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韭黃

昭化韭黃

昭化韭黃,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特產。昭化韭黃種植歷史悠久,加上種植地區溫度適中、氣候宜人、土壤肥沃的獨特自然條件,昭化韭黃色澤鮮艷、口感宜人、香氣濃郁、功用獨特,為辛溫補陽之品,能溫補肝腎,並有溫中行氣、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一般人都能食用,其它地域的韭黃難以與之媲美。為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歷史淵源

昭化韭黃歷史悠久。相傳,公元211年,蜀先主劉備率兵“北駐葭萌”(昭化)時,正值韭菜生長旺盛期。當時糧草緊缺,居民們擔心韭菜被劉備的軍隊所食用,就紛紛用乾草和泥土遮蓋,但還是被劉備的軍隊所發現,當劉備的軍隊刨開覆蓋在韭菜上的乾草和泥土時,韭菜已變成嫩黃透亮的嫩芽,當問及這是什麼菜,居民沒不敢回答是韭菜,見其象嫩芽,便回答道:“是韭芽”。劉備和將士們食用“韭芽”後,認為這種韭芽是“天賜神菜”、“大吉之物”,於是“韭芽”的稱謂在開始流行。劉備由“韭”字的偏旁“非”字和“一”字,堅定了他掃除亂黨軍閥和恢復漢室一統天下的決心和信心,並由“韭”字的諧音“久”字聯想,於公元217年親改葭萌縣漢壽縣,銘感蜀國政權正在昭化發祥,寄予指日可待即將恢復的漢室江山能天長地久。公元252年,蜀國大將軍錄尚書事費禕奉詔在漢壽(昭化)“開府治事”,統攝軍政,昭化成為抗魏前線的指揮中心。其在昭化駐紮時期,喜食當地生長的韭芽,經常用韭芽作下酒菜,並治好了費禕長患數年的胃病,時人深感神奇,於是紛紛種植“韭芽”。“韭芽”成為了一種大眾蔬菜,因顏色呈黃色,民眾也稱為“韭黃”。
傳說,到了公元7-10世紀時的唐代,韭黃有美容延年益壽功能,武則天父親武士彠曾任利州(即廣元)都督,全家喜食益昌縣(相當於昭化鎮)韭黃,其母楊氏在懷孕期間,幾乎每天都食用昭化韭黃,武則天從小就吃昭化韭黃,因而出落得天姿國色、閉月羞花。她母親楊氏一生嗜吃昭化韭黃,享年九十二歲,創長壽奇蹟。武則天登基後,當地年年向皇宮進獻昭化韭黃,昭化韭黃成為貢品,此後,昭化韭黃深受皇族及宮廷達官貴人的青睞,成為他們首選的山珍仙品。唐明皇李隆基曾途經益昌縣(昭化),吃到昭化韭黃,驚為天味,特賜名“貢黃”。韭黃在當地開始盛產。
公元972年,宋太祖趙匡胤)寓“昭示帝德,化育人心”之意取這兩句話的前一個字改稱“昭化”而沿用下來,當地生產的韭黃也被稱為“昭化韭黃”或“昭化貢黃”。
公元14-17世紀時,明朝《本草綱目》中記載:韭葉熱,根溫,功用相同,生則辛而散血,熟則甘而補中。韭黃含有較多的粗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可有效預防習慣性便秘和腸癌,有“洗腸草”之稱。韭黃含有揮發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促進食慾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療效,所含硫化物具有殺菌消炎作用。韭黃為辛溫補陽之品,藥典上稱之為“起陽草”,能溫補肝腎,一般人都能食用。
公元17-20世紀時,清朝的歷代昭化知縣,十分重視昭化韭黃的生產,昭化韭黃的種植技術日趨成熟,種植面積大幅增加。清代著名的“蠶桑知縣”曾逢吉,在大力鼓勵百姓栽桑養蠶的同時,採取多種措施推廣昭化韭黃的生產,讓百姓增加了收入,讓更多的過往客商吃到了名聞遐邇的昭化韭黃。
《廣元縣誌》在農業卷經濟作物中記載(第348頁)“廣元城郊有部分農戶種植蔬菜,昭化韭黃除當地場鎮出售外,還調劑淡旺,供應城市,遠銷甘陝鄰縣。”
《昭化志》在物產農屬中記載(第59頁)“韭黃主產昭化鎮,是過去朝廷進貢之物以及送給官、商的珍品。”在農業概況經濟作物中記載(第172頁)“韭黃:產於昭化鎮,城關村。公元7-10世紀時唐代以前有少量種植。公元10-13世紀,宋代時期種植較多。特別是東門外‘銀地’的韭黃20多畝享有盛名,當時已列為朝廷進貢之物。賜有‘貢黃’之稱。”

生產狀況

21世紀初,廣元市高度重視韭黃產業的發展壯大,成立了廣元市

圖2 昭化韭黃種植基地圖2 昭化韭黃種植基地
壩區韭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廣元市元壩區韭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領導小組,力求把“昭化韭黃”做大做強。2011年,昭化鎮種植優質韭黃面積達1500畝,主要分布在城關、天雄、擺宴、鳳凰、坪霧、戰勝等8個村,建成昭化鎮天雄關、天下鮮等蔬菜專業合作社2個、發展會員1500餘戶,建成村級技術服務網點8個、發展種植大戶11個,建成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1個,年產韭黃450萬噸,產值4500萬元。

榮譽認證

昭化位於川蜀之北,秦嶺以南,地處金牛古驛道與嘉陵江白龍江水道交匯處,自古就是交通驛站,入川要道,“到了昭化,不想爹媽”的傳說驗證了古代昭化的繁榮,昭化韭黃的知名度早已隨著四方來客的傳播而名聲遠揚。21世紀初,該區大力實施品牌戰略,2002年昭化韭黃被認定為國家首批無公害產品,2006年昭化韭黃獲“西部農業博覽會名優農產品”金獎,2006年11月昭化韭黃基地建設成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同年昭化韭黃參加首屆中國成都國際農業博覽會並獲得金獎,2007年10月昭化韭黃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昭化韭黃產業已成為元壩特色農業的支柱產業,產品遠銷成都、綿陽、重慶等省內外市場,成為西南最大的韭黃產業基地。
2011年5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廣元考察時,實地考察了昭化鎮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情況,仔細查看昭化韭黃品質、土壤肥料,並和農戶親切交談,詳細詢問韭黃生產技術和銷售情況。在了解到昭化韭黃銷售前景廣闊,深受市民喜愛後,溫家寶總理深情的說:“昭化韭黃、廣元蔥”,對昭化韭黃產業給予了充分肯定。在了解農民在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帶動下,發展特色農業增收致富的情況後,溫家寶總理指出,在十二五期間,要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進一步搞好農業生產,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質量特色

(一)感官特色:“昭化韭黃”黃色澤嫩黃透亮,白如象牙,葉片厚實;入口細嫩,香氣濃郁;與其它韭黃相比莖長肥狀,支桿粗壯,口感更加清脆。
(二)理化特色:“昭化韭黃”中粗纖維≤3.75%,類胡蘿蔔素≥0.18mg/L,維生素C≥17.5mg/100g、鐵≥4mg/㎏、鈣≥145mg㎏。

產地環境

昭化韭黃生長地域的氣候、降雨量、光照、土壤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決定了昭化韭黃的品質特徵和質量特色。
(一)與地理特徵的關聯性。韭黃是韭菜經軟化栽培技術生產的產品,對地理環境的要求很特殊,如果環境溫度超過35℃,韭黃在培土或稻草遮蓋過程中容易導致高溫腐爛;如果環境溫度低於0℃,韭黃生長緩慢,黃化基本停止。昭化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278天。年均氣溫在16.8℃,年降雨量1100mm,年均日照1390小時,年均有效積溫5065℃,良好的氣候條件為韭黃的生長提供了最佳環境。
(二)與當地土壤、水質的關聯性。昭化鎮地處嘉陵江流域,為沖積砂壤土,土質疏鬆肥沃,PH值呈微酸性,有機質含量高,N、P、K等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豐富,土壤PH值介於5.5至6.5之間。韭黃灌溉用水取於15米以下地下水,水質好、無污染,良好的土壤和水質為韭黃種植提供了良好條件。
(三)與當地環境條件的關聯性。昭化鎮平均海拔510米,地處嘉陵江、白龍江、清江三江交匯處,遠離城市和工業區,周圍無任何化學污染和環境污染等因素,經科學檢測空氣環境質量、地表水、土壤質量等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四)與傳統種植技術的關聯性。“昭化韭黃”種植歷史悠久,產區農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特別是隨著昭化韭黃合作社的成立,加大了對農業科技的推廣,建立了韭黃生產基地,對昭化韭黃品種進行了調查和篩選,推廣韭黃標準化種植,有效提高了韭黃品質。

地理標誌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昭化韭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昭化韭黃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自2011年11月30日起實施保護。

產地範圍

昭化韭黃產地範圍為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城關村、天雄村、石盤村、擺宴村、戰勝村、鳳凰村、鴨浮村、坪霧村8個村所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昭化韭黃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昭化韭黃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寬葉韭。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棕紫土壤,土壤質地為砂壤土,有機質含量≥1.5%。土壤pH值5.0至7.0。耕層厚度≥30cm。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高畦育苗。春播於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秋播於9月上旬播種。每平方米播種量≤9g,每平方米留苗≤380株。
2.定植:苗高18cm至20cm時定植。每公頃定植株數≤390000株。採用溝栽,定植16cm至20cm。
3.施肥與培土:每公頃每年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5000kg。軟化覆蓋後培土3至4次,培至壟高≥25cm。
4.輪作:與蔥蒜類輪作2年以上。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收割。
10月上旬到翌年2月,當假莖長度≥20cm時收割。每茬軟化時間≤15天。軟化1次最多收1茬。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假莖長≥20cm,呈白色,葉片淡黃色,有光澤,總株長≥45cm。味濃,質脆。
2.理化指標:水份含量74%至80%,粗纖維≤3.7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