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介子推、伍子胥、屈原。他們都是千百年來人們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於其主,伍子胥忠於其君,屈原則忠君又愛國。屈原的作品不僅訴說著自己的忠誠與憤怒,而且反覆抒發著對楚國鄉土的思念之情,繾綣悱惻,深刻感人。他們三人被後世稱為“春秋三傑”。
介子推
介子推,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有名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稱介
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說。生年不詳,卒於晉文公元年(前636年)。縣誌雲,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於綿山。晉文公欲求卻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樹而死。相傳,寒食起源於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又據通志,介子推“隱後三十年,見東海邊賣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晉成公年間(前607年~前600年)。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謀略家。名員(yún),字子胥,春秋時楚國
人。春秋楚國乾溪(今利辛縣西北部,傳說又叫“陰陽城”)人。伍子胥的父親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奇謀戰聖》稱:伍子胥是姑蘇城的創建者.蘇州至今有紀念伍子胥的城門“胥門”、祭祀的祠堂和墓地並被入祀“500名賢祠”,1988年秋,我國大書法家啟功先生以“古賢至德尊三讓,吳苑雄濤溯伍胥”的對聯書贈蘇州,蘇州為紀念伍子胥的功績,在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會址(現蘇州規劃展示館)前樹立了雕像和紀念園。 他的祖父叫伍舉,因為侍奉楚莊王時剛直諫諍而顯貴,所以他的後代子孫在楚國很有名氣。
伍子胥本為楚國人。性格剛強,青少年時,即好文習武,勇而多謀。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楚平王懷疑太子“外交諸侯,將入為亂”,於是遷怒於太子太傅伍奢,將其父、兄騙到郢都殺害,伍子胥隻身逃往吳國。
在伍子胥入吳之前,跟隨楚國太子建到齊國。後又到鄭國。太子建和晉國君王私通。要做晉國攻打鄭國的內應,伍子胥勸說建,鄭國以忠義對待他們,他們怎么能背叛鄭國呢?但是太子建說他已和晉國說好了。就不聽伍子胥的勸說,後來被鄭國知道後,鄭國國君就把太子建殺了。伍子胥就逃亡到吳國去。在他還沒到吳國時。出了鄭國都城之後,出了昭關之後還有一條河隔著。伍子胥看見沒有船,內心非常焦急,突然走出一條漁船。渡了伍子胥,下船之後,伍子胥怕他說出去,就對漁翁說不要把事情說出去。漁翁非常傷心,他想他誠心渡伍子胥,但伍子胥還懷疑他,他非常敬重伍子胥,也沒有抱怨他,漁翁就把船滑到江中心自沉了,以絕伍子胥的疑心。伍子胥看到後大哭,說是他害了漁翁。但有的書上說漁翁沒死。後來伍子胥要滅鄭國為太子建報仇,漁翁的兒子就唱了一首歌。就是老漁翁對伍子胥唱的,伍子胥想起他的恩人在鄭國就班師回去了。這是後話。
入吳後,知公子光有大志,乃用專諸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得進用為“行人”(掌朝覲聘問之官),與謀國政。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獎農商以實倉廩,治城郭以設守備。又舉薦深通兵學的孫武為將,選練兵士,整軍經武,使吳成為東南地區一強國。根據吳與周邊各國的強弱形勢及利害關係,與孫武等制定先西破強楚,以解除對吳之最大威脅,繼南服越國以除心腹之患的爭霸方略。周敬王八年(前512),針對楚國執政者眾而不和,且互相推諉的弱點,提出分吳軍為三部輪番擊楚,以誘楚全軍出戰,彼出則歸,彼歸則出,“亟肆以罷(疲)之,多方以誤之”(《左傳·昭公三十年》),待楚軍疲敝,再大舉進攻。此後數年間,吳軍連年擾楚,迫楚軍被動應戰,疲於奔命,實力大為削弱。隨即展開大舉攻楚的準備,爭取與楚有矛盾的蔡、唐兩國作為吳的盟國,使楚北方門戶洞開,為爾後避開楚軍防守正面實施突襲創造了條件。又出兵攻越,給楚造成吳不會大舉攻楚的假象,並施反間於楚,使楚不用知兵善戰的子期,而用貪鄙無能的子常為帥。十四年,與孫武等佐闔閭統領大軍沿淮水西進,由楚防備薄弱的東北部實施大縱深戰略突襲,直搗楚腹地,以靈活機動的戰法,擊敗楚軍主力於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一說今漢川北),並展開追擊,長驅攻入楚都郢(今荊沙江陵西北),終成破楚之功(見柏舉之戰)。由於懷有強烈的個人復仇願望,在楚未能安撫民心,激起楚國上下反對,致使吳軍難以立足。(伍子胥到楚國後,聽說楚平王已死,就把楚平王的墳墓撬開,用鋼鞭鞭屍三百,楚國人民看到吳國人如此復仇心強,全國百姓大懼)。“伍子胥於吳國為忠臣,於祖國——楚卻是罪人。對於伍子胥為復一己之仇,勸吳攻楚,使祖國(楚國)無數生靈毀於被動戰爭,詩人陳志歲頗有微詞,其詩《申胥》:‘知否申胥本楚人,引吳攻楚有私因。可憐祖國好兒女,半作伍家償命身。’”(陳祗時《載敬堂集》)闔閭死前並托伍氏輔佐少君,封他最高爵位稱相國公。後繼事吳王夫差。二十六年,吳、越夫椒之戰,越慘敗幾於亡國,夫差急於圖霸中原,欲允越求和之時,伍子胥預見到兩國不能共存之勢,又洞察越王勾踐圖謀東山再起之心,力諫不可養癰遺患,而應乘勢滅越。夫差不納,坐視越國自大。 三十六年,及見夫差欲率大軍攻齊,越王勾踐率眾朝賀,再度勸夫差暫不攻齊而先滅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絕。知夫差昧於大勢而不可諫,吳國必為越國所破滅,為避禍而托子於齊國鮑氏,反遭太宰伯嚭誣陷,被逼自殺。伯嚭本來也是楚國人。在伍子胥來吳國之後伯嚭才到吳國,當時有個相面的人就說伯嚭這個人沒什麼本事,只會拍馬屁。讓伍子胥提防他一點,但伍子胥想他和伯嚭來自同一個楚國,而且和楚國都有深仇大恨。最後由於勾踐送給伯嚭大量財務和美女,伯嚭就在夫差面前進讒言。說伍子胥把兒子送到齊國就是背叛吳國。夫差用屬婁劍賜伍子胥死。伍子胥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死後僅十年,越滅吳,終應其言。春秋末期吳國興亡,伍子胥舉足輕重。其治國用兵,以務實為旨,遠見卓識,謀略不凡。《漢書·藝文志》著錄兵書《伍子胥》十篇、圖一卷,雖已亡失,當證伍子胥生前有其軍事著作。
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於楚國貴族。公元前340年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里。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 。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於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約於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市秭歸縣),自稱顓頊的後裔。“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入漵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間,屈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華麗,想像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後,在和漁父的一次對話中,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在漁父看來,處世不必過於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沉浮。至於“深思高舉”,落得個被放逐,則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漁父的談話,表現出了兩種處世哲學。 前278年,秦國攻破了郢都。當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