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位於邯鄲市陵園路中段。1946年3月奠基,1950年10月落成。陵園占地320畝,分南北兩院,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園。
建築特色
陵園北院以園林建築為主。獨具民族特色的雄偉建築群,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大門兩側鐫刻著朱德總懷念題寫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大門兩側鐫刻著毛澤東主席的手書“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入門巍然聳立著高24米的烈士紀念塔,塔頂光芒四射的紅五星,象徵著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塔的正面鐫刻著毛澤東題詞:“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千古無上光榮”,東、北、西三面分別為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的題詞。紀念塔正北是人民英雄紀念墓,為紀念所有犧牲於晉冀魯豫邊區的革命烈士而建,墓內陳列著317名團職以上烈士英名錄。紀念墓前面東西兩側有“八路軍”和“民兵”兩組群塑,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令人肅然起敬。東側是左權將軍墓,有周恩來總理的親題墓碑。墓對面是左權將軍紀念館,館內陳列著左權將軍的遺像和遺物。院東北部為烈士紀念堂,陳列著部分革命先烈的遺像、遺物。西北部是劉伯承題名的陳列館和“四八”烈士閣。南院以陵墓為主。前面有紀念亭、紀念碑,後面墓內安葬著團職以上幹部和著名戰鬥英雄200餘名。
北院:以園為主,民族形式的雄偉建築群,分布於蒼松翠柏之中,大門橫額鑲嵌著朱德題寫“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八個大字。八門迎面而立的是高達24米的列士紀念塔,正成刻著毛澤東的詞:“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千古無上光榮。”東北西三部分別為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題詞。塔的最高處是包金刻作的五角星,象徵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塔北是人民英雄紀念墓,內有317名團級以上幹部的英名錄,與墓體相連的石碑上刻有劉伯承,陳毅徐向前,鄧小平等領導人的題詞。紀念墓東是高大雄偉的左權將軍墓,對面是肅穆莊嚴的左權將軍紀念館。墓前的牌坊橫額為謝覺哉題詞“人民共仰"墓前的牌坊下的漢白玉墓碑,是周恩來親手題寫出的“左權將軍之墓”,墓旁有朱德寫的輓詞和彭德懷寫的墓誌。左權將軍大墓兩側有附墓說座,分別安葬楊裕民,何去,高捷成,賴,張衡寧,張光華先烈。墓旁各碑記載了烈士的生年經歷。左權將軍墓對面是肅穆莊嚴的左權將軍紀念館.
南院:以陵為主,有紀念亭紀念碑,及烈士墓,墓內晏葬著團級以上的幹部和邊區著名殺敵英雄戰壯舉英雄約200名,南北兩院的主要建築和墓葬都有飧刻的中央領導題詞。
烈士陵園建築雄偉,松柏長青,莊嚴妙肅穆,典雅壯觀,為古城增添了無限光彩。
領導人關切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的建設與發展,始終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解放戰爭時期,朱德、劉伯承、鄧小平、陳毅、董必武、楊秀峰等“往來邯鄲道,數度謁陵園”;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周恩來、江澤民、李鵬、萬里、聶榮臻、鄧穎超、薄一波等曾先後來園參謁,親筆題詞,並對陵園的建設作了重要指示。
歷史
1986年10月,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公布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保護單位,1995年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被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主要館墓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分南北兩院,總占地面積320畝。北陵園主門門楣橫額上鑲嵌有朱德題寫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八個大字。園內有烈士紀念塔、人民英雄紀念墓、陳列館、四·八烈士閣、烈士紀念堂、左權將軍墓、左權將軍紀念館等紀念建築。陵園南院為“晉冀魯豫軍區人民解放軍烈士公墓”,這裡安葬著八路軍前方總部、一二九師及晉冀魯豫軍區團級以上幹部和邊區的著名殺敵英雄、戰鬥英雄近2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