機和圖-154 重型運輸機,可發射所有型號的運載火箭,將取代拜科努爾,成為俄最重要的綜合性航天發射場,保障國防、國民經濟、科學研究及商業發射任務。
由於處於較高緯度的地理位置,普列謝茨克不適合用來發射小傾角衛星和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此外較高的緯度也影響了火箭的運載能力。該發射場主要用於發射具有大傾角的極軌衛星。
事故回顧
1973年6月26日,一枚宇宙-3M火箭在發射台上爆炸,導致9人死亡。1980年3月18日,一枚東方-2M火箭在加注燃料時爆炸,45名技術人員當場被炸死,另有5人在送往醫院後死亡。這次事故直到1989年才有了報導。
1996年6月20日:俄羅斯發射偵察衛星的一枚聯盟U型火箭在從普列謝茨克發射場起飛50秒後整流罩過早打開,致使火箭墜毀。
2002年10月15日,一枚聯盟-U火箭發射失敗並爆炸,死亡一人。
世界著名的航天發射中心
航天指與研究和探索外層空間有關的領域,利用太空科技來以太空飛行器來進入外層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