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西北1940年夏季反“掃蕩”
正文
6月上旬,日軍分別從北、東、西3個方向向根據地推進。 日軍獨立混成第9旅團1000餘人由靜樂進占嵐縣城後,又於6月12日以1500餘人的兵力從靜樂、古交、交城、文水地區合擊雙龍鎮、 對久地區的第120師特務團和山西新軍工人武裝自衛旅,撲空後,除靜樂日軍村上大隊500餘人繼續向米峪鎮進犯外,大部陸續退回原駐地。賀龍、關向應判斷由靜樂南犯的日軍是一支遠離據點的孤軍,合擊後不能久駐,可能經原路返回,遂令第358旅第4、第716團由東村進至大夫莊、米峪鎮地區設伏;17日拂曉,第4團在米峪鎮以北的曹家掌、乵練村與向靜樂撤退的日軍遭遇。第4團先機搶占有利地形,與日軍展開激戰。9時,第716團投入戰鬥,將日軍包圍,戰至深夜,日軍大部被殲,餘部逃至乵練村依託土窯頑抗。至19日黃昏,日軍被第4團用火攻燒死。此戰共殲日軍500餘人。第358旅亦傷亡445人。 日軍獨立混成第9旅團為解米峪鎮之圍,18日乃由靜樂、古交、文水等地出動2000餘人馳援,21日到達米峪鎮。但第358旅主力已奉命經赤堅嶺轉移至興縣城郊,與師部會合。北面日軍獨立混成第3旅團主力和第26師團一部共4500餘人,16日由偏關、五寨、寧化堡等地出動,侵占河曲、保德、岢嵐等城。第120師獨立第2旅和山西新軍暫編第1師等部,轉至日軍側後,用靈活多變的游擊戰,不斷打擊進犯的日軍。南面日軍獨立混成第16旅團主力及第41師團一部共3500餘人,18日由大武、柳林出動,進占方山、臨縣及黃河各渡口,並向駐該地區的第120師獨立第1旅實施合擊。 獨立第1旅和山西新軍青年抗敵決死隊第2、第4縱隊轉移至日軍翼側以游擊戰消耗疲憊日軍。在此期間,自五寨進占岢嵐的日軍1600餘人西犯,獨立第2旅和暫編第1師沿岢嵐至保德公路兩側節節抗擊,吸引日軍轉向西北方向,以減輕對師主力的壓力。至25日,深入根據地“掃蕩”的日軍,僅占幾座空城。26日,日軍逐次向原據點回撤,唯獨立混成第9旅團主力在獨立混成第3旅團一部的配合下,集中4000餘人,分由臨縣、嵐縣、岢嵐、保德出動,向興縣合擊,企圖圍殲第120師領導機關和第358旅。賀龍、關向應率部轉移,日軍占領興縣空城。7月4日晨,進占興縣的日軍東撤。第120師早已集中6個團的兵力,在興縣城東準備伏擊撤退的日軍。11時,日偽軍一路1000餘人進至二十里舖時,突遭獨立第1旅、第358旅伏擊。戰至深夜,殲日偽軍700餘人,八路軍亦傷亡436人。5日保德日軍1000餘人糾合分路撤退的日軍前來增援,第120師主動撤出戰鬥,日軍亦向嵐縣等地退去,反“掃蕩”戰役遂告結束。這次反“掃蕩”歷時1個月,第120師及山西新軍一部與日偽軍作戰250餘次,斃傷日偽軍4500餘人,使晉西北抗日根據地進一步得到鞏固。![晉西北1940年夏季反“掃蕩”](/img/0/66a/nBnauM3X4kDM4cjNzQDO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4AzL4k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晉西北1940年夏季反“掃蕩”](/img/f/4e2/nBnauM3X1MTO0IzNzQDO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4A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