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
財神爺是用土辦法印製的,小手巾似的紅紙,黑黑的頭像,線條粗糙,缺乏生動。頭頂烏紗的財神爺,手持笏版,相貌平凡得有些老土,類似傳統川劇中的七品芝麻官。只因經常出現在農村老年人用來祭祀祖先和供奉神佛的堂屋老牆上,享受著和先人神佛同級別的香火,多少透著些神秘。
春官則多半是樸實厚道而又稍善言辭的鄉民。相貌也很平常,但臉上比財神爺多了幾許生動可掬的笑容,嘴裡滔滔不絕流淌著自編自唱的吉詞:“想財神,盼財神,財神主動送上門。請財神,送財神,財神來了請開門……”主人家通常是不會拒絕春官的。開門迎進來坐下以後,春官又接著唱道:“新年好,財神到,賜福給你全家笑。財神保佑一年順,財神上門福氣高。財神賜你好運道,財神送你金元寶……”
這時候,主人家就端茶送水,捧出些花生、胡豆、炒米糖之類的土特產,請春官品嘗,同享新年的喜悅和豐盛。看見主人家有小孩子用好奇的眼光望著自己,春官便又往下唱道:“主人家,好心腸,兒子兒孫繞高堂。主人家,福氣好,兒子兒孫志氣高。大兒子,當幹部,小兒子,上大學,……財神到,合家歡,一家老少都平安。”
喝完茶,與主人聊聊收成,拉拉家常。末了,站起身來,雙手奉上一張春帖,說聲:“打擾了!”主人家接過春帖,順手從口袋裡掏出一兩張角票,塞進春官手裡。春官雙手一拱,客氣地道聲:“謝謝!”轉身出門去了,嘴裡仍唱著:“請財神,送財神,財神進了你家門。今天請進財神爺,保你來年走鴻運……”邊走邊唱著上第二家去了。
傳說
相傳遠古時期,人們不知道按氣候節令來種莊稼,常常有種無收,於是管天管地的 “三皇爺”及 “五帝”十分著急,他們便騎一頭耕牛下農村向農民宣傳氣象知識和種田的技術,年年如此,便形成了後來的“春官說春”習俗。在禮縣的許多地方普遍流傳著這樣的“說春”起源:據說唐朝初年, 皇帝叫百姓把田地種好,多收糧食.專門封了一種 “春官”, 讓他們到各地各戶去送“節氣表”( 即後來的春帖 )。“春官”們認為既然下農村送表, 也該順便說些吉利話, 便慢慢興起“說春”之俗。農民見“春官”遠路送來春帖, 並笑逐顏開地進行說唱表演, 也就酬謝點錢財或能吃能喝的糧食、茶葉。畢竟朝廷的“春官”很少,走的地方不太多, 一些聰明憐俐、能說善唱的傳統民間藝人就自動翻印春帖,代替了朝廷的送春之官。
分類
“春官”藝人行藝的情景
“春官”分兩種:一種是隨社火走的“春官”;一種是兩人一組走街串巷的藝人,語言通俗易懂,風格多樣,富有喜劇色彩,人們也樂於接受。春官說唱曲藝主要是以唱為主,伴以說的內容。以隴南山歌曲調、說唱調、“哎”曲自由調三種調式進行演唱,因而形成獨特內容、形式及獨特譜系。《春官歌》的演唱,一般開頭先唱一段《五方財門》或《十二送春》,接著就按這家的職業情況演唱各種春歌。“春官說春”所表現的內容特徵上,均有報“吉祥”、送“祝賀”、示“天象曆法”等主要功能、效用。那么,從其自身的功能特點上不難看出,與古代王室中的“春官宗伯”極其相似。戰國時的春官掌典禮,是祝王室“吉祥”而行“大賀”;傳統民間“春官”說春詞報春,是祝百姓“吉祥”而行“小賀”也。唐代以後的春官掌管天文曆法;而傳統民間春官卻以說春詞、送春帖的形式將其傳給百姓,究其功效,只不過“大巫”與“小巫”之別也!由此可以斷定:傳統民間春官是對唐代以前王室春官的仿效,是從春官演化而來的。
起源
舊時,歲逢冬至季節,便有頭帶烏紗官帽,身穿長衫,背著布搭褳,入門送春,一張尺大的紅紙上有木刻印的來年日曆,上角處刻有“牧牛圖”,亦稱“春牛圖”,此謂“送春”伴以說唱等形式,取材多樣,富有趣味也!年復一年,源遠流長,為傳統民間習俗,此謂之由來也。